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號下午,北京南城一家老字號的涮肉店里,一個包間格外熱鬧。
包間里正是音樂界的“大家長”谷建芬老師和她那一幫鼎鼎有名的“老學生”們....
今年整90歲的谷建芬老師,走路得靠著拐杖,但精神頭真足,臉色紅潤,說話中氣還挺旺。
她身邊圍坐的,都是幾十年前跟著她學唱歌的學生:毛阿敏、董文華、蘇紅、蔡國慶、解曉東、汪正正、李杰....
都是奔七十去的人了,歲月在臉上刻了痕,但老友重逢的喜氣藏不住。
毛阿敏戴著頂挺普通的帽子,穿著件白T恤,樣子挺低調,但整個人看起來很從容淡定。
董文華呢,還是一頭標志性的短發,穿了件干凈的白外套,氣色瞧著甚至挺亮堂。
但最打眼的是蘇紅,一身大紅的襯衫,讓她在人群里特別顯精神。
蔡國慶和解曉東這倆,圍著銅鍋忙活個不停,夾肉涮菜,照顧大伙,汪正正則負責記錄,拿著手機張羅拍照。
十來個人擠在不大的包間里,點了一桌子菜,銅鍋里羊肉咕嘟咕嘟翻滾著冒熱氣,大家邊吃邊聊,說的全是幾十年前的老黃歷,那氣氛,熱鬧又親熱。
而這熱鬧勁,就讓人想起了一個共同的起點——1986年的夏天....
聚在一塊,話題自然而然就回到了1986年第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
那時候,這幫人在谷老師眼里還都是“愣頭青”,沒什么名氣。
董文華唱的是軍歌,《十五的月亮》還有《想給邊防軍寫封信》這些深情款款的調子,唱進了人心坎里,讓她拿到了專業組民族唱法的銅獎,開始嶄露頭角。
而毛阿敏憑著一把好嗓子唱通俗歌曲,臺風大氣拿得出手,得了三等獎,挺亮眼。
但要說最厲害的,還是蘇紅,直接拿下了那屆通俗唱法的冠軍,她那聲音叫一個透亮干凈,臺風又優雅,評委和觀眾都喜歡得不行。
后來在谷老師的栽培和引薦下,幾個年輕人都闖出名堂來了。
董文華成了春晚的常客,前前后后上去十多次,《血染的風采》那樣的歌兒,唱遍了大街小巷,成了好幾代人的回憶,是名副其實的大明星。
毛阿敏唱的那首《思念》,走在大馬路上都能聽見,真叫一個紅透半邊天。
蘇紅也不含糊,《小小的我》、《三月三》這些歌,磁帶賣得那叫一個火,收音機里天天放,公認的實力派“金嗓子”。
八十年代的華語樂壇,他們的聲音是抹不掉的亮色....
可惜啊,人生這路,沒有順風順水一輩子的,走到九十年代末,他們各自都攤上了事,也遇到了不同的溝溝坎坎。
董文華碰上的麻煩不小,就是因為一張和某個商人合影的照片流出來,引起了很大的風波。
雖然后面查清楚了,她本人沒啥違法的事,可這名聲上受了太大影響,演出機會一下子少了很多,慢慢就淡出了熱鬧的主流舞臺和那個五光十色的娛樂圈。
從家喻戶曉到漸漸無聲無息,后來聽說也參加點小地方的慰問演出或者公益活動,但往日的風光是真的過去了,現在的她,就想過點低調平常的日子。
毛阿敏的“坎”也挺難邁,早在九十年代初,她就因為稅務問題惹上了是非。
到了1996年,事鬧得更大了,主要責任出在了當時的合作方瞞報漏報上,可賬最后都算到了她的頭上,一下子背上了不少的債務,演出全給停了,事業受到重創,幾乎垮掉。
那段日子,心里的苦悶和壓力可想而知,聽說她還去國外呆了一陣子避避風頭。
等2002年左右回來,才遇到了后來的丈夫,富商解直錕,結了婚,生了孩子,毛阿敏也慢慢把重心放回了家庭,安心相夫教子。
可安穩日子沒過夠,2021年,解直錕突發疾病離開了,這變故對她打擊不小。
雖然留下的財產讓她生活無憂,但經此一事,人是愈發低調了。
但要說最讓人揪心的,還是蘇紅的境遇,論實力,蘇紅那嗓子在八十年代中期絕對是拔尖的,圈里人都知道。
本來該有更廣闊的天地,可命運太殘酷,先是父母雙親接連離世,這已經是夠沉重的打擊了,可更大的不幸還在后頭。
2009年,她的丈夫焦立克,沒扛過癌癥的病痛,也走了,至親的人一個接一個離開,留下她要撫養年紀還小的女兒,還有丈夫那邊年邁體弱的父母需要她來照顧。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她只能咬緊牙關,把個人輝煌的歌唱事業完全放到了一邊。
當時聽說有個挺重要的音樂比賽請她去當評委,機會很好,可為了家里這一攤子,她只能推掉。
為了撐起這個家,蘇紅選擇了一個踏踏實實的營生,去當了名普通的音樂老師。
后來她成了北京演藝專修學院的老師,把自己的時間精力都投在了講臺上,年復一年地教學生唱歌,培養下一代。
看現在聚會照片里,她穿著喜慶的紅衫,臉上帶著平靜的笑意,應該是慢慢從那些悲傷里走出來了。
如今,照片定格下的笑臉背后,生活的軌跡早已遠離了當年那個光芒萬丈、人聲鼎沸的舞臺。
董文華的日子過得平平淡淡,偶爾在小地方、小場合里露個臉表演一下;毛阿敏主要的心思都放在了料理家事上,安安靜靜地過著日子。
蘇紅則把全部心力投入到教學里,日日奔走在北京演藝專修學院的教室間,騎個單車上下課是常態,學生們都覺得她像家人一樣溫暖。
汪正正呢,享受著家庭帶來的安穩與幸福.....
飯局快散的時候,谷建芬老師看著這群老學生,樂呵呵地說了一句:都六十多奔七十歲的人了,健健康康的,就是最大的福分!
這話聽著樸素極了,可仔細想想,人生走過大半輩子,可不就是這樣嗎?
這份延續了幾十年的師徒情、同窗誼,沒有驚天動地,卻像那鍋中沸騰的湯底一樣,在歲月的文火慢燉下,滋味愈加深厚綿長。
這就是人生啊,經歷過了大起大落,最后圖個安穩、圖個心安,就是最大的福氣,祝福老藝術家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