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舉行上半年首都經濟形勢解讀和民生重點領域發展成效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鑫表示,上半年,北京經濟社會運行呈現“態勢穩、動能足、保障實”三大特點,主要指標好于預期,各項工作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展望下半年,國家政策工具箱儲備充分,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項目產能提升,文商旅體深度融合激活消費需求,經濟增長的內生動能穩步增強,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有基礎、有條件。具體到三季度,將實施好消費提振行動、產業強基行動、企業護航行動、改革賦能行動、投資促進行動、民生暖心行動等六大專項行動。
東西南北一體化推動全域旅游發展
張鑫介紹,在消費提振行動方面,加力落實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圍繞奧林匹克中心區、“兩園一河”、大運河、南中軸等謀劃打造一批功能區級的文旅消費新地標,東西南北一體化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抓好演唱會、會展以及世界乒聯中國大滿貫、中國網球公開賽等重點活動和暑期、中秋、國慶、冬季等重點時段,系統謀劃融合消費新場景。
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產業發展研究所所長馮丹表示,下半年,北京文旅體消費市場有望延續上半年強勁增長態勢,實現量質齊升。隨著暑期和國慶黃金周等消費旺季到來,中軸線、環球影城、三條文化帶等主題IP將持續釋放吸引力,沉浸式消費場景將進一步豐富;演藝市場預計保持活躍,大型營業性演出、演藝新空間等業態將帶動新一輪消費熱潮;“雙奧100”精品賽事體系的培育完善,將為體育消費注入新動能。博物館延時開放等惠民措施實施,也將持續提升文旅體驗,助力消費潛力釋放。
加快醫療政務等首批標桿場景建設見效
在產業強基行動方面,構筑高精尖產業發展高地,支持新能源汽車高端零部件項目在京落地,加快打造手術機器人技術創新中心,推動海淀、昌平兩個市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向國家級升級,高水平舉辦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和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同時,加快“雙標桿”城市建設,年底實現公共算力供給規模達4.5萬P,推進模型基礎架構、復雜推理大模型等關鍵技術攻關,推動醫療健康、政務服務等首批標桿場景建設見效。組織實施一批國家級、市級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推動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平臺全面開展交易;制定綠色先進能源和低碳環保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加快房山新型儲能示范產業園和氫能產業園區等建設;多措并舉保障全年綠電外調規模達400億千瓦時以上,加快推動第五立面光伏應用。
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推動創建北京中軸線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推進琉璃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大力支持“科技+文旅”“科技+文博”等新業態發展,結合城市更新打造更多“小而美”的文化微地標。
力爭“無事不擾”企業突破50萬戶
張鑫表示,在企業護航行動方面,聚焦企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完善企業訴求響應和反饋機制,為企業經營保駕護航。主要是:做好本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立法論證,支持民營企業牽頭承擔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加快清欠中小企業賬款,深入開展“暢融工程”“千企萬戶大走訪”等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服務外資企業再投資,“閉環式”解決外資企業訴求。發布全市統一的輕微違法免罰事項清單,力爭“無事不擾”企業突破50萬戶。
出臺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方案
在改革賦能行動方面,扎實推動一批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著力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據悉,包括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本市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立法,探索建立公共數據分級分類授權機制,推動北京證券交易所大力發展國債交易市場。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一體推進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事業單位改革,出臺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方案。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國際法商融合示范區,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向口岸物流、服務貿易等環節拓展,促進內外貿規則制度銜接融合。
加快形成停車等領域一批新的示范項目
在投資促進行動方面,著力提高投資效益,持續優化投資結構,更好發揮投資擴需求優供給的作用。穩定擴大民生投資,集中力量推動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切實將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強化產業投資引進和落地保障,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發揮政府投資放大效應,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積極促進民間投資,在污水處理、垃圾、停車等領域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示范項目。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聚焦軌道站點周邊等設施較為完備地區大力建設“好房子”,加大新開發居住區配套設施建設力度。
開通地鐵17號線剩余段、6號線南延
此外,張鑫指出,在民生暖心行動方面,將繼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
具體來看,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全年歸集發布不少于10萬個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促進公共服務普惠均衡,出臺普惠托育試點政策優化方案,推進新型集團化辦學,新增中小學學位4000個以上,新建5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間)、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8萬套(間)。加大力度實施交通綜合治理,開通地鐵17號線剩余段、6號線南延,建設麗澤商務區站、新龍澤站等軌道交通微中心。推進花園城市高品質建設,打造20條城市畫廊,全年建成20個無界公園,推進六環高線公園建設,實現溫榆河公園二期等濱水空間對外開放。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程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