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黃埔一期的優秀學生、第二三四期入伍生的帶隊連長、步兵科副隊長,陳賡沒少給黃埔同學提供幫助(期間也有一些小小的玩笑),后來上了戰場,“教訓”那些冥頑不靈的同期同學和學弟,陳賡也是游刃有余。
黃埔一期的黃維在校期間名氣不大,所以被陳賡打敗活捉很服氣,而另一位黃埔一期同學李鐵軍就更有意思了:李鐵軍在豫西對戰陳賡,陳賡把他當成“順拐之牛”牽進了伏牛山,并于1947年12月23日將李鐵軍的第五兵團部和整編第三師包圍,李鐵軍僥幸脫逃,其兵團部和整三師九千三百余人被殲滅,李鐵軍的少將參謀長李英才、少將副參謀長鄒炎、整三師少將副師長路可禎、第三旅參謀長繞亞伯、二十旅參謀長沈炳宏被生擒,第三旅少將旅長雷子修、二十旅少將旅長譚嘉范被擊斃——擁有兩個整編師(相當于軍)、一個師外加八個守備旅的第五兵團番號被取消。
第五兵團準備跟陳賡兵團對決的時候,陳賡正跟戰友們談笑風生,講李鐵軍在黃埔一期時的故事:“1924年,他和無一起從陸軍大本營講武學校并入黃埔軍校忙著屁人里姓李的特別多,還有李光韶、李文、李默庵……他是跟胡宗南跑的,沒想到二十多年了,他還和胡宗南穿一條連襠褲……”。
陳賡當然沒好意思講這位“雙料老同學”的糗事,但“糗事一籮筐”的李鐵軍,還真稱得上“勵志逆襲”的典型,他報考黃埔軍校的時候,老蔣親自面試,結果因為廣東人李鐵軍聽不懂老蔣那溪口三字經,差點趕出去——那個笑話有點顏色,李鐵軍誤解了老蔣三字口頭禪的意思,氣得老蔣七竅生煙。
幸好李鐵軍一邊喊著“要吃飯”,一邊回答老蔣“要當你這樣的官”,這才讓老蔣對李鐵軍的“笨拙”有些喜歡,并“破例”允許他入學。
李鐵軍是有點笨拙,但也很有小聰明:入學后隊列訓練,他的“順拐”毛病一直改不了,以至于教官一邊說“此人天生一副半個身子協調”,一邊給他開小灶加練,結果順拐的毛病扳過來了,李同學也累得尿床了。李同學并不是什么時候都笨拙,為了掩蓋褥子上的“地圖”,他趁著同學早起操練的機會,把自己的地圖褥子跟其一位同學換了,那個同學發現后氣得跳腳但又無可奈何——新生發的被褥沒有編號,也沒來得及做記號。
那些黃埔一期的趣事糗事無傷大雅,要是陳賡講起來肯定妙趣橫生,可能還有對青春歲月的懷念,但陳賡畢竟沒有講,因為關于李鐵軍,史料還有另外一種評價,說他“為人機警靈活,綽號狐貍”。
在褥子上畫地圖可能是取笑,但李鐵軍走軍步順拐,卻是真事兒,一般來說,走路順拐的人都有些執拗。陳賡在戰場上一向善于根據敵軍主將的性格特點制定相應的戰略戰術,面對“順拐同學”,他制定了“豫西牽牛計劃”,戰役的結果,是把李鐵軍打得化裝逃跑,用古代史書的話來描述,就是“僅以身免”。
陳賡為了牽好這頭狡猾如狐的“順拐之牛”,也是下了一番心思的,他明確告訴戰友們:“盡管他順拐好像很蠢,但我們必須把他當勁敵對待,也就是不把他當蠢牛而當作精牛,不能有絲毫的輕敵思想,輕敵就會吃虧的。”
我們有理由相信李鐵軍在褥子上畫地圖的故事不是陳賡講的,因為李鐵軍在黃埔一期一向是稱陳賡為“大哥”的,后來雖然因政見不同分道揚鑣,但李鐵軍能改掉順拐的毛病,陳賡還是比較欣賞的。
李鐵軍“兵強馬壯”,陳賡兵團卻只有第四縱隊和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第三十八軍,雙方的兵力和裝備都有很大差距,為了好好給黃埔一期的陳老弟、順拐牛再上一課,陳賡命令:“第四縱隊十三旅、第九縱隊二十五旅,由黃鎮、黃友新統一指揮,向宛西挺進,擔負牽牛任務;第九縱隊二十六、二十七旅,由秦基偉帶領,向寶豐、魯山敵后展開;第四縱隊第十、第十一旅在方城、葉縣和泌陽、唐河地區隱蔽待機。要想方設法把李鐵軍這頭牛牽進伏牛山,拖疲、拖瘦、拖垮,為‘殺牛’做好準備!”
李鐵軍從黃埔軍校出來,也算得上身經百戰,他前期還真看出了“陳大哥”的意圖:他在臨汝、郟縣、寶豐、南召幾次撲空后,就知道陳賡又在耍他了——陳賡在黃埔一期沒少耍同學,后來被老蔣任命為“陸軍總司令”關麟征,在操練的時候也吃過陳賡的虧。
李鐵軍當然不想被李大哥牽著鼻子走,他見招拆招,只派出一個旅跟隨陳賡的“牽牛部隊”,陳賡的多點篝火、多砌灶臺也沒忽悠住他。
李鐵軍魔高一尺,陳賡道高一丈:拿下鎮平縣,看你李鐵軍著不著急!
十三旅集中幾十名司號員和全部火炮對鎮平發起猛攻,數小時之內就活捉守軍一千余人,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
鎮平既是交通樞紐,也是李鐵軍屯糧之地,陳賡這招攻其必救果然奏效,1947年11月17日,李鐵軍秦帥整編第三師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來到鎮平,卻發現陳賡的部隊已經把糧食都分給老百姓,拿著武器彈藥往西走了。
可憐的李鐵軍在被“火燒烏巢”后,還以為陳賡怕了自己,居然向老蔣“報功”:“陳賡部被我逼得走投無路,向伏牛山腹地躲藏,我正率三萬大軍,鍥而不舍地追擊……”
十三旅在前面走,李鐵軍在后面追,永遠是“再有半天就能追上”,可永遠都是可望而不可即。
只是牽牛而不打牛,還達不到“疲牛”目的并實現“殺牛”目標,陳賡除了讓牽牛部隊夜間襲擾之外,還命令第十三旅和第二十五旅在11月19日猛攻內鄉,等李鐵軍主力趕來,攻城部隊早就沒影了。
李鐵軍的部隊輜重極多,而且士兵都沒有長途跋涉的經歷,被牽著鼻子走了十幾天,每天只能走三四十里,最后實在走不動了,陳賡也決定殺牛了:1947年11月22日,李鐵軍命令整編第三師拋下重裝備,由他親自帶領殺入大別山西峽口,然后就發現進退之路全被堵死,陳賡親率主力殺氣騰騰(其實因該是笑呵呵)地趕來了。
李鐵軍和胡宗南綁在一塊兒也不是陳賡對手,更何況是“單挑”,于是1947年12月25日19時到26日20時的圍殲戰毫無懸念,接下來就是陳賡“接見”被俘敵將和“尋找李鐵軍”了。
陳賡先接見了第五兵團少將參謀長李英才:“你們李司令長官呢?我叫陳賡,是你們李司令長官的老同學。李鐵軍那條蠢牛,為什么不向老蔣求援?”
李英才苦笑:“李司令長官跑了,他也讓我給老蔣發電報了,可是發到一半他就不讓發了,說是遠水不解近渴,等援軍到了,也只能給我們收尸了。”
陳賡意味深長地一笑:“他真給你們蔣總裁丟臉呀!不過沒關系,我這個老同學,總有一天會見面的!”
李鐵軍后來還真在1998回來探親了,只可惜當時陳賡大將早已逝世,如果陳大將尚在,肯定會親自接待這位黃埔老同學,豁達樂觀的陳賡大將宴請狡猾如狐的順拐之牛,豈不又是一段歷史佳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