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大戰(zhàn)創(chuàng)紀錄!談判前夜俄烏互擲500架無人機,和平之路還有多遠?
【防務觀察開場】各位觀眾,歡迎收看《全球防務新觀察》。近日,俄烏戰(zhàn)場爆發(fā)開戰(zhàn)以來最大規(guī)模無人機攻防戰(zhàn)——俄軍一夜投下426架無人機轟炸烏克蘭,烏軍則反擊癱瘓莫斯科機場,2700名旅客滯留!更耐人尋味的是,這場激戰(zhàn)恰逢雙方計劃在土耳其舉行第三輪談判前夕。今天,我們邀請到軍事專家杜長空先生,為您深度解析這場“無人機大戰(zhàn)”背后的戰(zhàn)略博弈。杜老師,先請您用一組數據帶觀眾感受這場沖突的烈度。
【杜長空】這場沖突的規(guī)模確實前所未有。俄軍在7月20日至21日凌晨,動用426架無人機和24枚導彈對烏克蘭發(fā)動飽和式打擊,覆蓋基輔、哈爾科夫等關鍵城市,造成至少17人傷亡。而烏軍迅速反擊,向俄境內發(fā)射超百架無人機,其中30多架直撲莫斯科,導致謝列梅捷沃等四大機場緊急關閉,取消航班118架次,延誤203架次,遠東地區(qū)數千旅客被迫滯留。雙方宣稱的攔截數據也驚人:俄方稱擊落烏方117架無人機,烏方則稱攔截俄方403架無人機。這種“你打我一拳,我毀你一城”的對抗模式,已將戰(zhàn)場推向新維度。
【防務觀察】如此高強度的無人機互襲,戰(zhàn)術上有什么新特點?
【杜長空】有三個突破點:一是數量創(chuàng)紀錄。俄軍單次投射426架無人機,遠超此前單日157架的紀錄;烏軍反擊規(guī)模也首次突破百架。二是“低成本碾壓”戰(zhàn)術。俄軍采用“誘餌機+攻擊機”組合,例如用20架廉價誘餌誘導烏軍發(fā)射高價防空導彈,再以80架攻擊機摧毀目標,戰(zhàn)損比達1:3。烏軍則用3D打印外殼和改裝電池自制無人機,單機成本僅幾百美元,專攻俄防空薄弱環(huán)節(jié)。三是非對稱打擊。烏軍不再局限于前線,而是直接襲擾俄戰(zhàn)略縱深,例如莫斯科機場——這不僅是軍事目標,更是心理戰(zhàn),旨在激發(fā)俄國內厭戰(zhàn)情緒。
【防務觀察】為何選在談判前夕發(fā)動襲擊?這是否意味著談判已名存實亡?
【杜長空】恰恰相反,這正是“邊打邊談”的典型博弈。俄方想用武力證明“戰(zhàn)場優(yōu)勢”,迫使烏克蘭接受領土現狀;烏方則通過襲擊莫斯科展示“抵抗到底”的決心,爭取西方更多支持。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剛批準3.8億美元對烏軍援,包括新型無人機和電子戰(zhàn)設備。雙方此時“表演式對抗”,既是對美國態(tài)度的試探,也為談判桌上增加籌碼。但深層矛盾未變:俄方要求烏承認克里米亞及烏東四州歸屬,烏方則堅持恢復1991年邊界。這種結構性分歧,絕非一場無人機大戰(zhàn)能化解。
【防務觀察】這場沖突對全球軍事科技發(fā)展有何啟示?
【杜長空】它標志著“無人機主導戰(zhàn)爭”時代的到來。俄烏雙方用實踐驗證了三點:其一,廉價無人機可癱瘓高端防空系統(tǒng),例如烏軍以200美元FPV無人機摧毀俄軍S-400雷達;其二,電子戰(zhàn)與反制技術成勝負手,俄軍甚至啟用復古的“光纖制導”對抗干擾;其三,民用技術軍事化趨勢加速,3D打印、商用電池等皆被用于戰(zhàn)場。未來,誰能以更低成本實現更高效率的“消耗戰(zhàn)”,誰就能掌握主動權。
【防務觀察結語】這場無人機大戰(zhàn)再次證明,俄烏沖突已演變?yōu)橐粓觥捌聪摹⑵匆庵尽钡某志脩?zhàn)。當技術革新遇上地緣博弈,和平的曙光似乎愈發(fā)遙遠。感謝杜老師的深度解析,我們下期再見!
(注:本文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英國外交部聲明等權威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