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結束,他謝幕走下舞臺。燈光熄滅,掌聲猶在耳畔。
后臺里,謝莉斯將話筒遞給工作人員,輕聲道:“今晚他唱得特別好?!?/p>
不遠處,王潔實脫下演出服,接過助理遞來的電話:“我等下自己回家,你早點睡。”
電話那頭,是他的妻子——曉紅。
一個普通的女工,一個從不出現在鏡頭前的女人,卻是他這一生里,最堅定、最深情的歸宿。
“要說我這輩子做過最正確的決定,就是娶了她?!?/p>
那天他在訪談節目上這樣說,全場靜了幾秒,接著響起掌聲。
01
很多人以為,王潔實和謝莉斯是一對。
他們是“金童玉女”,是80年代舞臺上最靚的組合。
一個瀟灑挺拔,一個端莊大氣;一個深情低唱,一個清澈如泉。
那些年,《外婆的澎湖灣》《軍港之夜》《說句心里話》唱遍大街小巷。
可鮮有人知道,在謝莉斯背后,有一個叫曉紅的女人,才是王潔實真正的愛人。
曉紅沒有華麗的外貌,也沒有驚人的才藝。
她只是一個修理廠的普通女工,和王潔實從小一起長大。
她不懂音樂,卻第一個說:“你不該一輩子守著機器,你該去考大學?!?/p>
那年,王潔實二十二歲,在廠里干技術工,偶爾修完機器偷偷聽會兒歌。
曉紅陪他復習文化課,陪他排隊報名,一點一點往未來挪。
“我那會兒沒啥文化,但我知道,他是塊唱歌的料?!睍约t多年后回憶道,“我就是不想他埋沒了?!?/p>
02
1978年,王潔實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他成了工廠的“明星”,更是曉紅眼中的驕傲。
但那時的日子,清貧得很。
曉紅一個月工資才幾十塊,還要偷偷攢下來給他買衣服、寄生活費。
他讀書,她上夜班。他學聲樂,她守著一口爐子做飯。
兩地分居,曉紅寫信鼓勵王潔實:“你唱下去,總有一天能被聽見?!?/p>
王潔實不是沒動搖過。有一次,他在電話里說:“要不算了,我回廠里吧。”
但曉紅笑著說:“你回來我就不理你了。你要唱給更多人聽,別唱給我一個人?!?/p>
王潔實知道,這個女人不會甜言蜜語,卻一直在背后托舉他、撐住他。
那一年,他們悄悄領了結婚證。他承諾:“你等我,以后我一定讓你過上好日子?!?/p>
03
1984年,《外婆的澎湖灣》讓王潔實一夜成名。
他和謝莉斯搭檔演出,走遍全國、走上央視春晚,成了“南唐北王”中的北王。
觀眾看到的是舞臺上的風光,是謝莉斯與他的默契合唱,卻看不見,家里有一個女人,數年如一日地照顧老人孩子,默默守著一盞燈,等他歸來。
有人問曉紅:“你不吃醋嗎?”
她笑笑:“我信他,他是個念舊的人?!?/p>
王潔實也的確沒有讓她失望。走到哪里,他都說:“我媳婦脾氣好、懂事,比我還講理?!?/p>
在外再風光,回家王潔實就拎菜、做飯、哄孩子睡覺。
他始終記得,是這個平凡的女人,在他最窮、最灰心的時候,拉他一把,把他推出命運的暗道。
04
三十年搭檔,王潔實和謝莉斯成了親如兄妹的存在。
有一年謝莉斯患重病,醫生建議她離開舞臺。
王潔實是第一個去看她的人,握著她的手說:“你是謝莉斯,你一定行的?!?/p>
她哭了:“我怕唱不了了?!?/p>
王潔實說:“你養好身體,我們再唱《軍港之夜》。”
幾年后,謝莉斯恢復健康,但漸漸淡出歌壇。他始終尊重她的選擇,從未勸她勉強復出。
而王潔實,也逐漸轉入幕后,做教育、做推廣,照顧家庭。
很多人說他晚年“低調”,可他笑著說:“該唱的也唱了,該謝的人也謝了,該陪的人,是時候好好陪了。”
05
退休后,王潔實很少在公眾面前露面。
偶爾在社區活動中出現,穿著樸素,牽著曉紅的手,像一對普通的老夫妻。
他們會去菜市場挑菜,會散步去看露天電影,也會在家聽聽年輕人唱歌。
日子安穩平淡,卻有說不完的話,笑不完的事。
有人感嘆:“你唱了那么多愛情歌,生活里倒最少花言巧語?!?/p>
他淡淡一笑:“是啊,可我這輩子,只跟一個女人說過‘我養你’。”
如今,王潔實頭發花白,嗓音不如從前。
但在曉紅面前,他依然是那個被鼓勵著追夢的男孩。而曉紅,也還是那個甘愿為他洗手做羹湯的女人。
走過半生,王潔實依舊感謝那雙手,曾推他一把,也牽了他一世。
舞臺上有光,家中有她。
萬人歡呼不如廚房燈下,一句“你回來了”。
這不是傳奇,卻最動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