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李寧YOUNG“大千世界 趣探新知”趣知成長營在貴州圓滿收官。此次成長營聚焦孩子們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13組親子家庭深入布依族文化聚集地,踏上了一場跨越文化與自然的探索之旅——他們走進博物館,觸摸非遺;走進村寨,共舞篝火;走入戶外,踏野而行,在真實世界中拓展眼界、激發興趣、錘煉心智。
作為成長營的重要一站,本次貴州之行搭建起了文化理解與戶外成長的雙重課堂,進一步深化了李寧YOUNG對青少年成長路徑的探索。
博物館初識,走進布依族的時間深處
活動首日,13組家庭在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開啟了本次文化探索之旅。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孩子們全面了解了布依族的起源、信仰、服飾、飲食于建筑等方面的獨特文化,對這一古老民族的整體風貌有了初步認知。
其中,館中展示的布依族圖騰紋樣引起了孩子們的特別關注,他們一眼認出這與身上穿著的李寧YOUNG布依族系列服裝紋樣高度契合,這一刻,民族文化從展柜走進了日常,使孩子們更直觀地理解了李寧YOUNG產品設計背后的文化根基與創意來源。
指尖蠟染,非遺工藝中尋覓成長的脈絡
帶著對布依文化的濃厚興趣,孩子們離開博物館,前往擁有千年歷史的布依族古寨——高蕩村,走進蠟染手工坊,沉浸式體驗非遺技藝。手工蠟染老師首先講述了蠟染的歷史與制作流程,并向孩子們展示了創意靈感被轉化為服飾圖案的過程。
隨后,在老師指導下,孩子們動手體驗了完整的蠟染制作流程,從繪制圖騰到涂染布料,看著手中的白布逐漸“生出”藍花,孩子們不僅感受到這一非遺文化的魅力,更借助這種方式演繹出屬于他們的“青出于藍”。
踏歌起舞,身體律動與文化認同悄然生長
隨著體驗的深入,孩子們的探索旅程也從“指尖創作”延展至“身體表達”。在老師的帶領下,他們穿上布依族傳統服飾,走進村落廣場學習傳統舞蹈。起手、轉身、踏地、揮臂,每一動作都極具布依特色。舞蹈現場,孩子們與父母彼此鼓勵,在嘗試中逐漸打開自我,以身體為媒介表達對民族文化的尊重與喜愛。
夜幕降臨,文化的火種繼續在熱烈中傳遞。親子家庭與村民圍著篝火載歌載舞。熟悉的動作在熱情中逐漸熟練,點點星光與熾熱火光交匯,映照著他們跳躍的身影。煙花在夜空中綻放,仿佛回應著每一位孩子的成長勇氣與表達欲望。在歡笑和互動中,孩子們完成了從學習者到表達者的蛻變,正如李寧YOUNG始終倡導的那樣,成長不是一場封閉的教育,而是一次次真實參與后的自我喚醒。
山野徒步,在自然課堂中喚醒探索本能
次日清晨,孩子們從高蕩村出發,踏上通往梭羅橋的徒步之旅。這是一條穿越梯田、溪流與林地的山野之路,沿途風光旖旎,地貌多變,猶如一座天然的生態博物館。沿途,孩子們了解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過程,學會辨認路邊植物的形態特征,在完成“葉形連連看”游戲中,孩子們興奮地尋找著不同形狀的樹葉,互相交流、分享發現。
來到溪水邊,孩子們溯溪玩耍、釋放天性,身上的李寧YOUNG戶外裝備也陪他們一路前行,輕盈耐穿的設計,讓探索更安心、更自在。到達終點,孩子順利完成挑戰,領取了本次“趣探發現官”榮譽證書和成長種子包紀念禮物,也在自然行走中種下探索之種。
文化沉淀+自然實踐,構建健康成長的雙重課堂
本次李寧YOUNG趣知成長營貴州站,以布依族文化為起點、以山野徒步為延伸,將文化認知與自然探索融貫穿于一次沉浸式成長旅程中。區別于傳統課堂的單向灌輸,李寧YOUNG構建了一條“好奇-參與-體驗-表達”的立體成長路徑,讓知識生發于探索之中。
從南寧壯鄉到貴州高蕩,從壯錦紡織到蠟染體驗,成長營的每一站都是一次“走出去”的新嘗試。李寧YOUNG始終相信,成長源于探索,也鼓勵更多家長帶領孩子跳出書本、放下屏幕,帶著興趣與熱情走進文化與自然,讓世界成為孩子們最鮮活的課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