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1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與中國的貿易談判進展順利,現在可以與中國談其他的問題了。
隨后貝森特話鋒一轉,表示:“不幸的是,中國是受制裁的伊朗石油和俄羅斯石油的大買家。因此,我們可以開始討論這個問題。”他還威脅到,打算將中國對俄羅斯和伊朗石油的采購納入到談判討論范圍中。
美國財長貝森特
雖然貝森特口氣很硬,但實際上是外強中干,在配合之前特朗普針對俄羅斯的制裁言論。那就是俄羅斯50天內和烏克蘭達不成和平協議,就將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加征100%的二級關稅。
因為中美貿易談判是美國扛不住才和中國談的,是美國求著中國,即便之前的中美貿易戰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緊張感,但總體上對美國的傷害更大。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和解,進行正常貿易是最明智的選擇,貝森特威脅想把中國買俄伊石油加入中美貿易談判中的計劃根本不現實。
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加征100%的二級關稅是什么概念,要么是美國與這些國家徹底脫鉤,要么是美國對這些國家單方面制裁,這些國家沒有反抗的能力。
但中國顯然不屬于這兩個選項,不然美國還求著和中國談什么。中國完整的產業鏈和世界首屈一指的工業和制造業能力是中國談判的底氣,而中國貿易遍及全球,更是與美方談判的籌碼。所以貝森特的言論除了外交上的施壓,沒有任何實際作用,美方不會放棄當前來之不易的與中國貿易談判的機會。
當然,貝森特包括特朗普十分在意其他國家購買俄伊的石油是有原因的。因為美國想要施壓俄伊兩國,武力威脅并不現實,俄羅斯有核武器,伊朗人口近9000萬,山地眾多,易守難攻。所以經濟制裁是最重要的手段。而俄伊兩國都是能源出口大國,能源出口是其經濟的重要支柱。沒有能源,經濟發展、軍事武裝都會舉步維艱。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俄羅斯今年6月每天出口720萬桶原油及成品油,當月出口總價值達136億美元,折合年收入超過1600億美元。要知道石油資源不同于其他商品貿易,還有各種成本。一旦油田開采設施建成開采,那就是白花花的銀子,純賺。
石油出口是俄羅斯經濟的重要支柱
中國在2025年1-4月,從俄羅斯進口了約1250萬噸石油,占同期進口總量的19.6%,平均比國際油價低約10美元以上。
也就是說,我們中國在與俄伊的石油貿易中也獲得了很大的好處,低價買進了大量的石油。而且這筆貿易并沒有違反任何國際法,是國與國之間的正常交易,它國無權干涉。美西方不能把自己制裁俄羅斯乃至伊朗的意志強加到中國身上。
因為中國奉行的是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們中國做什么事都是自己決定,他人無權干預。當然我們之所以這么做,除了我們自立自強的理念外,也是有著強大的綜合國力做支撐,不然你沒有實力,也就沒有話語權。
特朗普的二級關稅政策注定破產。
中國有句古話,“民不患寡,而患不均”。特朗普針對購買俄羅斯石油國加征的二級關稅政策尷尬就尷尬在這里。因為特朗普必然不會對中國實行所謂的100%的二級關稅政策,這是誰都能預見到的。那么其他國家或許沒有中國的實力去抵抗美國的制裁,但只要有中國這個特例,那么其他國家就知道除了美國,還可以與中國合作,對美國的恐懼也就大大降低了。
而且在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里,除了中國,還有印度。要知道印度龐大的體量,使得美國也不可能對印度加征100%的關稅,畢竟無論是從經濟角度講,還是從地緣戰略角度講,印度都是美國拉攏的對象。
所以特朗普的二級關稅威脅,真的就只是嘴炮,特朗普唯一的指望就是期望貝森特能夠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順道談妥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問題。
中美貿易談判來之不易,美國是不敢附加任何其他條件的
但如今特朗普無牌可打的情況下,結局怕是很難讓特朗普滿意。而且中國也不會容忍在中美談判中附加其他條件,因為這個口子一開,那就沒有公平談判可言了,這是談判的基礎,是原則性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