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康復力
腸癌手術飲食紅綠燈指南
科學飲食,助力康復
序言
腸道健康是生命質量的基石,腸癌手術的成功不僅依賴精湛的醫療技術,科學飲食更是康復的關鍵一環。術前合理營養儲備為手術“減負”,術后分階段飲食助力腸道功能重建,長期管理更能降低復發風險。本文從術前準備到術后恢復,為您梳理簡明實用的飲食策略,用營養為康復加速,讓每一口食物都成為身體修復的助力。
01
術前飲食
“打好身體基礎,降低手術風險”
01
01
營養評估與補充
術前需進行營養風險篩查(如NRS-2002評分),對營養不良患者(BMI<18.5或體重丟失>5%)建議提前7-10天補充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如雞蛋、魚湯、腸內營養粉劑,以增強體質、減少術后并發癥。
避免高纖維、難消化食物(如韭菜、堅果、糯米),減少腸道負擔。
02
01
術前禁食原則
通常術前需禁食6-8小時,禁水2小時,但具體遵循醫生指導。部分患者需口服碳水化合物飲品(如葡萄糖液)以減輕應激反應。
02
術后飲食
“分階段過渡,促進腸道修復”
階段1
術后早期(1-3天)
——腸道休息期
嚴格禁食:待肛門排氣、胃腸功能恢復后,從少量溫水或米湯開始嘗試。
流質飲食:如米湯、菜湯、腸內營養液,每日6-8餐,每餐50-100ml。
階段2
術后中期(4-7天)
——半流質過渡
低渣半流食:如稀粥、爛面條、蒸蛋,逐步增加蛋白質(魚肉泥、豆腐),避免牛奶等產氣食物。
少食多餐:每2小時進食一次,單次量不超過200ml,避免腸脹氣。
階段3
術后后期(1-4周)
——逐步恢復
高蛋白飲食:肉類、奶類、蛋類、魚類、豆制品,促進傷口愈合;搭配低纖維蔬菜(如冬瓜、胡蘿卜)預防便秘。
避免刺激性食物:忌辛辣、油炸、腌制食品(如臘肉、泡菜),減少亞硝酸鹽攝入。
03
飲食禁忌與營養補充要點
1、
禁忌食物清單
堅硬類:堅果、黑棗,易引發腸梗阻。
高纖維類:芹菜、竹筍,術后初期可能增加腸道壓力。
易產氣類:豆類、碳酸飲料,加重腹脹。
2、
關鍵營養素補充
蛋白質:
每日攝入1.2-1.5g/kg體重,優選魚肉、雞蛋等優質蛋白。
維生素與礦物質:
新鮮果蔬(如蘋果泥、香蕉)補充維生素和電解質,必要時口服營養劑。
小貼士
04
長期飲食管理
“預防復發,提升生活質量”
均衡膳食模式:參考“健康餐盤”,50%蔬菜水果、25%全谷物、25%優質蛋白,減少紅肉及加工肉制品。
保持腸道通暢:術后1個月后可逐步增加膳食纖維(如燕麥、木耳),每日飲水1500-2000ml。
定期復查與個性化調整:結合術后腸道功能(如造口或低位前切除綜合征),咨詢營養師制定個體化方案。
飲食需根據手術類型(如開放手術或微創)、恢復階段及個人耐受度調整,出現腹瀉、嘔吐等不適時,及時聯系醫生并暫停新食物嘗試。科學飲食結合適度運動(如術后散步),可加速康復進程!
普外科門診信息
趙任 主任醫師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總院)
周三上午(嘉定院區)
結直腸疾病篩查專病
周一上午、周四上午(嘉定院區)
臨床營養科門診信息
總院:
專家門診:周二上午(特約)、周二下午(特需)、周四上午
專家門診:周二下午、周三上午(隔周)、周四下午
??崎T診:周五下午
嘉定院區:
專家門診:周五上午
專家門診:周一下午、周三下午
撰文:陳曉旭、孫惠華
審稿:李軍、楊利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