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個村子避暑去·天目村落等你來②
7月伊始,大杭州就迎來了一波38℃+的高溫,一度浙江全省最熱,本周短暫臺風天降溫后,下周起高溫歸來,最熱的“三伏天”也即將接踵而至……
大杭州哪里避暑尋清涼?高山村落避暑,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高山村落,有著遠離城市“熱島效應”的蔭涼;有著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的清涼buff(清涼增益);有著在清澈見底的溪流中漂流溯溪吃溪瓜帶來的“透心涼”…….
大杭州高山避暑,首選“長三角最佳避暑目的地”臨安,這里有清涼峰、天目山、太子尖、大明山、草山崗等幾十座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去年更有氣象局公布的杭州TOP18氣象“清涼點”,17個在臨安。
在杭城氣溫直逼40℃之際,臨安海拔500余米的龍崗鎮相見村、海拔700余米的太湖源鎮白沙村、海拔800余米的天目山鎮西游村等一批高山村落,白天氣溫均在30℃出頭,夜晚睡覺甚至無須空調,山風一吹,還要裹被子。
繼今年春節推出“包個村子來過年”后,這個夏天,臨安邀您“包個村子避暑去”,天目村落等你來。
今天,我們帶你走進清涼峰鎮浙川村。
浙川村,海拔700余米,毗鄰安徽省,是徒步徽杭古道入浙后的第一個村子,因此有“徽杭古道第一村”的美譽,汪華、胡雪巖、胡適都曾走徽杭古道途經于此。
進入暑假以來,浙川村天天車水馬龍,全村40多家農家樂、1000多張床位爆滿……讓人驚訝于這個浙皖邊界的小山村究竟有何魔力。
兩個字:涼快。
白天樹蔭下不搖扇子都不出汗
晚上睡覺不用空調還要掖被子
“主要還是涼快啊!白天太陽曬不到的地方涼風習習,扇子都不用。晚上氣溫低,睡覺不用開空調,不蓋被子孩會感冒!”來自上城區的胡大伯是和30余名老友一起來的,住在古道雅居農家樂,一個人130元/天包吃住,短短幾日,就讓他們對浙川村的清涼環境、住宿服務贊不絕口。
中午時分,胡大伯和朋友們坐在農家樂負一樓的餐廳等開飯,廚房里農家樂主人爆炒著各類高山蔬菜、溪魚、土雞……他們則悠然自得地喝茶聊天。“我們還想續租,但接下去都訂滿了,于是干脆預訂8月12日以后的一周,包上10到15個房間,再住上七天六晚。”
隔壁農家樂也都是爆滿,杭州的、嘉興的、寧波的、江蘇的游客都有。
趁農家樂開飯前,來自嘉興的“彩虹姐”高舉自拍桿,在農家樂門前的馬路上自由跳舞、拍攝。
她穿著一件彩虹條紋衫、長褲、彩虹帆布鞋,走在林子邊上絲毫不覺熱,她搖擺著身姿說,他們一群人是連續第三年來浙川村避暑,有的人一住就是一個月。
“清涼峰果然清涼,浙川村要比我們杭嘉湖平原上涼爽七八度,白天樹蔭下吹來的風都是涼的,不像在老家夏季都是悶熱的,樹蔭下也都是熱風……住在這里,晚上睡覺我空調、電扇都不用哩!”她笑道。
“我們浙川村白天的氣溫比頰口(清涼峰鎮上,海拔200余米)要低上4℃,比杭州市區更低,主要原因是村子海拔高、樹林多,地勢開闊空氣流通……” 古道雅居的“90后”農家樂主阿翔笑道。
今年入夏以來,他們家的農家樂入住率天天100%,20多個房間的預訂已經排到了8月末。“夏天來的都是避暑客,就圖我們村里涼快,比如杭州40℃的高溫天,村里白天大約35℃,夜晚氣溫直接掉到了26℃了。”
“7月以來,我們村的42家農家樂都被各地游客包圓了,現在只剩3家民宿還有部分床位,接下去‘三伏天’還會更熱,想來避暑提前預約哦!”浙川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程榮法溫馨提醒。
十門峽嬉水、高山蔬菜采摘、院子乘涼KTV
這里的高山村落避暑方式還有很多
清涼峰鎮堪稱大杭州“冷極”,這里擁有“浙西第一高峰”——海拔1787.4米的清涼峰。
今年2月28日,我曾跟隨護林員上山考察生物多樣性,當天杭城遭遇25.7℃的開春高溫,西湖邊的游客熱到穿起了單衣,而清涼峰頂上連積雪都沒化掉,寒氣逼人。正是這特殊的高山環境,讓清涼峰下的浙川、浪廣等高山村落更清涼。
夏季住在浙川村,還能玩水。村子邊上就有小溪,驅車約2.5公里就能抵達位于浙川村里的十門峽景區,景區門口就是一片雪域谷溫泉,夏季冷泉冰爽,據說只能在太陽沒下山前泡,晚上泡會冷得受不了。
走進景區,周圍是三萬多畝原始森林,這里林深清幽,還有十八龍潭清涼來襲,十八龍潭瀑布成群,深潭成串,比較有名的有老鷹潭、烏龜探泉、鰲魚潭、祈福瀑、藏蛟瀑……
在一處“魚跳龍門”的水潭前,溪水清澈見底,如一顆碧綠的寶石砌在山水間,大人們在樹蔭下乘涼,孩子們伸長網兜在水邊撈魚,成百上千條石斑魚被面包屑吸引,往往一兜下去就有收獲。
此外,這里還有劍門、虎門、龍門、天門、象門、石長城等景點可游玩,縱情山水,被深山、密林、棧道、石洞、溪水裹挾,天然降溫。
浙川村因徽杭古道而聞名,每年有約30萬名游客來此完成“初驢”(初級驢友)挑戰,但夏天走近20公里的山路還是太熱,所以一項采摘高山蔬菜的新活動被安排上了。
好山好水引來游客,綠水青山帶來金山銀山。
“一開始是有游客見我們村民家房前屋后的高山蔬菜種得好,就進去掰玉米,我們通過積極引導,明碼標價,掃碼入園,開辟了‘共富菜園’的第二賽道,讓村民種的玉米、黃瓜、小番茄等蔬菜在菜園子就能被消費者親手采摘,帶回城里。” 程榮法說。
清晨時分,游客聽著蟲鳴鳥叫醒來后,沿村道慢慢散步,一路還能收獲帶著露珠的高山蔬菜,心里美滋滋。這種開放、友善的鄉村共富模式,進一步讓農家樂起來,村民富起來。
傍晚時分,浙川村的氣溫迅速下降,不少愛攝影的游客會自駕20多分鐘前往太子尖驛站,拍攝高山之巔的日落美景。
夜幕降臨,溪畔散步大軍讓村里的主干道熱鬧成了“小上海”,而一家家農家樂里的小院乘涼、鄉村KTV、棋牌茶會……讓天目山居更具煙火氣。
“浙川村位于太子尖南麓,去年太子尖大火后,村里正式形成了春秋兩季走徽杭古道、夏天避暑逛景區嬉水,冬天上太子尖賞雪觀云海看日出的‘四季熱’農家樂、民宿經濟。” 清涼峰鎮相關負責人說。
附:臨安區清涼峰鎮浙川村45家農家樂、民宿名單及聯系方式
記者 王斐帆 臨安微融圈 曹筠修
我們大杭州新媒體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