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最有名的三家大型軍工復合體分別是波音、洛克希德-馬丁和諾思羅普-格魯曼。
我們知道,洛克希德-馬丁的主打產品是F-35戰機,已經生產了1000多架,還有3000多架的訂單,這足夠養活它的。
波音公司呢?之前在生產F-15、F-18等老款戰機,當前還有升級改造的任務;現在又被特朗普委任生產六代機F-47。
要知道,F-47戰機的研發就投入數千億美元,最后的產量要超過F-22戰機,這意味著至少要生產180架以上,如果國內單價按3億美元算,這就是一筆巨大的費用;如果外銷,價格就更貴了。
所以,盡管波音公司在民航領域口碑不好,但現在通過巨大的軍方訂單也能活得很滋潤。
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呢?則在研制下一代轟炸機B-21,據說要生產100架以上,單價在6億美元以上,再加上前期的巨額研發費用,諾格公司也算分到了一塊大蛋糕。
另外,據說諾思羅普-格魯曼還有望中標海軍六代機F/A-XX項目。但五角大樓2026財年國防預算顯示,已將該項目壓縮,其費用分給了F-47戰機項目。
總體來講,不管五角大樓如何招標重大軍工項目,都逃脫不了這幾家大型軍工復合體的手掌,還必須保持一種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