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美國情報部門突然召開發布會,公布了一份厚達百余頁的機密文件。
文件明確指出,所謂“通俄門”是一場由奧巴馬政府主導、精心策劃的政治騙局,目的是在2016年大選后,打擊特朗普,顛覆其合法當選資格。
第二天清晨,特朗普發布了一段AI合成視頻:奧巴馬被FBI逮捕、戴著手銬、身穿囚服,而特朗普則坐在一旁冷笑。
視頻一出,民主黨大罵政治迫害,共和黨卻歡呼正義終于來臨,但這場風暴的背后,還有更多撲朔迷離的細節值得深究。
特朗普為何在第二任期剛剛半年,便大刀闊斧地發起清算行動?而奧巴馬是否真的涉嫌“叛國”?
2016年,特朗普出人意料地贏下大選,擊敗了被普遍看好的希拉里,當時的奧巴馬政府并未選擇祝賀。
然而僅僅幾天后,奧巴馬緊急召集情報高層,要求重寫報告,并大力渲染俄羅斯干預選舉的說法。
這場突如其來的轉向,成了通俄門的起點,也埋下了美國政治撕裂的種子。
在接下來的兩年里,通俄門調查如影隨形,FBI局長詹姆斯·科米、CIA局長約翰·布倫南成為主力,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特朗普與俄羅斯勾結。
然而,最終結果卻沒有一項確鑿證據,能夠證明特朗普通俄,但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幾乎被拖垮,政令難行,支持率一度跌至谷底。
而更讓人想不到的是,調查所依據的斯蒂爾檔案,竟然是希拉里陣營出資,炮制的虛假材料。
這一切,在2025年7月的解密文件中被逐一證實,圖爾西·加巴德,這位曾經的民主黨人,如今已成為特朗普的親信,她手握鐵證,將奧巴馬、布倫南、科米等人一一拉下水。
文件不止揭露了通俄門的真相,更直接指控奧巴馬涉嫌叛國,試圖通過偽造情報,推翻合法當選總統,發動一場長期政變。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早有疑點,特朗普為何直到九年后才出手?
從2017年到2019年,通俄門調查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特朗普頭頂,2020年大選中,拜登勝出,特朗普再度陷入風口浪尖。
2023年起,民主黨更是頻繁起訴他,封口費案、機密文件案、國會山事件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而2024年,他終于絕地反擊,贏下連任,開啟總統2.0時代。
新任期剛開始,特朗普便開始布局清算計劃,他任命圖爾西為國家情報總監,要求其徹查通俄門始末,并授權解密所有相關情報。
圖爾西沒有讓他失望,這份機密文件的公布,徹底撕開了美國政治的遮羞布。
其中關鍵情節令人毛骨悚然,比如說2016年12月的那次緊急會議上,奧巴馬親自下令重寫情報,并要求情報機構使用斯蒂爾檔案作為證據來源。
更為諷刺的是,那份檔案后被證實根本沒有事實依據,連FBI內部都承認其真實性嚴重存疑,但在奧巴馬的強壓下,仍被用作通俄門調查的核心材料。
一個前任總統,居然動用國家情報機器來顛覆合法當選者,這在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
不過這次清算行動,目標遠不止奧巴馬一人,加巴德在發布會中列出了一份清算名單,其中赫然包括拜登、佩洛西、布林肯、哈里斯等民主黨高層人物。
他們或涉及家族犯罪、或涉嫌內幕交易、或被指控作偽證,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這場清算,不僅僅是一次回擊,更是一次徹底的洗牌。
特朗普7月21日發布的AI視頻,雖然引發爭議,卻也精準傳遞了信號,這場政治復仇,他誓要進行到底。
視頻中,他引用奧巴馬曾說過的一句話:沒有人能凌駕于法律之上,如今,這句話被用來反擊奧巴馬本人。
目前民主黨方面則保持沉默,無一人正面回應,仿佛在等待下一步指令。
有觀點認為,特朗普此舉也可能與愛潑斯坦案有關,近期社會輿論強烈要求其公布愛潑斯坦名單,而特朗普則巧妙地用通俄門重提轉移公眾焦點。
這場操作,不僅削弱了民主黨的輿論優勢,也再次鞏固了他在共和黨中的鐵桿支持。
民調顯示,高達76%的共和黨選民支持清算行動,認為應該為2016年后的政治陰謀討個說法。
但不得不說,這件事也體現出美國社會的撕裂愈發嚴重,兩黨互不信任,司法體系被政治化,媒體輿論極端對立,美國正逐步陷入韓國式政治清算循環:總統卸任即受查,黨爭永無止境。
更令人玩味的是,馬斯克也被卷入這場風暴,曾與特朗普關系密切的他,如今因愛潑斯坦案而被調查,SpaceX的政府合同也面臨審查。
由此可見,這場政治風暴,席卷了美國的權力中樞,沒人能獨善其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