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X.L.Y
前言
2025年7月19日,中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啟動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總投資1.2萬億元。
該工程采用“截彎取直+隧洞引水”設計,90%設施位于地下,建成后年發電量相當于三個三峽水電站,并通過智能巖爆預警系統將下游流量波動控制在3%以內。
開工儀式次日,印度電視臺主持人帕爾基,在節目中宣稱“應派飛機轟炸中國工地”。
印度的“水源恐懼”本質是霸權邏輯的投射,他們在上游修建水壩,攔住河流,然后借此威脅下游國家,甚至制造干旱或者洪水。
“甲亢姐”帕爾基
印度瘋狂炒作水威脅
印度阿薩姆邦年均因洪災損失30億美元,2022年特大洪水更導致420萬人受災,而中國水電站恰恰能調節洪峰。
諷刺的是,當印度媒體瘋狂炒作“中國水威脅”時,中國工程師已拿出顛覆性方案:利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天然落差,開鑿隧道穿山引水發電,全程不建大型攔河壩。
從米林到墨脫的隧道直線距離僅40公里,卻集中了2200米落差,通過五級地下電站實現高效發電。這種“無壩發電”模式讓印度后續的指責連靶子都找不到。
印度經常使用水資源威脅下游國家
要說印度為啥這么敏感,看看他們自己做的事就明白了。就像有的人總把別人想成自己那樣,印度在水資源這事上,確實有點"前科"。
5月份他們的水資源部長放話"一滴水也不給巴基斯坦",說停《印度河用水條約》就停了,結果巴基斯坦20萬公頃麥田旱得裂了縫;轉月又突然泄洪,把巴控克什米爾的農田淹得一塌糊涂。
但外交部早就把話說透了:中國修水電,既不截流也不改道,更不會存著壞心思,反而能幫下游擋災減禍。咱們做的都是光明正大的事。
印度轟炸缺乏現實可行性
關于所謂“轟炸”的威脅言論,軍事專家普遍認為其缺乏現實可行性。該水電站工地處于超過3000米的高海拔地區,地理環境復雜。
印度空軍主力戰機在高海拔、復雜地形條件下的作戰能力受到限制。從印度境內主要基地到工地的距離也超過了其多數常規空地導彈的有效射程。
此外,中國在邊境地區部署了包括S-400在內的先進防空系統,具備較強的區域防空能力。2022年邊境事件中報道的雷達鎖定事件,也表明印度軍機在該區域活動受到嚴密監控。
印度萬國牌空軍實際作戰能力低
印度空軍又被稱為聯合國空軍。他們的戰機來自法國陣風、俄羅斯蘇-30MKI、美國C-130運輸機,甚至還有自己組裝的“光輝”戰斗機。
數據鏈不兼容,指揮系統不同,通訊協議各搞各的。印度的萬國牌空軍在實戰中很難協同作戰,更不用說執行一場遠距離、高強度的空襲任務。
更關鍵的是,印度邊境地區的機場設施也極其簡陋。只有3個前線機場能夠支持戰機部署,而且缺乏保溫設施。而中國在西藏的8個永備機場,全都建有地下機庫、加溫跑道,戰備時間只有印度的一半。
飛過來也只是個活靶子
就算印度飛行員個個天賦異稟,飛機也奇跡般地突破了生命禁區的物理極限,那然后呢?
然后他們會一頭撞進一張精心編織的天羅地網。工程現場離中印實際控制線超過四百公里,印度最吹噓的“布拉莫斯”導彈,射程才二百九十公里,胳膊根本不夠長。
想派飛機過來扔炸彈?那更是自尋死路。中國部署在西藏的S-400防空系統,防御半徑恰好就是四百公里,專治各種不服。
更別提還有殲-16D這樣的電子戰飛機在天上巡邏,隨時能把你的雷達變成雪花屏。幾年前的邊境對峙中,印度戰機就曾因雷達信號暴露,剛起飛就被鎖定,灰溜溜地掉頭返航。歷史的教訓,他們似乎忘得很快。
后勤和體系,才是印度的“死穴”
現代戰爭打的是體系,是后勤,而這恰恰是印度空軍最大的痛。他們那支被戲稱為“萬國牌”的空軍,堪稱世界航空博物館。法國的“陣風”、俄羅斯的蘇-30、美國的運輸機,再加上自己組裝的“光輝”,型號五花八門。
聽起來很熱鬧,但問題是,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飛機,說著不同的“語言”——數據鏈互不兼容,通信協議各行其是。
真打起來,法國飛機沒法把情報實時傳給俄國飛機,俄國飛機也指揮不了美國飛機。這根本不是一支軍隊,而是一個臨時拼湊起來的空中雜技團,各耍各的,毫無配合可言。
再看后勤,印度邊境那幾個前線機場,設施簡陋得可憐一到冬天,連給飛機保暖的機庫都不夠用,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蘇-30MKI因為天冷而趴窩。
印度害怕的,其實是鏡子里的自己
印度這種對中國在上游修水壩的“水源恐懼癥”,其實根源在于他們自己。因為印度,就是那個常年利用上游優勢、拿水當武器霸凌下游鄰國的國家。
他們習慣了在上游筑壩,動不動就威脅要“斷流”,讓下游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民不聊生。前腳剛威脅要讓“一滴水都不流向巴基斯坦”,導致人家幾十萬公頃麥田干裂。后腳就突然開閘泄洪,淹沒下游的村莊田地。
所以當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上游動工時,他們立刻以己度人,把自家干過的齷齪事,全都投射到中國身上,腦補出一部“截斷水源、制造洪水”的年度災難大片。
他們無法理解,也不愿相信,中國的外交發言人會公開承諾:“我們的水電開發,不截流、不改道、不改變下游水量,反而有助于防洪減災。”
一個在修橋鋪路,一個在畫地為牢
中國的水電工程,從籌備到立項,花了五年時間反復論證,確保生態無虞才小心翼翼地破土動工。這是著眼于未來的百年大計。
然而,沉浸在霸權思維里的印度,似乎聽不懂這種邏輯。他們寧愿相信自己編造的“轟炸”幻想,也不愿睜眼看看鄰居遞過來的橄欖枝。
這場喧囂說到底,暴露是印度自己的心魔。當一個國家沉迷于拿自己最不堪的手段去揣度鄰居時,它看到的對手,其實永遠只是鏡子里那個狹隘的自己。
信息來源: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