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廣大工薪族為維持生計四處奔波時,杭州有位富豪女性僅一頓飯就揮霍百萬。
更令人咋舌的是,她名下竟擁有23處高端別墅。
每棟別墅價值數百萬,相當于普通家庭整年的總收入。
但這樣奢華的生活背后,卻是千萬投資人合計14億的血汗錢。
她用這些資金盡情享受,而投資人卻落得家破人亡的結局。
卷錢潛逃的女富豪
2018年,眾多投資人突然發現他們在騰信堂購買的“理財產品”。
不僅無法正常領取利息,連本金都無法取出。
起初,他們以為是系統故障所致。
騰信堂也安排人員進行安撫,但隨著時間推移。
當投資人再次前往騰信堂要求取回資金時,發現公司早已人去樓空。
這時他們才驚覺上當受騙。
望著空蕩蕩的辦公室,憤怒與絕望在投資人中蔓延。
有人捶胸頓足,懊悔自己輕信了朱麗麗的承諾。
有人淚流滿面,因為投入的是養老錢、救命錢。
此外,還有部分投資人四處奔波,試圖挽回損失。
而此刻的朱麗麗,早已通過非法手段將巨額資金轉移至海外。
許多投資人懊悔不已,痛恨當初相信了朱麗麗的甜言蜜語。
據部分投資人回憶,他們是在某次投資推介會上結識朱麗麗。
那時的她,身著正式西裝,佩戴金邊眼鏡,舉止優雅。
她談論投資、金融與趨勢,語速平緩卻直擊人心。
她向投資人承諾,只要把錢交給她,就像送孩子進名校一樣。
三年后,不僅能安然無恙,還能衣錦還鄉。
此言一出,在場投資人紛紛露出笑容。
朱麗麗的“騰信堂”對外宣稱是一家綜合性投資公司,業務涵蓋外匯、黃金、養老、綠色農業等多個熱門領域。
宣傳冊上注明資金安全托管、年化收益11%-20%、合同透明可查。
很多人看到如此高的收益率,都驚訝得睜大雙眼。
當時銀行理財收益僅4%,而她直接開出15%的高收益,并承諾“保本保息”,還有銀行擔保。
投資人不僅聽她講述,更看到她“活得很精致”。
她的生活方式甚至比電視劇中的女強人還要奢華。
一頓飯動輒花費上百萬,全國擁有23套房產,出行乘坐喬治·巴頓越野車。
身邊始終有保鏢、助理、化妝師隨行。
僅看她的氣場,就讓人覺得“絕非騙子”。
此外,朱麗麗頻繁出現在財經節目上,與眾多所謂金融專家合影。
她還出版了一本名為《讓財富飛》的投資書籍,在公司前臺擺放多摞。
看到這些,投資人更覺得她值得信賴。
甚至有人認為,朱麗麗本身并不缺錢,是真心想幫助大家致富。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不少投資人懊悔得恨不得抽自己。
那時的他們根本不是在投資,而是在賭博。
而且是對著一副早已被她動過手腳的牌。
令人諷刺的是,這個滿口謊言、騙取錢財的女富豪。
早年也曾是個安分守己、勤懇工作的打工妹。
墜入犯罪的深淵
朱麗麗出生于江蘇徐州一個普通農村家庭。
家中貧困,父母靠打零工維持生計。
但她自幼聰慧,學習成績優異。
然而因家境窘迫,她在高一尚未讀完便輟學。
16歲的她早早步入社會,在城市中艱難求生。
她只能一點點摸索生存之道。
為了謀生,她做過餐廳服務員、鍋爐推銷員、流水線工人。
初入社會的她,在大城市中跌跌撞撞地打拼。
那時的她堅信,只要努力就能改變命運。
她內心最強烈的愿望就是“變得富有”。
那段吃不飽、穿不暖的貧困生活讓她渴望擺脫底層。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渴望逐漸侵蝕了她的思想。
每次看到餐廳里那些開豪車、穿名牌的“貴婦”,她都暗自發誓,有朝一日也要過上那樣的生活。
為此,朱麗麗開始拼命工作。
憑借幾年的積蓄和一點膽識,23歲的她開了家服裝店。
她容貌出眾、言辭親切,顧客都愿意與她交談購物。
店鋪生意逐漸紅火,鄰里都夸她有本事。
但她的思想早已被欲望吞噬。
她不滿足于小富即安,渴望更多金錢,過更奢華的生活。
不久后,她在飯局上聽說炒股賺錢快,聽得兩眼放光。
回家后立即托人打聽炒股方法。
從那開始,她白天經營店鋪,晚上研究股市。
事實證明,她確實有些運氣。
第一只股票就連續上漲,凈賺六千元。
這比服裝店一個月的利潤還高。
或許被成功沖昏了頭腦,她覺得賺錢就像喝水一樣簡單。
她像找到捷徑一般,立刻將店鋪轉讓,全職投入股市。
幾年下來,她炒股、做黃金期貨、赴港學習投資,賺得盆滿缽滿。
憑借口才與包裝,她被媒體稱為“金融女神”“民間巴菲特”,成為親戚朋友爭相請教的理財“專家”。
2010年,朱麗麗邁出“創業第二步”——創辦杭州騰信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她將自己從“美女老板”徹底轉型為“金融才女”。
穿西裝、戴眼鏡、舉止得體,還出資出書、拍攝宣傳片,頻繁亮相財經欄目。
此后,她常在節目中宣傳公司,稱不僅能炒股、炒黃金。
還能投資綠色農業、養老、酒店、貴金屬,聽起來像一艘全能型“金融巨艦”。
更重要的是,她的宣傳極具吸引力。
年化收益11%-20%,本息保障,穩賺不賠。
當時銀行理財收益僅3%-5%,她直接翻倍,并稱“風險可控”。
有大平臺、專家團隊、海外背景……誰能不動心?
因此在短短幾年內,上千名投資人將資金交到她手中。
總額高達14.49億元!
資金涌入后,朱麗麗徹底蛻變。
她不再是那個早出晚歸的小老板娘,而是身披名牌、坐擁豪宅、指揮保鏢的“貴婦”。
在全國購置23套房產,一頓飯花費百萬。
喬治·巴頓越野車、奔馳商務車輪換駕駛,衣柜里堆滿LV、愛馬仕。
她雇傭營養師、廚師、保姆、造型師,生活如同“女明星”般精致。
但這些財富,真是她自己賺來的嗎?
顯然不是。
她用新投資者的錢支付老客戶的利息,典型的“拆東墻補西墻”,即龐氏騙局。
在這紙醉金迷的生活中,她或許早已忘記初心,沉醉于金錢帶來的快感與掌控他人的滿足。
直到2018年,騰信堂開始無法按時支付利息,投資人起初以為只是“資金周轉問題”。
直到前往公司發現空無一人,才意識到被騙。
有人在辦公室門口崩潰大哭,有人報警,有人甚至選擇輕生。
而朱麗麗早已安排好逃亡路線,攜帶假護照和多部手機,一路逃避追捕。
她在曼谷租下公寓,學習泰語、更換手機號,準備長期藏匿。
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2019年1月,警方通過國際協作將其抓獲,當時她穿著睡衣、頭發凌亂,早已不復昔日風光。
押解回國時,她未施粉黛,臉上寫滿疲憊與衰老。
結語
朱麗麗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因“金錢”而墮落的人。
她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是在一步步放縱欲望的過程中完成的。
她不是跌倒的,而是被“想要更多”的欲望吞噬。
欲望就像一匹野馬。
不要讓這匹野馬帶你偏離人生軌道,人生這條路,需要我們時刻緊握韁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