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0日下午,2025年女籃亞洲杯,中國女籃結束了一場與韓國隊之間的三四名爭奪戰,最終,中國女籃35分大勝韓國隊,收獲了這屆亞洲杯的季軍。
到了晚間,澳大利亞隊和日本隊也結束了決賽的比拼,澳大利亞隊擊敗日本隊,奪得冠軍,日本隊蟬聯亞軍。
回顧半決賽以來的幾場比賽,中國女籃在半決賽中輸給日本隊的這場比賽,最讓人感到憋屈。
和日本隊的比賽,中國女籃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宮魯鳴對于“核武器”張子宇的使用,是否合理?
半決賽中國女籃81-90不敵日本女籃的比賽中,張子宇替補出場19分12秒,14投7中,罰球4中3,拿到17分9籃板,其中4個前場籃板,正負值+6。
賽后,著名籃球評論員蘇群點評了張子宇,他寫道:
“中國女籃曾希望用張子宇和韓旭的雙塔去徹底把日本隊悶死,但這一招并不管用。日本隊研究了張子宇的特點、中國女籃必須聯防的外線漏洞,所以攻擊點都在張子宇夠不著的位置,或者三分線外輪轉不到位的位置。
張子宇年齡小,沒有成年級別比賽的經驗,攻擊區域必須精準到正好在籃下,而中國女籃又沒有會外傳內的后衛,換任何教練這場球都很難辦。
還是那句話,如果去年把張子宇就破格送進WCBA體驗一下成年級別的比賽,今天場面上會好很多。”
另外,宮魯鳴在女籃輸掉半決賽之后背負著巨大的輿論壓力。對此,蘇群表示支持宮魯鳴。
蘇群點評道:“我不認為宮魯鳴有什么問題,他已經在非常精細地安排各種組合。但現代籃球早就不是穆鐵柱和鄭海霞時代,高者通吃,換任何一個教練要用好張子宇這種特體中鋒,都不容易。”
對于蘇群的說法,我覺得張子宇的點評,是到位的,她的確是缺乏成年人級別比賽的經驗,畢竟也才只有18歲,很多東西欣然還不適應。
但是如果說宮魯鳴一點問題沒有,個人來說,也是不太認同的。
對日本隊的那場比賽,全場比賽看下來,中國女籃似乎就只會一個戰術。進攻端就是張子宇底線幫隊友掩護接球,防守端3-2聯防。
問題在于,進攻端,咱們有高大內線,連擋拆戰術都沒有,同時外線球員投籃沒有準星,直接就算把自己的武功給廢了一半。
防守端,日本隊在精準的三分球投籃帶動下,破解了中國隊的聯防體系,宮魯鳴只能換上雙塔,但是雙塔的移動能力不如小個子球員,被對手來回調動,外線經常出現4防5的局面,防守體系再次被對手打穿。
韓旭打中鋒,打一大四小的組合的時候,中國隊反而打得更好。可一旦張子宇上去,防守四處漏風,還沒有籃板球優勢,外線球員既要補防,還要兼顧拼搶籃板,導致球員體力消耗過大,這是輸球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不是說張子宇不行,而是宮魯鳴的體系下,完全沒有給張子宇設計揚長避短的使用策略。經常看見她在場上折返跑,好不容易要到位置,球也傳不到她手中,那讓張子宇上的意義就不存在了。
總得來說,無論是輸給日本隊的這場比賽,還是整個亞洲杯以來的賽事,我們看到了女籃未來,也就是張子宇她們身上的希望,但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至于宮魯鳴如何去解決和調整這些,就得看以后的賽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