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X.L.Y
前言
繼拜登之后,特朗普的身體也出現(xiàn)問題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特朗普由于身體原因下臺的話,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還記得在去年美國總統(tǒng)競選過程中,共和黨經常拿拜登的健康說事,認為拜登的身體狀況不足以支撐他完成第二個任期。這直接引發(fā)美國輿論對拜登身體健康的質疑,以及民主黨臨場換將,最終輸?shù)袅丝偨y(tǒng)大選。
近日,有媒體發(fā)現(xiàn)特朗普在公開場合手部出現(xiàn)淤青,腿部腫脹,而且上舷梯都困難,于是便質疑特朗普的身體出現(xiàn)意外。
特朗普醫(yī)生表示這是常見的老年病
17日,特朗普的身體出問題了,經過白宮醫(yī)療團隊的全面體檢評估,白宮醫(yī)生肖恩·巴巴貝拉發(fā)布了一份備忘錄,稱特朗普被診斷患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而且這是一種良性且常見的疾病,尤其在70歲以上人群中較為普遍,特朗普“仍然保持良好健康狀態(tài)”。
巴巴貝拉還進一步披露,稱特朗普是近幾周注意到自己的腿部出現(xiàn)輕微腫脹,經過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深靜脈血栓或動脈疾病的跡象,心臟超聲檢查顯示心臟結構和功能正常,未發(fā)現(xiàn)其他系統(tǒng)性疾病的跡象。
手背上的愈傷
發(fā)言人還表示,特朗普的手背出現(xiàn)了瘀傷。她將此描述為“與頻繁握手和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的輕微軟組織刺激相符,阿司匹林是標準心血管預防方案的一部分”。
據(jù)克利夫蘭診所稱,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是指腿部靜脈受損,導致血液回流心臟更加困難。它會導致血液在腿部靜脈中積聚,從而導致靜脈壓力升高。
這種疾病相當常見,每2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患有此病,而且患病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它會導致腿部疼痛、針扎感、痙攣、腫脹和瘙癢,以及腿部皮膚變得像皮革一樣。
醫(yī)生表示慢性靜脈疾病非常常見
《華盛頓郵報》7月18日報道稱,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靜脈血栓栓塞中心醫(yī)學主任馬爾多納多表示,10%至30%的美國人一生中可能會患有“某種形式的”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本身并不危險,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長期并發(fā)癥,即潰瘍、嚴重的腿部腫脹,這可能會讓一些人非常虛弱。”他說。
某些情況下,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可能是更嚴重疾病的征兆,例如心臟、肝臟或腎臟問題,一些人“形成血栓的風險增加”。
民主黨可不會相信
然而,盡管白宮已經做出回應,民主黨是否會就此罷休呢?顯然,他們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回想當初,共和黨通過質疑拜登的健康狀況在選舉中占得先機,現(xiàn)在民主黨也很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甚至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集中火力攻擊特朗普的健康問題。
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通過特朗普的健康狀況來削弱他的競選能力,阻止他再度入主白宮。
一個人的白宮,一個人的國家
要理解這場風波的嚴重性,必須先看清特朗普治下的權力結構。這和他的前任拜登完全是兩碼事。拜登政府依賴龐大的幕僚體系,決策經由層層官僚,被特朗普嘲諷為靠“自動簽字筆”治國。
而特朗普的白宮,心臟只有一個——就是他自己。他構建的是一套極致的“強人政治”,所有重大決策都由他一人拍板。這套體系的風險,也因此被命名為“單點故障”。
他的用人標準更是這種模式的絕佳注腳:忠誠遠比能力重要。他能讓魯比奧一人身兼國務卿和國安助理,也能把五角大樓交給毫無軍旅經驗的前電視主持人赫格塞思。
整個美國行政體系,猶如圍繞一顆恒星運轉的行星,恒星的光熱決定一切。因此,特朗普的健康不再是個人隱私,它直接等同于這個國家權力核心的機能狀態(tài)。
那些隨心所欲的政策,終將煙消云散
一旦這顆“恒星”熄滅,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將是那些打著他鮮明個人烙印的政策。
最典型的莫過于關稅。這項被外界形容為“隨心所欲”的政策,從誕生之日起就缺乏共識基礎,不僅攪動了全球貿易,在美國國內也早已引發(fā)共和黨、民主黨乃至商界的集體不滿。
它能推行,完全依賴于特朗普本人的政治強力。一旦他因健康問題下臺,這項政策幾乎注定被立刻推翻。屆時,美國將不得不從一片狼藉中重新起步,收拾他留下的“頑疾”,在關稅問題上尷尬地“從頭再來”。
權力真空下,一個無力的繼任者
按照規(guī)則,副總統(tǒng)萬斯將接替總統(tǒng)大位。但問題在于,萬斯在政治光譜中的存在感極其稀薄,他更像是特朗普權力光環(huán)下的一個影子,從未真正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威信和班底。
讓他來填補特朗普留下的巨大權力真空,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可以預見,他宣誓就職的那一刻,就是民主黨發(fā)起總攻的信號。
一個根基不穩(wěn)、缺乏民意授權的總統(tǒng),將瞬間成為輿論的靶心,共和黨甚至可能因此輸?shù)糁衅谶x舉。萬斯很可能淪為一個政令難出白宮的“表面總統(tǒng)”,讓美國政壇陷入更深的撕裂與內耗。
任憑白宮風云變幻,這道底色始終不變
然而,在一片混亂和不確定中,有一件事卻是異常確定的——對華強硬。
這早已不是某個總統(tǒng)的個人好惡,而是滲透進美國兩黨骨髓的政治共識,是一種不容置喙的“政治正確”。無論白宮的主人是誰,這條強硬路線都不會改變。
一個像萬斯這樣內外交困、為自身合法性焦慮的弱勢總統(tǒng),最需要尋找一個廉價又高效的方式來轉移國內矛盾、樹立個人威望。而炒作涉華議題,無疑是那條最便捷的捷徑。
為了證明自己“不比特朗普軟弱”,他甚至可能采取更激進、更具挑釁性的手段,將中美關系這艘巨輪,推向比特朗普時代更危險的暗礁。
昨日的武器,轉瞬成了今天的軟肋
共和黨人剛剛用拜登的健康問題和“老年癡呆”的標簽贏下大選,如今,民主黨人正拿著一模一樣的劇本,準備在特朗普身上原樣奉還。
特朗普過去對拜登步履蹣跚的嘲諷、對其口誤的模仿,都變成了一支支射向自己的回旋鏢。
信息來源:九派新聞、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