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葉子
如今雙相已經陪伴我七年,進食障礙陪伴我十年,還有邊緣性人格障礙,我已經說不清楚它陪伴了我多少年。
但我奇跡般地來到了人生第二十二個年頭,
但只要我活著,它們就一定會存在,世界上最愛我的,可能是疾病。
我的青春期是在病痛中度過的,我曾在社交軟件上寫過一條狀態:
“后知后覺地意識到自己的整個少女時代充斥著幻聽幻覺、校園霸凌、厭食催吐以及錯誤的愛和突發的精神疾病,一次次撞向精神科病房的藍色墻壁,鎮定劑,約束帶,我的少女時代終結在那里”。
那是我十九歲的時候發送的,二十二歲的我看來還是如此貼切,少女時代那輛列車的終點,就是精神科病房。
生病后一直在精神科和家庭中折返,迄今為止住過七次精神科病房,曾調侃自己“這么多年下來什么都沒做到,唯二的收獲是記熟了地鐵站到醫院的路,以及精神科病房的構造,然后就沒有其它的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2016年我就離開了學校。回憶起來那個時候,我像是從自己人生的某個段落里肇事逃逸。
當時的情況是我沒有辦法讀書,精神疾病再次發作,書上密密麻麻的文章和公式定義都變渾濁,沒有辦法聽課,沒有辦法做題,然后我從優等生的身份里離開了,學校、家庭、醫院,三點一線的生活里, 學校逃離了我的人生,我也逃離了自己原有的未來,然后我再也沒有回到那個身份,那個未來 。
但如今我覺得,那個未來本就不屬于我,我應有的、寫好的人生就是與精神疾病共舞。
再大一些的時候,去住精神科,按理說會更加理智些吧,但我不會,我反而“瘋”得更徹底,經常性地被約束在病床上。 被約束的病人的病房門的玻璃上貼著報紙,十七歲的時候我管它叫“人生最后的遮羞布”。 如今看來依舊合理。
去年的生日,二十一歲,那個夜晚,被約束在病床上度過了,那夜我許愿“早些死去”,如今看來沒有實現,但那夜的心十分誠懇。
身邊人會有說,我把“一手好牌打爛”,我也曾回想過去看似順風順水的人生,想著怎么會從花朵變成塵土。但如今, 我意識到過去的人生只是一種體驗,此刻才是我真正要經歷的,塵土也有它的效用。
除夕夜經歷了一次小的發作,我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吸煙,想著結束在今天吧,當我出門與摯友通話后我發現它好像過去一部分。這好像是我過去人生的縮影,一次次忍受,一次次過去,然后我就這樣,伴隨著疾病長大了。
事實上我的疾病并不輕,每天需要服用的藥物有800mg喹硫平、100mg魯拉西酮、50mg托吡酯、750mg碳酸鋰和1mg氯硝西泮,大多數時候提起這些我都是笑笑,或者說我只能笑笑,大家都說你吃好多哦,我說是哦,然后笑笑,假裝一切消失在這個時空。
這些年我一直在寫東西,主題大致都是精神疾病,有人問我為什么你會選擇這個,我說: “是精神疾病選擇了我。”摯友說:“你只要活著,就很勇敢了。”
大約兩年前的一天,我從精神科出院時,和醫生說:
“有的人是沃土,而我只是小盆栽。”
他給我留了一句話:
“希望你在盆栽種出花來”。
封面圖源:Pixabay
渡過周末版征稿啟示
渡過公號每逢周日開設《渡過·周末版》欄目 ,歡迎來自日常生活的散文、詩歌、攝影、繪畫、游記、才藝,也可以是歷史、哲學、美學、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隨筆, 紀實、虛構、評論、感想均可, 無須主題和意義,只求真實、直率,有情、有趣、有品。
這是渡過群友自己的園地,歡迎來稿。
征稿要求:
1. 重點突出、三觀端正、內容真實,原創首發于渡過平臺。
2. 原則上字數不少于1000字,詩歌不少于12行。
3. 投稿時,鼓勵提供自我介紹、頭像、封面圖。
投稿郵箱:zhangjinduguo@163.com,若錄用會在兩周以內回復。兩周以內未回復可視為拒稿。刊登一周以內(含刊登當天)的贊賞屬于作者。
作品一經提交,使用權、修改權歸主辦方所有,主辦方有權將作品在渡過自有及授權的第三方平臺進行發布,也可按需進行編輯再發布。
作品刊登公號后由于作者自身原因撤稿,應退還已獲得稿費及打賞,且半年內本號將不接受你的投稿。
投稿至郵箱視為已閱讀并同意以上約定。
關注渡過,傾聽患者心聲,了解精神健康知識,尋找更多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