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俄羅斯發動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羅馬尼亞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多批國防援助。
然而,除個別情況外,羅馬尼亞政府一直選擇不公開援助的具體數量和所提供武器裝備的種類。這種政策最初被視為一種合理做法,防止俄羅斯掌握烏克蘭所擁有的武器類型和屬性等情報。
與此同時,羅馬尼亞官員此前也表達過擔憂,認為他們向烏克蘭交付武器時過于保密。例如,部分彈藥上印有“Cugir”字樣,表明由庫吉爾機械廠生產。這使得即使在官方保持沉默的情況下,援助來源也難以掩蓋。
此外,羅馬尼亞的一些人認為,這種保密性反而有利于俄羅斯,為散布虛假信息和進行輿論操控提供了空間。
如今,這個問題已上升到最高決策層面。羅馬尼亞國防部長利維烏-約努茨·莫什泰亞努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對烏軍援保密的政策可能會被重新評估。
他說:“羅馬尼亞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蘇式軍事裝備,新一批武器很快也將運往烏克蘭。在我看來,羅馬尼亞拒絕披露這些物資的任何細節,反而弊大于利”。
首先,他重申了過度保密正中俄羅斯宣傳的下懷,使得“羅馬尼亞政客在幕后出賣國家”的說法更具煽動性。他指出,如果能夠公開部分援助的數量和類型,有助于破除這些謠言。
其次,缺乏透明度也限制了羅馬尼亞參與德國“武器交換”計劃的機會。“武器交換”計劃的核心是:各國向烏克蘭提供老舊武器的同時,能夠從西方國家獲得更新的裝備,從而實現“雙贏”。
羅馬尼亞此前已經從“武器交換”中受益一次:在向烏克蘭移交了一套舊型“愛國者”防空系統后,獲得了一套配備新型雷達系統的“愛國者”。如果有更清晰的援助記錄,類似的交換機會可能會更加頻繁。
最后,如果烏克蘭民眾知曉羅馬尼亞的真實援助規模,烏克蘭國內對羅馬尼亞的公眾態度將有所改善。在這方面,更大的透明度既能帶來實際利益,也能創造外交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