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名小 鵬P7+車主在社 交媒體上反饋稱,自己車輛遇到了轉向故障,甚至有車主稱,在高速上行駛時出現 轉 向失靈的情況。
“方向盤完全不受控制”。一位2024年提車的P7+長續航Max版車主在投訴中描述,車輛在潮濕環境下轉向助力就會失靈。而且這不是個例,車友群和網絡平臺上,大量P7+車主遭遇相同問題:正常行駛中車機突然報警,方向盤像被鎖死一樣無法轉動,儀表盤彈出“請檢查電子助力轉向系統”的警告。
更令人膽寒的是,這些問題多發于雨天和高速路段。一位車主在高架上以70-80公里時速行駛時突遇轉向失靈,只能拼命轉動沉重如鐵的方向盤,驚險滑行400-500米才勉強停車。“這簡直是把車主的生命當兒戲!”憤怒的車主在投訴中寫道,“售后表示要等出了問題才能更換,可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設想!”
有車主在小鵬售后檢測后,發現是“轉向機接口防水設計缺陷”,雨天可能導致線路進水,從而引發電路短路影響轉向系統的正常運作。針對此故障,小鵬維修中心的解決辦法是給線路“打膠”,但又有車主曝光小鵬維修中心給線束打的是“普通結構膠”,連汽車線束專用的“防水密封膠”都不舍得用。
“打膠所用的膠水、施工工藝,是否能通過耐久測試、是否能通過國家車輛性能相關測試,這些均無法保證。”一位在中國網汽車投訴平臺發聲的車主質疑道。車主對這種處理方式提出質疑,認為“打膠后”防水性能和耐用性可能存在明顯短板。更讓車主們無法接受的是,這種處理方式竟是在車主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有人是在保養單上發現“底盤檢查整備”的模糊項目,經追問才得知被打膠;有人則是在車友討論后自行檢查,才發現轉向機接口處多了層膠狀物。
“小鵬汽車自己也知道問題嚴重,卻選擇冷處理,不通知我們這批車主召回。”一位車主控訴道。他發現新款P7+已經更換了有防水包裹的轉向機,證明廠家明知缺陷存在卻未主動召回舊款車輛。當車主主動要求更換轉向機時,售后卻百般推諉。“打售后電話,和門店互相踢皮球,誰都不敢對這個問題給出明確答復。” 有車主甚至被告知:“轉向機沒問題,是出于用戶關懷才打的膠。”隨著問題持續發酵,P7+車主組建的維權群人數已突破數百人,且仍在不斷增加。目前,小鵬汽車官方層面并未出面對此事進行回應。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有關P7+轉向故障的投訴也在持續增加。
面對媒體詢問,小鵬汽車官方客服終于松口。小鵬工作人員向《經濟參考報》記者承認:部分2024年生產的車輛確實存在轉向機線束插頭匹配間隙過大的問題。“在長時間惡劣用車的情況下,會出現偶發性的轉向故障。”客服人員表示,該零件在2025年已進行升級。對于維修方案,其稱“門店會根據具體情況給出維修方案,比如維修加固或者更換機器。”但這一回應未能平息車主怒火。在各大投訴平臺,車主們持續反映:即使打過膠的車輛,轉向故障仍會再次出現;而未被通知更換的車主,則繼續在未知風險中行駛。
今年以來,小鵬汽車已經重回增長軌道,更是上半年新勢力陣營中的黑馬。官方數據顯示,其今 年上半年累計銷量達到19.7萬輛,同比增長279%,年度目標38萬輛的完成度已經超過50%。其中去年11月上市的P7+貢獻了4.4萬輛銷量,上市僅6個月累計交付就超過55000臺。“我們終于從ICU走出來了”,董事長何小鵬曾這樣宣告小鵬的復蘇。嶄新的總部大樓也即將落成。然而在這片繁榮景象下,小鵬P7+的方向盤卻隨時可能變成“死亡轉盤”,轉向系統的致命缺陷正在將車主推向危險的邊緣。
主編點評
“用戶關懷”成了偷打劣質膠的遮羞布,“技術升級”淪為區別對待消費者的工具。方向盤能轉動汽車的前行,卻轉不動逃避責任的重負——當每一次轉向都可能成為生死輪盤賭,所謂的“智能駕駛”便成了最殘酷的黑色幽默。小鵬若不能將召回公告刻得比總部大樓的玻璃更透亮,那么銷量曲線再陡峭的攀升,終將轟然崩塌。
我們在這等你:
今日頭條/汽車頭條/一點資訊
大魚號/搜狐號/網易號
抖音/微博/車家號/百家號/bilibil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