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實好久了,總有人讓我說說熱點。
其實說句實話:
很多熱點我根本沒關注。
要不是身邊人給我發消息,或者手機上刷到一條推送,我壓根不知道又出啥事了。
并不是我不關心社會問題了,
而是有些事,看多了,真的沒必要再去浪費時間。
為什么?
因為聰明點的人,早就從熱點里總結出來規律了。
至于規律是什么,我不細說了,懂的人自然懂。
不懂的,就算我寫再多,你也還會繼續上躥下跳。
2
現在很多人,最大的毛病就是:
沒法舉一反三,缺乏歸納總結,最重要的是——反思完了,還不行動。
這事兒可不只是看新聞,吃瓜。
你看吧,熱點天天刷,結論從來不變:
“哎呀,怎么又這樣?”“哎呀,怎么還這樣?”“哎呀,真是太可怕了!”
三句循環,年年不換。
舉個簡單的例子:
食品安全問題,你是不是看了無數次?
視頻里,老鼠在后廚散步,蟑螂在菜板上遛彎,調料罐里掉著煙頭……
曝光一次,罵一輪。
轉頭呢?
外賣還是點,路邊攤還是吃。
你說,這不就是自己找罪受嗎?
再比如,職場的坑。
天天有人喊:
“現在的年輕人不好管?!?/p>
“3000塊錢,愛干不干?!?/p>
你覺得這老板說得有問題?
是有問題,但現實就是這樣。
結果,你還非得跟人說:“我2000塊錢我就能干!”
既沒賺著錢,還把市場價給拉低了。
到最后,既被剝削了自己,還坑了別人。
這叫什么?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砸完還跟石頭道歉。
3
為什么總有人總結不了規律?
說白了,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時代的副作用。
每天刷手機,輸入太多,輸出為零。
刷了兩百條視頻,罵了三十條評論,回頭一想,自己根本不知道學到了啥。
還有一種心態特別普遍:
“別人被騙,那是別人傻,我肯定不會?!?/strong>
結果呢?
騙局剛開始,自己第一個上鉤。
低價消費陷阱年年曝光,自己年年報名。
房產爛尾看了無數次,自己買房的時候還是頂著熱搜沖進去。
聰明人怎么做?
看到一次是新聞,看到兩次是偶然,看到三次四次,就是規律。
看到規律,就得避坑。
光看熱鬧,不總結、不改變,那就是純純的精神按摩,過后還得再來一遍。
4
有些人活得累,是因為從來不動腦子。
每天的生活,像是上了發條:
刷手機-吃瓜-憤怒-緩解-...繼續刷
一邊喊著“太離譜了”,一邊繼續活在離譜里。
說到底,很多人是懶。
不是身體懶,是思維懶。
他們喜歡簡單的情緒發泄,不喜歡復雜的思考和行動。
還是舉最簡單的例子:
·“外賣不干凈”、“食品安全有問題”。
目前的解決方案,潤出去(當然了,這個要求相對有些高);
但也有低成本的解決辦法啊:少吃,自己做。
·“工作工資低”。
解決辦法:學習/提升技能,換賽道。
但大多數人怎么做?
嘴上罵罵咧咧,心里一邊說“就這社會”,一邊繼續吃、繼續干。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行動成本高,情緒發泄成本低。
發個朋友圈,發個彈幕,立刻有回饋,立刻有快感。
可要改變生活,要去練技能、跳出舒適圈、接受不確定,這多麻煩啊。
所以,最后大家都選擇了繼續在原地打轉。
5
那到底該怎么辦?
很簡單:
別把熱點當新聞看,要當教材看。
你得總結:
這個事,為什么會發生?
我在里面學到了什么?
下一次,我怎么避免?
這才叫舉一反三。
說到底,熱點不是讓你吃瓜的,是讓你長腦子的。
如果你只是刷過、罵過、忘過,還期待有個救世主。
那這個世界,不會為你變好。
人能不能活得明白,關鍵不是“知道了多少事”。
而是:
你能不能從重復的事里,看出本質,
能不能從別人的教訓里,長出自己的清醒。
否則,熱點一茬一茬地來,你也被割了一茬又一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