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拉攏諸多國家,搞出的“史上最大規模”的“護身軍刀2025”聯合演習正搞得鬧鬧哄哄。美國陸軍在16日的新聞稿中宣布,新型“堤豐”中程導彈系統已經在演習期間成功進行了首次海外試射,發射“標準-6”多用途導彈并“擊沉海上目標”。此舉也讓美國媒體跟著炒作“五角大樓是在向中國釋放清晰信號”。
等等,用“標準-6”導彈命中一個海上目標,這算什么信號?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稱,今年的“護身軍刀2025”演習于14日在澳大利亞海軍噸位最大的兩棲攻擊艦“阿德萊德”號上正式拉開序幕,該演習將一直持續到8月4日,共有超過3.5萬名官兵參加。無論參演兵力規模,還是參加的國家數量(19個國家),“護身軍刀2025”演習都刷新了該系列演習的紀錄。
盡管美國陸軍太平洋地區副司令喬爾?沃威爾中將在“護身軍刀2025”演習開幕式上表示,這次演習“本質上是一種威懾機制,因為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沒有戰爭”,但演習開始的第一天,澳大利亞軍隊就在澳大利亞東部的昆士蘭州首次試射了美制“海馬斯”遠程火箭炮系統。
美國“動力”網站“戰區”頻道16日稱,美國陸軍15日還在演習期間首次利用“堤豐”中導系統發射“標準-6”多用途導彈,在“擊沉”演習課目中成功摧毀海上目標。“此舉驗證了‘堤豐’系統的有效性,這一點對于印太地區尤其重要”。
根據美國陸軍發布的新聞稿,7月15日,美國陸軍第3多域特遣部隊在澳大利亞部署的“堤豐”中導系統成功進行了“標準-6”多用途導彈的實彈射擊,并命中海上目標。盡管美軍沒有透露靶艦的相關信息,但承認這是“堤豐”中導系統首次在美國本土之外進行實彈射擊演練。
報道稱,“堤豐”中程導彈系統是美俄《中導條約》失效后,美國陸軍率先推出的中程導彈系統,本質上是將美國海軍MK41垂直發射系統搬到陸地上,具備一定的公路機動能力。一套完整的“堤豐”中程導彈系統由4部發射裝置、一個移動指揮所以及其他輔助車輛和設備組成。它可以發射最新一代“戰斧”遠程巡航導彈,具有對地攻擊和反艦能力;同時也能夠發射“標準-6”多用途導彈,后者原本是作為遠程防空武器而設計的,最大射程約380公里,但“堤豐”中程導彈系統將其作為一種近程戰術彈道導彈使用,用于打擊陸地和海上的目標。報道稱,美國陸軍還將“堤豐”中程導彈系統定義為一種“戰略武器”,可用于對付更高價值的目標,如防空系統或指揮與控制節點。
美媒稱,“護身軍刀”演習期間的實彈演習是向中國發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即美國陸軍計劃擴大其遠程精確射擊能力,并最終將在印太地區永久建立“堤豐”中程導彈系統基地。報道稱,去年4月美國陸軍第1多域特遣部隊以參加美菲聯合演習的名義,首次將“堤豐”中導系統部署到菲律賓,這也是該系統首次部署到西太平洋。美國陸軍第3多域特遣部隊的“堤豐”中導系統又在澳大利亞進行了實彈射擊。美媒認為,“堤豐”中導系統利用“戰斧”巡航導彈,將從其部署位置向周邊延伸約1000 英里的陸地和海上目標納入攻擊范圍之中,這使得它在廣闊的太平洋戰區中尤為重要。“標準-6”則為美國陸軍提供了一種非常靈活的地對地武器。
“堤豐”中導系統可以由C-17運輸機快速部署
報道提到,“堤豐”中導系統在印太地區的連續部署表明,美國陸軍有能力更快地將這些系統部署到前沿地區,以應對危機或突發事件。由于它們可以由適應惡劣起降條件的美國空軍C-17運輸機運送,“因此如果需要,該系統可以快速部署到更偏遠和惡劣的地方”。
但正如老司機之前多次強調的,“堤豐”中程導彈系統本質上是一種應急產品,整套系統包括多輛大型車輛,不但機動能力非常有限,而且也很容易暴露位置。而且無論是它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還是“標準 -6 ”多用途導彈,攔截難度都不算高。因此美媒所謂的“向中國釋放信息”,實在是想多了。
編輯/云苓
審核/老虎
風上風云|云端故事
希望您閱讀后可以順手點亮“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