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如同一個“下料”越來越多的攪拌機,將俄羅斯與美國這兩個大國卷得忘乎所以,更深層次的對抗和矛盾不斷凸顯。
就比如說,在控制戰爭規模上,西方曾嚴令烏克蘭,不得攻擊那些處在俄羅斯腹地的大城市和軍事設施。
但是隨著武器援助的減少和戰場壓力的增大,這一禁令正在被突破。
可能是為了未雨綢繆,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講話中明確表示:
如果西方國家默許烏克蘭使用他們提供的遠程武器,去攻擊俄羅斯的上述地區的話,那么俄方也將獲得直接打擊這些援助國家軍事設施的權利,直接對美國下手。
很顯然,在俄羅斯眼中,以上的行為便是所謂的“深度介入”,是實質性的敵對行為。
其實誰都明白,俄羅斯現在對壘的,其實是整個北約。
那種美歐國家提供錢財,讓烏克蘭大量使用雇傭兵的戰爭形式,從戰爭開始后的第一年就已經開始了。
而且,烏克蘭在操作美制、歐制導彈的過程中,也離不開北約給他們提供的衛星偵察數據,以及數據鏈路和相應程序的支持。
那些外國的技術人員雖然一直待在幕后,但確實是實際參與了戰爭。
“參戰國”的身份,北約的那些武器提供國是躲不掉的,俄羅斯不提,其實也是不想把事情鬧大。
雙方的這種默契已經持續了3年,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卻突然有些維持不住了。
可能是由于烏克蘭自身兵源的問題,那些支援他們武器的國家,有了直接動手的傾向。
黑海上空的一次特殊的交火,成為局勢升級的關鍵證據。
當時,羅馬尼亞的飛行員,駕駛著自家的F-16戰機,擊落了幾架俄羅斯的“天竺葵”無人機。
隨后,俄羅斯的S-400地空導彈進行了反擊,但是未能命中目標。
雖然此舉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是也已經打破了北約長期以來“只提供武器不直接參戰”的原則。
這道界限一旦被打破,戰爭擴大的風險也就清晰可見了。
同時,由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俄烏戰爭的態度也變得積極了起來。
據說他已經允許其他國家將各自的美制武器轉給烏克蘭,同時對烏克蘭“用導彈襲擊俄羅斯縱深”的提議并未積極否決。
這就給人一種感覺:美國已經在默許戰爭升級。
美國的態度,足以讓俄羅斯感到壓力。
烏克蘭手中的美制陸軍戰術導彈系統,其射程可達300公里;而歐洲提供的導彈,射程甚至更遠。
這些東西當然不足以打到莫斯科,但是想要覆蓋俄羅斯邊境200公里范圍內的軍事基地,卻已經是夠用了。
而且,這些武器通過北約衛星數據鏈提供的精準定位,可以對俄軍的二線指揮官造成殺傷。
這種情況,在開戰之初便屢見不鮮。
所以在俄羅斯看來,這就是北約在技術層面是直接參戰的證據。
扎哈羅娃的聲明,只不過是將俄烏沖突中的這一核心矛盾,擺在了臺面上。
面對俄羅斯的強硬態度,西方陣營已經迅速作出了反應。德國宣布,將在未來數周內,向烏克蘭交付自己手中的防空武器。
這一行為被視為歐洲國家對美國提議的響應,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當地的事態升溫。
與此同時,美國知名的調查記者西摩?赫什也突然爆料:特朗普曾和幕僚們討論過一件事,那就是是否能夠更換烏克蘭的現政府!
在特朗普的計劃里,烏軍前總司令、現任烏克蘭駐英國大使扎盧日內,是新政府領導者的不二人選。
至于烏方的現任總統澤連斯基,北約則會考慮對其進行流放。
消息一出,立刻舉世嘩然,人們都開始質疑美國人挑起戰爭的真實意圖。
另外有人懷疑,美國是使用這種辦法,逼著澤連斯基主動出擊。
當然,如果真是那樣,就相當于幫了俄羅斯的大忙。一旦烏軍的有生力量走出掩體,俄軍可以有更多的辦法來殺傷他們。
歐洲的軍事援助在繼續,而美國的經濟制裁也在持續加碼。
比如美國參議員格雷厄姆提出,應該對俄羅斯的商品加征500%的關稅,另外也要對那些與俄方有著貿易往來的國家,實施嚴厲的“次級關稅”懲罰。
同一時刻,歐盟也將印度最大、同時也是隸屬于俄羅斯的煉油廠,納入了新的制裁名單。
然而,這些措施,根本無法對俄羅斯產生什么效果,甚至連威懾都做不到。
扎哈羅娃表示,對于這些千奇百怪的“制裁”,俄羅斯早已司空見慣。
畢竟現在對他們的制裁政策,早已經超過了一千條,而且已經是360度無死角了,再來更多的制裁,俄羅斯也是感覺“虱子多了不咬”。
當然,在軍事和經濟手段都效果不大的情況下,歐美國家也在想其他辦法來對俄羅斯施壓。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的手段顯得過于兒戲了,那就是從法律層面入手,來證明自己所作所為的合理性。
他們搬出了《聯合國憲章》,翻到了其中的第五十一條。
指著上面的條款說,烏克蘭擁有自衛權,而自己提供武器和技術援助,絕不是“直接參戰”,而是對烏克蘭自衛權的支持。
正所謂“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在軍事行動不占優的情況下,歐美國家這種“講理”的態度,實在是有些蒼白無力。
在1986年,美國曾經以“支持恐怖主義”為由,對利比亞實施了空襲。
當時,俄羅斯也認為北約的行為“不合法”,但是卻沒人理他。如今北約又把這一套拿了出來,真是讓人感覺又可笑又雙標。
而且按照他們的霸權邏輯,北約對這場戰爭的深度介入,早已是無法辯駁的事實了。
戰爭打到現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態度,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決定烏克蘭的未來。
其實只要他不會繼續“變”,那么情況就會好很多。
當戰爭還未爆發時,特朗普就曾經在富豪晚宴上吹噓,自己已經警告了普京,若敢動烏克蘭,美國就會炸平莫斯科。
而當戰爭真正來臨的時候,他的態度卻又來了180度的大轉彎。
第二次參加競選時,特朗普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能通過與普京的關系,在24小時內結束戰爭。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居然還不是說說而已,重新入住白宮之后,就立刻為停戰展開奔走。
但是,現在戰場雙方的實力損耗,還沒有到不得不談判的程度,而且俄烏兩國的停戰差距也過于巨大。
所以倒騰了半天,俄烏戰爭繼續。
特朗普這一下被傷了面子,對俄羅斯異常惱怒,于是他一改以前的態度,表示會大力支持烏克蘭。
這種反復橫跳的行事作風,不僅讓美國的國際信譽掃地,還讓那些“盟友”們無可適從。
再加上最近中東局勢持續升溫,美國想幫烏克蘭卻力不從心。
在一定程度上慫恿烏克蘭提高戰爭烈度,在美國看來也是無奈之舉。
在這場較量中,烏克蘭逐漸淪為“配角”,根本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
至于那些流離失所的平民,更是成為這場沖突中完全被忽視的螻蟻。
現在對他們來說,可能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戰爭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然后用時間去磨平各方的敵意。
如果他們真的服從了美國的安排,對俄羅斯進行導彈襲擊,只會把自己扔到絞肉機里。
俄羅斯雖然說有可能對北約展開襲擊,但實際上卻未必會這么做,畢竟各方還沒有真正的軍事接觸。
但是對烏克蘭,他們卻是可以動手的,而且力度還不會太小。
只是到了那個時候,澤連斯基恐怕連流亡海外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參考資料:
1、北京日報《錄音曝光!特朗普揚言轟炸莫斯科》
2、魯中晨報《美調查記者:若特朗普決定,澤連斯基可能會被流放,前烏武裝部隊總司令將接任》
3、中國新聞網《俄外交部:若允許烏使用遠程武器襲擊俄縱深 俄有權打擊相關國家軍事設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