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0 日,2025 年女籃亞洲杯在深圳落下帷幕。在季軍爭奪戰中,中國女籃展現出強大的調整能力,以 101∶66 的懸殊比分大勝韓國隊,斬獲銅牌。而在隨后的冠軍對決里,澳大利亞女籃憑借出色發揮,以 88∶79 擊敗日本女籃,首次捧起亞洲杯冠軍獎杯。
季軍之戰中,中國女籃一掃半決賽失利的陰霾,從開場便展現出強烈的求勝欲望。開場的不斷進球+精彩三分,瞬間點燃全場氣氛,為球隊奠定良好開局。王思雨則充分發揮突破優勢,多次殺到籃下得分或巧妙分球助攻隊友,盤活球隊進攻。內線雙塔張子宇和韓旭更是統治力盡顯,不僅在進攻端接連取分,在防守時也多次送出蓋帽,有效限制了韓國隊的內線進攻。全場比賽,中國女籃進攻流暢,外線手感火熱,共砍下 101 分,彰顯了強大的進攻火力;防守端密不透風,多次截斷韓國隊傳球,發動快攻反擊,最終大比分獲勝,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結束了本次亞洲杯征程。
冠軍之戰日本女籃延續了此前的良好狀態,外線手感火熱。首節,田中心就命中 2 記三分,帶領日本隊以 22-18 領先。但澳大利亞女籃迅速調整,憑借強硬的內線進攻和出色的防守,在第二節實現反超,以 45-40 結束上半場。下半場澳大利亞女籃在內線占據明顯優勢,坎貝奇表現出色,多次在內線強攻得手,同時還能送出妙傳助攻隊友得分。日本女籃則依靠精準的三分球苦苦追趕,不過澳大利亞女籃始終保持著不錯的防守,一直領先優勢,最終以 88-79 戰勝對手。賽后數據能夠看出,澳大利亞女籃籃板球以 45-32 領先日本隊,投籃命中率澳大利亞女籃為 48.2%,日本女籃為 42.3%。三分球上,日本隊 31 投 12 中仍舊占據優勢(和中國是34投16中),命中率 38.7%;澳大利亞隊 22 投僅 7 中,命中率 31.8%。但是澳大利亞內外結合很好,內線和中距離令日本防不勝防,并且成功限制了日本的三分球命中率,這是澳大利亞最成功之處。個人數據上,澳大利亞隊的坎貝奇得到 23 分 12 籃板 4 助攻,是球隊獲勝的最大功臣;塔爾博特也貢獻 18 分 5 籃板 3 搶斷。日本隊的田中心拿下 21 分 3 助攻,高田珍惜得到 17 分,古賀紗理那有 15 分入賬。這場比賽展現了澳大利亞女籃強大的綜合實力,她們在內線的統治力和整體防守強度上都優于日本隊,而日本女籃雖然外線表現依舊出色,但在內線對抗和籃板球控制上的劣勢最終導致了失利。
縱觀本屆亞洲杯,中國女籃在小組賽階段表現穩健,先后輕取印度尼西亞隊、韓國隊和新西蘭隊,以三戰全勝的佳績晉級四強。然而,半決賽對陣日本隊卻遭遇滑鐵盧。半決賽很多球迷還記憶猶新,日本隊 19 歲的控球后衛田中心首節便火力全開,三分球 5 投全中,獨取 21 分,帶領日本隊建立起領先優勢。全場比賽,日本隊三分球 34 投 16 中,命中率高達 47.1%,僅三分線外就比中國隊多得 30 分。中國隊盡管在內線擁有張子宇和韓旭的 “雙塔” 優勢,但在防守日本隊外線投射以及應對其快速進攻節奏方面暴露出諸多問題,最終以 81∶90 不敵對手,無緣決賽。
從此次賽事結果及過程來看,未來亞洲女子籃球格局或將呈現新態勢。澳大利亞女籃憑借本次奪冠,展現出其在亞洲籃壇的強勁實力,要知道這還僅僅是她們的二隊,很多主力這次并沒有參賽。她們球員身體素質出色,戰術體系成熟,進攻手段豐富,防守強度高,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極有可能成為亞洲女籃的霸主,引領亞洲女籃發展潮流。日本女籃雖在決賽中失利,但憑借其傳統的 “小快靈” 打法以及精準的外線投射,依舊是亞洲各隊不可小覷的勁敵,她們會繼續在亞洲籃壇占據重要地位,與澳大利亞隊形成雙雄對峙局面。而中國女籃作為亞洲傳統強隊,在經歷此次亞洲杯的起伏后,面臨著重新審視自身實力與定位的挑戰。若能解決現存問題,實現戰術體系優化與球員能力提升,仍有望在亞洲籃壇重回巔峰,與澳、日兩隊展開激烈爭奪。否則的話真可能掉隊,成為亞洲的老三。
從本次比賽整體過程來看,中國女籃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比如在防守端外線防守漏洞比較嚴重,尤其在對三分球的防守上,無論是防守策略的執行,還是球員間的協防配合,都存在明顯不足,導致對手在外線輕松出手得分。進攻方面,戰術執行缺乏穩定性,當面對對手高強度防守時,進攻手段單一,過度依賴內線 “雙塔”,一旦內線進攻受阻,球隊整體進攻便陷入困境,且外線球員在三分線外的進攻威脅不足,難以與內線進攻形成有效呼應。在比賽節奏把控上,面對日本隊這類擅長快速轉換進攻的球隊,中國隊時常被對手節奏牽著走,難以掌控比賽主動權,無法有效組織起自身擅長的攻防體系。從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比賽來看,即使中國女籃進入決賽,也難以阻擋這支隊伍問鼎亞洲杯。
展望未來,中國女籃需從多維度著手實現突破與發展。戰術層面,要精心雕琢防守體系,加強對三分球防守的針對性訓練,通過提升防守輪轉速度、強化球員間的默契配合,彌補現有陣容在防守外線時的漏洞,增強防守機動性與協同性。同時,要豐富進攻戰術,提升進攻多樣性,除了持續發揮內線優勢,還要著重培養外線球員的三分球能力,因為從和日本的交手來看,內線打不開的時候,其她球員怎么辦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必須開發更多內外結合的進攻戰術,使球隊在面對不同防守策略時都能游刃有余,否則即使未來在亞洲即使過了日本這一關,澳大利亞也會成為天塹。
目前中國女籃正處于新老交替關鍵期,球隊的心態建設同樣不可或缺。要著重培養球員在比賽中的抗壓能力與心理素質,使其在面對強敵和復雜局面時,能夠保持冷靜、專注,穩定發揮技戰術水平。本次半決賽輸給日本,心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重壓下的變形顯而易見,和韓國怎么打怎么有,那是心態放松沒壓力了,但是沒有壓力的比賽會有多少呢?
此次女籃亞洲杯在家門口的失敗,雖有遺憾,但也為中國女籃更早敲響警鐘。如果不早日進行調整,不深刻總結經驗教訓,在戰術、人才、心態等方面盡快作出改變,亞洲第三的位置可能難以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