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設計師小林,正處于事業的上升期,為了完成項目,他連續多日熬夜趕稿。在一次長時間的工作后,他突然發現眼前有“蚊子群”在飛。
小林心想,這肯定是最近太累了,眼睛抗議了,休息休息應該就會好,所以并沒有太在意。
然而,僅僅過了3天,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小林的左眼視野突然出現大片缺失。
他驚慌失措,立刻趕往醫院,最終被確診為視網膜脫落。幸運的是,由于就醫及時,經過治療,小林的眼睛逐漸恢復了部分視力。
然而,據世衛發布的《世界視覺報告》,2020 年全球就已有至少22億人存在視力損傷。
眼睛出現這4個異常,或是求救信號
眼前常有“飛蚊”
眼前突然出現像蚊子一樣飛舞的黑影或小圈,這一般是玻璃體退化的表現,可不是什么看見“細菌”的超能力。
玻璃體是眼球內的一種透明膠狀物質,隨著年齡的增長,玻璃體可能會發生液化、變性,膠原蛋白纖維凝聚成條狀或團狀在眼內漂浮,導致玻璃體混濁,也叫“飛蚊癥”。
一般來講,飛蚊癥在老年人中更常見,但由于高度近視、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以及過度的紫外線暴露都可能使玻璃體早早發生衰退,所以不少年輕人也加入了“飛蚊大軍”。
大多數情況下,飛蚊癥是良性的,但如果“飛蚊”數量突然增多,或者伴有閃光感、視力下降等癥狀,就可能是視網膜脫落的前兆,如果不及時手術復位,很容易導致永久性失明。
瞳孔發青灰色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瞳孔是黑色的,當瞳孔出現青灰色的改變時,很可能是青光眼在作祟。
有些小伙伴誤以為這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對此掉以輕心,實際上高度近視、有青光眼家族史、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人,都是青光眼的“易感者”。
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傷,甚至導致失明。
黑眼珠有白點
若是突然發現黑眼珠中央出現了白點,很可能是白內障的前兆。
白內障也被稱為晶狀體渾濁,是眼部晶狀體蛋白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代謝紊亂進而引發變性并變得渾濁。
隨著這塊白點越變越大、越來越白,病情也會一步步惡化,不及時干預,一旦整個瞳孔都被白色覆蓋,那結果很可能是失明!
眼睛長“痣”
眼睛里出現的黑點,醫學上稱為“結膜色素痣”,一般是良性的。這種小黑點通常從小就有,而且往往一輩子都不會變化。
不過要特別注意,如果發現黑點突然變大、顏色變深或不均勻等情況,很可能是惡變的信號,一定要及時看醫生!
除了留意這些信號,我們還能怎樣保護眼睛、預防眼病呢?
好習慣一:多遠眺
遠眺時,可以近距離盯自己的指紋 10 秒,再將視線轉移到盡可能遠的位置,聚焦后保持 5 秒,每 30-40 分鐘進行一次。
好習慣二:適當熱敷
用溫熱毛巾敷眼能促進眼部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幫助緩解眼睛疲勞。
建議每天用 40 度左右的熱水打濕毛巾并擰干,敷在雙眼上,一次時間不要超過 20 分鐘。
好習慣三:定期檢查
“早發現”可以將許多嚴重眼病扼殺在搖籃中。
據中華醫學會發布的《高度近視防控專家共識(2023)》建議,最好每6個月檢查1次視力狀態,包括視力、眼軸、角膜曲率、眼屈光度等檢查。
來源:科普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