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計劃在8月以訪問巴拉圭為名,途經美國本土,這一“擦邊球”舉動能否引發大陸更為激烈的反應仍是未知數。據臺媒報道,巴拉圭總統貝尼亞近期宣布,賴清德將訪問巴拉圭,同時民進黨官員透露,賴清德可能會過境美國的紐約和得克薩斯州達拉斯。此前,賴清德過境夏威夷已激起大陸的強烈反制,考慮到當前美國與中國的博弈,特朗普政府恐怕不希望臺方此舉過于輕率,尤其是在敏感時刻。
在臺海局勢日益緊張的背景下,大陸近期在臺海周邊的軍事演習頻次大幅提升,增長幅度達到40%。其中的“??章摵戏怄i”演練專門針對外島的補給線,顯然是對臺軍“漢光演習”的有力回應。如果賴清德繼續挑戰大陸的紅線,大陸的反制措施可能會從金門、馬祖等前沿島嶼開始升級,甚至可能對臺島的能源通道實施更為嚴密的監控。這種漸進式的戰略布局,仿佛“切香腸”戰術,民進黨每推進一次所謂的“過境外交”,都可能加速大陸在收網方面的步伐。
臺軍目前正在進行的“漢光41號演習”也是笑料百出。演習已進入“濱海戰斗”和“城市防御”階段,但臺軍在兵力調動上竟然利用捷運系統作為兵力輸送通道,這不僅給當地居民帶來極大不便,也引發了極大的危機感。此外,臺軍還發生了古董級V150裝甲車翻車事故,暴露出其裝備更新滯后的問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解放軍東部戰區同期進行的72小時跨晝夜實彈演練,臺軍的雄風導彈雖然被稱作“航母殺手”,但大陸的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早已完成對移動靶船的飽和攻擊測試,技術差距一目了然。更令人嘲笑的是,臺海巡部隊的安平級巡邏艦試圖安裝反艦導彈進行“平戰轉換”,但雙體船的設計問題導致其連最基本的適航性都存在問題。這種紙面戰力的展示引發島內網友的調侃:“這也太像電競劇本了吧!”
臺當局存在一個重大的戰略誤判,即認為大陸必定會采取“武統”手段,因此不斷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購買大量武器以增強信心。然而,實際上,大陸應對“臺獨”的手段遠不止軍事手段。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言,中國大陸可以依靠經濟實力,通過非軍事手段推動統一進程。而日本也在其最新《防衛白皮書》中指出,中國大陸正在采取介于和平與戰爭之間的“第三種方式”推進統一進程。盡管日本渲染這一現實意圖為擴大軍備找借口,但恰恰印證了大陸戰略的有效性。經濟上,大陸通過“窮臺”手段加大壓力,軍事上,通過常態化的海警巡航與控制金門海域等措施,臺灣的島嶼防線逐漸被蠶食。在這種情況下,臺灣民眾對兩岸局勢的感知和反應逐漸發生改變,民進黨每一次的“過境外交”,無形中都在加速大陸對臺收網的節奏。
五角大樓最新的兵棋推演顯示,若美國介入臺海沖突,美軍至少將付出2萬人的傷亡,而難以阻止解放軍的登陸。同時,特朗普政府雖然強推對中國的“對等關稅”,但沃爾瑪等美國巨頭卻不得不自掏腰包,承擔與中國的貿易成本。隨著臺積電在大陸投產的3納米芯片工廠和比亞迪電動車在東南亞市場的表現,美國也意識到,與中國經濟脫鉤的代價遠遠超過臺軍售所獲得的幾十億美元。這使得美國的戰略選擇日益復雜,短期內美國可能無法在臺海問題上做出強硬反應。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5年至2028年將是臺灣統一進程的關鍵窗口期,中國大陸的GDP將在2028年超越美國,綜合國力的對比將發生質變。大陸可能會采取多種手段進行施壓,包括法律戰、能源管控和數字封鎖等。例如,宣布臺灣海峽內水的法律地位,并實施航行管制;切斷臺灣的油氣進口通道;甚至屏蔽臺灣的GPS信號。相比軍事行動,這些手段的成本要低得多,但其效果可能更加徹底。當臺島的民眾面臨手機失去信號、加油站斷油、超市貨架空空如也時,再頑固的“臺獨”分子也難以承受這種現實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