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中國電科團隊獲得沙特“卓越防御貢獻勛章”,因為中國研發的“天穹”系統在2022年實戰中,數分鐘之內擊落21架“卡塞夫-2K”自殺式無人機,攔截率高達100%。
如今,已經被沙特正式命名為“沙漠獵手”,用于保護其最核心的戰略資產。
就這個時候,我國召開的低空經濟大會,中國電科也罕見提到了這一案例。
這絕對不是巧合。
畢竟,目前全球范圍內有39個國家,研制了791種反無人機設備,大多數都是傳統防空的升級版,新研發的技術并不多,同時實戰經驗是極為有限的。
就拿俄羅斯來說,俄軍的四部鎧甲-S1彈炮合一系統組成的防空導彈連,齊射三次才能擊落一架行動緩慢的無人機。
而伴隨著現代化戰爭來臨之后,反無人機的策略與設備,對各個國家均有不小的考驗。
值得關注的是,這款攔截率100%的“天穹”系統,只是中國反無人機方案的一角。
沙特在采購中國反無人機系統之前,可是被“愛國者”所連累。
曾經在2019年9月,沙特阿美公司位于布蓋格煉油廠遭遇襲擊。
【沙特煉油廠遇襲,愛國者毫無反應】
當時也門胡塞武裝發射18架自殺式無人機,還搭載7枚巡航導彈,直接命中了煉油廠核心設施,也就是蒸餾塔和儲油罐。
此次襲擊之后,沙特日均產量驟降了570萬桶,損失達到19億美元,油價在單日更是暴漲20%。
要知道,這座煉油廠可是沙特的核心資產,占據沙特原油總產量的一半。
為了確保這座煉油廠安然無恙,沙特也不是毫無準備。
沙特為此采購美制“愛國者”PAC-3防空系統,結果在胡塞的無人機來襲之際,愛國者卻毫無反應,就是因為無人機的速度慢、飛行低,預警雷達毫無反應。
此次襲擊在當時可是引起全球震驚,證明了使用簡單、低成本的無人組合,似乎也能突破所謂鼎鼎大名的愛國者。
與沙特相同的還有亞美尼亞。
在2020年9月,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爆發了沖突,當時雙方的博弈堪稱是“教科書”。
阿塞拜疆當時使用了土耳其制造的TB-2察打一人體無人機,然后進行前線偵察、引導炮擊并精準打擊。
成功摧毀了T-72在內的185輛主戰坦克,還有90門火箭炮、47套防空系統。
還炸毀了12座雷達站。
反觀亞美尼亞,面對鋪天蓋地的無人機束手無策。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戰術思想還停留在傳統的作戰模式之中,還計劃依靠重型裝備尋求戰略機遇。
結果最終以亞美尼亞投降而結束。
這場較量,再度重新定義了無人機,對傳統重型裝備低成本、高效殺傷力。
除此之外,俄烏沖突爆發之后,也出現了大規模無人機大戰。
俄烏雙方頻繁使用無人機展開襲擊。
【烏軍使用無人機,襲擊俄羅斯】
有察打一體無人機,還有自殺式無人機,再到商用級四旋翼改裝無人機、FPV穿越機。
不僅負責執行前線偵察、精確打擊,還負責炮校引導、布雷以及運輸任務。
這樣一來,無人機的地位也被放大。
然后在巴以沖突、印巴沖突、伊以沖突中,我們都看到了無人機大放異彩。
代表著在未來戰爭中,如果誰認為無人機是玩具,那必定會吃無人機的虧。
原因其實很簡單,無人機之所以能夠對敵人造成重創,并非是因為革命性技術替代,而是防不勝防。
就拿俄羅斯來說,麾下的S-400防空系統,在全球都能排的上號。
結果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面對無人機的時候,幾乎屬于一無是處。
代表著現代防空體系,無論是防空導彈、密集陣近防炮,還是復雜的雷達網絡,在面對無人機的時候,永遠都是防不勝防。
畢竟,無人機屬于現代化工業的產物,而防空系統與無人機之間存在技術代差。
在探測方面,傳統雷達針對的是導彈和飛機,目標比較大,速度也比較快。
可是對于小型以及微型,甚至是FPV無人機的時候,雷達反射截面積比較小,飛行高度也比較低,防空系統是無法發現的。
既然都找不到,自然談不上擊落。
再拿攔截成本來說,一枚防空導彈的造價至少是十萬美元起,甚至還有數百萬美元一枚的存在。
但是一架自殺式無人機的成本,只需要幾千美元或者幾百美元。
沒有人能接受“高射炮打蚊子”的結果。
而且如今還強調蜂群無人機打擊戰術,一次性發射數十架或數百架無人機,就可以實現飽和式攻擊。
面對蜂群無人機系統,就算再強大或再先進的防空系統,火力通道和彈藥的基數也是有限的。
很容易就能被突破。
再加上如今的無人機種類也比較多,除了有高空長航時的大型無人機,還有超低空穿越機。
除了有固定翼還有旋翼,同時材料也不同。
有金屬結構,還有復合材料,甚至性能、航跡與運用方式都有有不同。
單一防御機制更是難以覆蓋所有威脅。
所以,各個國家在如何反無人機這件事上,可是被難住了。
甚至還提出了千奇百怪的策略。
就拿印度來說,印度的反無人機策略就是用老鷹抓無人機。
這可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再拿對岸來說,想出一招“掃把捅無人機”的路數。
縱觀全球,也只有我們做到了有效應對,幾乎不需要擔心遭到無人機的重創。
我國的方案有兩個,一是最好的防守就是精工。
制造更多的無人機應對進攻,按照人頭分配彈藥,每天三次、每次三架。
這一點無人會懷疑。
畢竟,我國可是全球最大的無人機生產國,足以保證無人機不會出現產能不足的情況。
二是研制反無人機系統。
【中國天穹,攔截率100%】
這個能力我們同樣不需要懷疑,我國是全球反無人機技術最先進的國家。
除了有雷達探測,還有激光武器,不僅先進,同時還種類也比較齊全。
比如說天穹系統,外貿版稱之為天盾系統。
既然是外貿版,當然不是只有一點點的區別,核心技術完全不同。
外貿版的雷達功率為30千瓦,我國自用版本為100千瓦。
既然稱之為系統,自然不可能是一兩件設備,而是一堆設備。
主要以指揮系統、探測手段和攔截武器為主。
其中指揮系統屬于天穹的大腦,可以進行目標識別以及AI決策。
響應時間以秒為單位,還可以無人值守,做到24小時待命。
探測手段就是解決如何發現的問題,天穹擁有三面陣低空監視雷達,也被稱之為“全球最強的無人機探測雷達之一”,這可是核心設備。
采用三角形布局,可以實現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覆蓋,還擅長在復雜的環境下,對低空目標持續的跟蹤。還有就是YLC-2E型S波段遠程多功能雷達。
這屬于無源相控陣雷達,專門用來對付高速和隱身無人機。
除了雷達之外,天穹還有其他探測手段。
比如說射頻探測、無線電信號檢測、光電識別跟蹤、聲音檢測等等。
均可以實現捕捉無人機信號,獲取位置和航跡。
而且這些探測手段,已經屬于人類現有技術的集大成了。
至于攔截武器,一是軟殺傷,也就是電子干擾或者欺騙,讓無人機失效或者被控制。
二是硬殺傷,通過微波、激光和傳統火力的方式,摧毀無人機。
而天穹系統的激光武器,采用了高能光纖激光器,標準功率可以達到30千瓦,能在4公里以內實現秒級打擊。
當激光出光速度快、精準度比較高,可以對無人機關鍵結構實施燒蝕和破壞,能在數秒之內摧毀目標。
更為重要的是成本比較低,一次只需要0.8美元的電費。
至于微波武器,也就是所謂“無人機鐵板燒”,開機之后,兩公里內所有的無人機都會掉落。
也就是說,天穹就相當于一家飯店,食材就是這些裝備,可以自由組合,假設采購者認為探測雷達的份量不夠,就可以選擇加量,就能實現多層次分布式設置。
最終實現外層快速預警,內層精準跟蹤與識別,確保不會漏掉任何一架無人機。
其次,在選擇攔截武器上,不僅可以選擇全套大禮包,也可以單獨選擇。
要知道,一套天穹標準版價格為1億美元,如果一次性采購十套以上,網傳可以打八折。
此前中東一次性加購12套豪華版。
【中國反無人機系統,領先全球】
這樣一來,我們就需要明白天穹的具體攔截方式究竟是什么?
一是干擾,也就是壓制無人機導航信號,讓其失去目標,同時開啟定向或全向雙模導彈誘騙系統,誤導無人機讓其偏離目標。
二是激光武器,如果無人機沒有被干擾,就選擇用激光精準狙殺,破壞其關鍵結構。
如果是無人機群,就直接動用微波武器。
三是傳統武器,如果發現有漏網之魚,或者大型無人機,就可以用高炮或防空導彈進行最后的打擊。
按照這一套打擊之后,基本上不存在漏網之魚的情況。
沙特此前進行110次實戰測試,每次都能實現100%攔截。
要知道,沙特采購的還是外貿版天穹,如果是我國的自用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實力究竟有多么強大?
而且我國除了天穹之外,還有寂靜狩獵者,屬于低空衛士系統的外貿版。
寂靜狩獵者的技術原理大小相同,有兩次實戰。
一次是2023年,沙特擊落了13架無人機。
第二次就是此前的印巴沖突中,一次擊落73架印度無人機。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光刃-30、光箭系列等等,參數不詳。
很有可能是過于先進,不宜展示。
綜上所述,在反無人機領域,我們真的可以說走在全球國家的前頭。
雖然美國和以色列的反無人機系統也屬于第一梯隊,但是沒有完整的體系化模式,無法像天穹一樣,融合在一個系統之中。
美以屬于各自為戰。
這與美國擁有多家軍工復合也有很大的關系。
而俄羅斯在長期面臨烏軍無人機襲擊之后,特別是此前出現烏軍跨越數千公里,潛入俄羅斯本土利用無人機發起襲擊,重創俄軍戰略轟炸機之后,痛定思痛的俄羅斯研發出神農盾系統。
在6月底參與實戰,成功攔截烏軍的無人機。
反觀中國,在無人機作戰方面,不僅產能大,同時技術還比較先進,再加上軍民融合程度比較高,技術轉化也比較快。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有足夠的自信。
雖然歐洲議員此前譴責我們軍事威脅太大,每個月可以制造五十萬架無人機。
對此,昆山工業園區估計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是瞧不起誰呢?
五十萬架?真的要火力全開,一個月估計都不止五十萬架。
這絕對不是吹牛,而是我國制造業的現狀。
我國除了擁有全球最強的無人機制造能力,還擁有全套反無人機體系。
從發現到識別再到低成本摧毀,完全可以形成完整閉環。
那么我國為何能在這一領域領先全球?
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除了有天穹、寂靜狩獵者之外,還了解現代戰爭的本質。
單一的裝備已經無法決定勝利天平向哪一方傾斜,系統能力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這也是一種從理念到技術的全面領先,更是一種敢于應對未來戰爭挑戰的信心。
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低調沉默和悄然發力,只不過時代變了,國際環境更加復雜、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我們不能只當沉默的強者。
適當的時候,也需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
這也是為何我國會對很多國家免簽,就是要讓他們了解到中國最真實的情況。
讓其明白,中國比發達國家更像發達國家。
而且在武器裝備方面,我們也要敢于亮劍。
說白了,該展示的時候就要展示,適當的展示實力,除了是守護和平的底氣,也是贏得尊重的語言。
說到最后,我們也需要保持清醒。
雖然我們可以自信,但是不能盲目樂觀,越是在取得成績的時候,越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
無人機的技術門檻雖然低,但是突防能力強、應用場景廣,注定可以成為未來戰爭中最狡猾、最難纏的一張牌。
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反無人機系統的建設不能有一絲松懈,更不能止步于眼前。
而是要向縱深防御和綜合反制的方向發展,提高整個社會的“抗干擾能力”。
只有我們做到防得住和打得準,才能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才能掌握和平的主動權。
所以,中國方案的意義,不僅僅是贏得一場技術博弈,同時也屬于打造一個面向未來的戰略體系。
這個體系中除了要有雷達、激光和導彈、航母之外,還有要制度的彈性、產業的活力,以及人民的凝聚力。
【中國的反無人機系統,西方羨慕不已】
無人機雖然是現代化戰爭的變量,但是我們要做的是成為常量。
不僅穩定,而且強大、可靠與可信。
意味著在這個越來越“無人化”的戰場上,我國不僅要具備確保主權和領土不被侵犯,同時也要具備強大的實力。
雖然我們從來不會炫耀自己的實力,但是我們面對強權和霸權的時候,也不會后退一步。
對此,想必那些當初在長征路上倒下的紅軍戰士。
那些長眠于異國他鄉的志愿軍英烈,如果能看到今天這一切,一定會感到很欣慰,你們守住了我們當年拼命要守住的未來,好樣的!!!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美國如今學會和中國客客氣氣的對話,不在盛氣凌人。
原因自然就是我們的實力已經讓美國都必須畢恭畢敬的地步。
這就是如今的中國所擁有的實力,我們雖然不謀求取代誰和成為誰,但是絕對不畏懼任何挑釁和威脅。
誰敢挑釁和威脅,誰就要付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