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第2周(7月7日至13日,即2025年第28周)國內轎車市場終端銷量數據新鮮出爐,從中我們可以一窺當前轎車市場的動態與趨勢。本周轎車市場銷量環比上周略有下滑,各細分市場競爭激烈,新能源車型持續發力,對傳統燃油車市場份額形成進一步擠壓。2025年7月第2周轎車銷量五十強榜!新能源領航,朗逸(參數丨圖片)奪燃油銷冠!
自主新能源車型持續領航,微型/小型車市場優勢穩固
在本周銷量排行榜上,星愿以9548輛的成績再度奪冠,繼續展現其在小型新能源轎車領域的強大統治力。作為自主品牌新能源的明星產品,星愿憑借出色的性價比、時尚的外觀以及良好的續航表現,深受消費者青睞。緊跟其后的是緊湊型轎車秦PLUS,銷量達到6685輛。秦PLUS在緊湊型新能源轎車市場一直表現卓越,其豐富的配置和成熟的混動技術,為用戶提供了經濟實用且動力充沛的出行選擇。此外,小型車海鷗銷量4950輛,排名第五位。
微型車市場方面,宏光MINIEV以5387輛位列第四,依然是該細分市場的佼佼者。長安Lumin和熊貓分別以3444輛和2726輛的銷量位居第11和第21位。這三款微型新能源轎車合計銷量超過1.1萬輛,占據了微型車市場的較大份額。它們憑借小巧靈活的車身、較低的使用成本以及滿足日常短途出行的續航能力,成為城市通勤和家庭第二輛車的熱門之選。
緊湊型、中型車市場:新能源與燃油車激戰正酣
緊湊型、中型轎車市場競爭呈現白熱化態勢。除了前面提到的秦PLUS外,入門級中型車海豹06新能源以4782輛的銷量排名第七位;其姊妹車型秦L緊隨其后,以4552輛的銷量位列第九。比亞迪在緊湊型新能源轎車市場的雙車戰略成效顯著,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地位。
合資燃油車陣營中,朗逸和軒逸分別以4867輛和4674輛的銷量位列第六和第八。這兩款車型作為合資燃油車在緊湊型市場的代表,長期以來憑借品牌影響力、穩定的質量和成熟的技術,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然而,面對新能源車型的沖擊,其市場份額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自主燃油車中,逸動以2757輛排第18,在該細分市場也占據了一席之地,展示了自主燃油車的競爭力。
中大型與豪華市場:新能源嶄露頭角,傳統豪強仍具實力
中大型轎車市場,小米SU7以5820輛的銷量排名第三,成為本周該級別市場的亮點。小米SU7憑借先進的智能科技、出色的性能以及時尚的外觀設計,在競爭激烈的中大型轎車市場成功破局,對傳統豪華品牌構成了有力挑戰。比亞迪漢以1557輛位列第34,雖然銷量相對小米SU7稍低,但作為自主新能源中大型轎車的代表,也在逐步提升市場份額。
豪華品牌市場,奧迪A6L以1957輛排第25,寶馬3系1943輛位列第26,奔馳E級1439輛居第36。傳統豪華品牌依然憑借深厚的品牌底蘊和精湛的造車工藝,在豪華車市場保持著較高的關注度和銷量。不過,隨著新能源浪潮的襲來,這些豪華品牌也面臨著電動化轉型的壓力。
新能源滲透率提升,合資品牌轉型壓力加大
從本周銷量前50的車型來看,新能源車型占比進一步提升,達到了56%。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占據了21席,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而合資新能源車型僅有2席,數量相對較少。特斯拉MODEL 3以2850輛排第16,是合資新能源車型中的最高排名,而日產N7則以1236輛的銷量位列第38名。大眾、寶馬等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在銷量上表現相對平淡,未能進入本周轎車銷量榜的前50。
在燃油車陣營中,合資品牌在整體銷量上仍有一定優勢,但部分主流車型銷量出現下滑跡象。例如,寶來、卡羅拉等車型的銷量在本周均未超過1200輛,同比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自主品牌燃油車在10-15萬價格區間,如紅旗H5、星瑞等車型,憑借產品力的提升和性價比優勢,銷量表現較為穩定,在中低端市場持續發力。
綜上所述,2025年7月第2周國內轎車市場中,自主新能源車型在多個細分市場持續領跑,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轉型步伐相對滯后,面臨著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未來,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進一步變化,轎車市場格局有望繼續重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