最近吉利合并極氪的消息受到了大量關注,大部分業內人士都認為這一操作有助于吉利和極氪的協同發展。不過與此同時,中國證券報一篇有關極氪庫存車當新車賣、利用“0公里二手車”炮制虛假繁榮的報道如同一顆驚雷炸響,讓整個行業大為震驚。那么極氪到底是如何操作的?背后又有什么隱情呢?
其實“0公里二手車”早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此前曾經公開炮轟過這一現象。根據中國證券報的報道,今年5月以來,極氪通過直營門店體系將大量已經投保過戶的庫存車當做新車,以“限時優惠”等話術賣給不知情的消費者,引發大量投訴。
而且極氪并非只在一個地方這樣做,中國證券報調查發現在貴州、重慶、廣州等多地均有出現,大量消費者在準備提車時發現自己購買的“新車”竟然已經購買過交強險,甚至存在過戶登記的記錄,淪為不折不扣的二手車,但當車主前去極氪維權時,往往會遭到推諉或拒賠。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一位5月初訂購2025款極氪001 WE版95kWh四驅版的車主表示,自己訂車時銷售人員展示的車輛生產日期為2025年2月,但實際提車時發現車輛生產日期為2024年12月。最終這位車主維權10多天以后才成功換車。另一位車主6月訂購了一輛2025款極氪007(參數丨圖片),車主稱“從始至終,極氪方面一直在刻意隱瞞和歪曲車輛信息”,銷售人員先是表示該車為出口未果沒上過險的新車,后又改口免費贈送機動車交強險,以隱瞞上險事實。
更有廣州的車主遇到了銷售方為了讓車主以為是極氪官方而偽造購車頁面的情況,頁面名為“限時購車平臺”,匯款賬戶為“廈門歐行汽車有限公司”,并非極氪官方。在辦理保險過程中,這位車主得知該車輛早在半年前的2024年12月就已經上過保險,保單顯示為交強險過戶。這位車主稱,銷售人員從頭到尾沒有告知過這一情況,而是用“數量有限一口價優惠”的話術進行掩蓋。該車主稱其所在的維權群已有80多人,曾向極氪官方致電投訴,得到的答復為“限時優惠車輛無異常”。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極氪產銷量分別為22.5萬輛和22.2萬輛,產量比銷量多出0.3萬輛,從客觀上來看,極氪存在消化“庫存車”的需求。中國證券報稱,極氪在去年出現過公司戶銷量異于往常的情況。去年12月,極氪銷量達到2.92萬輛,創下年內最高。
其中,深圳和廈門的銷量分別達到4321輛和2767輛,分別環比增長377.5%和647.8%,而這兩個城市12月的公司戶銷量分別為3724輛和2508輛,占比超過86%和90%。這樣的銷量走勢明顯存在異常,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的李顏偉直言“這在汽車銷售領域比較罕見”。巧合的是,此次投訴極氪把庫存車當新車賣的城市當中就有這兩個城市。
有合資車企銷售負責人透露:“上述約7000輛車在廈門、深圳辦完手續之后,不論是出口、賣給租賃或網約車公司,還是作為‘0公里二手車’賣給汽貿公司做業績,都有可能。單從數據來看,去年12月極氪的公司戶銷量是大幅異于往常的”。
事實上,通過“0公里二手車”來營造虛高的銷量數據,從而推高企業估值或者增強投資人信心的操作并非首次出現,已經停工停產的哪吒汽車就曾這樣做過。在傳出哪吒汽車IPO計劃的2023年,哪吒汽車的公司戶銷量占比從2022年的8%一躍攀升至63%,遠高于2023年國內乘用車交強險公司戶占比11.3%。
有證券從業者表示,幸虧哪吒汽車IPO沒有成功,否則即便上市也會被查出來,難逃制裁。如此來看,極氪匆忙退市或許另有隱情,協同吉利發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有可能是為了規避審查,畢竟上市公司數據造假是非常嚴重的違規行為。
有律師表示:“如果消費者是在被隱瞞或誤導的狀態下完成交易,這無疑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支付的是全新車輛的市場價格,得到的卻是已經登記過戶、買過保險,法律范疇上的“二手車”。當消費者未來出售車輛時,殘值必定受損,構成法律意義上的消費欺詐。
不過極氪很快就不能這樣玩了,《汽車縱橫》報道稱,針對“0公里二手車”問題,商務部已經召集行業機構和汽車企業召開閉門會議,明確要求“強化全流程監管,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工信部也擬推行“新車登記后6個月內禁止轉二手”的政策,從源頭阻斷套利空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則計劃推動建立二手車出口唯一編碼制度。
吉利與極氪合并之后,極氪將完成私有化并退市,多家機構對吉利港股給出推薦評級。從商業上來說,吉利和極氪的這一波操作非常成功。但在繁華背后,又是誰在替極氪“負重前行”?是“0公里二手車”經銷商?還是買到二手庫存車的消費者?車企最大的財富從來不是生產線上的汽車,而是真金白銀支持自己的消費者,得罪了支持自己的消費者,無異于自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