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 嫂
原創首發:Kris在路上(ID:krisgtd)
Kris個人微信:kris191605
大家好,我是K嫂。
我們一家四口的暑期旅行已經正式啟動啦!
前幾天在寧波東錢湖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環湖騎行,耗時三小時,共計31.18公里。
兩輛電動車,四個人,迎著大太陽出發,卻在路上遇到了五六場突如其來的大雨。
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本以為我們會無比疲憊,但沒想到“興奮感”貫穿全程。
我們一邊騎一邊游玩,看著孩子們的笑臉,我突然理解了幸福的本質——
它并不是完成了某個高價值目標帶來的,而是我們共同擁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經歷。
幸福并不都來自于精心設計
這次騎行其實完全是臨時起意,沒有路線規劃、沒有補給準備,甚至連是否能騎完全程都不確定。
但正因為如此,它成為了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次出行。
我們沖進便利店避雨,邊吃雪糕邊等待暴雨過去;孩子們騎累了,索性下車撒歡,嬉笑打鬧。
原本以為孩子們會抱怨辛苦,結果他們全程樂個不停,興奮至極,騎的不盡興,還下車撒歡奔跑。
這也讓我想起另一件事。
去年,我們本來想去植物園看郁金香,結果誤打誤撞走進了一個荒廢的小公園。
孩子在草叢里發現了一只迷路的甲蟲,一家人圍著它討論了半小時。
從那以后,孩子每次路過那里都說:“這是我們發現‘寶藏蟲子’的地方。”
最美好的體驗,不是設計出來的“高質量”,而是讓人全情投入的一刻。
我們常常為孩子規劃很多“有意義”的項目,卻忽略了,他們真正記住的,往往不是項目本身,而是做這件事時,“我們和他們在一起”的感覺。
幸福是動態流動的,而不是靜態結果
我們常說“要創造高質量陪伴”,但幸福感的核心,其實不是“質量”,而是“共同流動”。
幸福從來不是“安排好”才到來,而是“步伐統一”的那一刻。
上周日早上六點半,孩子們還沒醒,我剛要出門跑步,結果就收到K嫂發來的消息:“等等我,我也跑。”
我就折返回去,等她一起出發,最后我們一起跑到了杭州的西湖斷橋。
從“我先出發”到“我們一起完成”,說真的,跑步這事兒,都有了意義。
還有一次,我們只是去附近散步,沒有目的地,結果在路邊發現一家小咖啡店,進去點了飲料坐了兩個小時,聊了聊最近孩子們的狀態和各自的想法。
那種無計劃但同步的時刻,是幸福的真實入口。
我記得在公眾號后臺,有位讀者跟我分享過她的故事:
她每天接女兒放學時,會刻意多繞一條街。那條街有她們一起觀察的貓、打招呼的奶奶、看夕陽的臺階。
她說:“這段繞路的十分鐘,是我每天最輕松的十分鐘。”
你看,真正讓人記住的,是我們在生活的流動中,共同抵達了一個輕松的心境。
“無功利”的聯結,是情感的黏合劑
我發現,我們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太容易走向“目標導向”了。
孩子學得怎么樣,有沒有成果;陪伴有沒有產出;出行能否“值回票價”?
但關系的建立,并不需要“意義”。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同步體驗”,指的是兩個人在情緒、動作、語言節奏上的同步,會增強彼此的信任感和親密度。
很多家庭關系的問題,不是缺乏愛,而是缺乏“同步時刻”。
我們這次和孩子們在西湖湖畔撈魚,不是什么景點,我們四個人就圍著小水坑蹲了一小時,看到小魚就能高興得跳起來。
我們還會和孩子們一起追《披荊斬棘的哥哥》,各自表達哪個哥哥最帥;還會一起討論《再見愛人》,一邊吐槽一邊討論人物關系。
K叔還會陪孩子一起打實況足球游戲,互相吐槽彼此的技術。
這些事并沒有目標和任務,但卻讓彼此的情緒同步,讓家人之間形成聯結。
曾有一位媽媽告訴我,她每晚睡前會和孩子一起看一集《家有兒女》。
她說:“沒有別的理由,就是我們會在同一個地方笑出來,還會各種模仿‘下雨下雪下冰雹’的熱梗。”
這,就是無功利的情緒共振。
所謂的幸福家庭,真的不一定要多溫馨、多高效、多豐富,我們要試著在無目標的日常中,自然靠近,毫不設防。
正值暑假,很多父母想要帶孩子出去看看,于是拼命做攻略,訂門票,但其實,孩子根本不感興趣。
他們想要的,或許只是和父母,并肩走路、一起撿樹葉、一起擠在雨棚下躲雨。
幸福教育,就是不斷創造共同經驗
我一直認為,“幸福力”是可以訓練的。
它不是“自我感動”,而是我們如何與人建立情感回路。
尤其對家庭來說,幸福感的建立,離不開那些沒有強烈目的,卻真實發生的共享時刻。
它可能是一場雨中的騎行,也可能是一場“我們一起啥也沒干但好開心”的午后。
上周,一位爸爸留言說,他女兒每天睡前都要和他玩“問答游戲”:今天最開心的事是什么?你今天有沒有想我?
爸爸說,他一度覺得這個環節“效率低”,但三個月后,他突然發現自己記得的,不是工作KPI,而是這些瑣碎但真實的問答。
真正能被回憶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們一起開心了多長時間。
所以,真的建議,各位爸爸媽媽們,暑假不用給孩子安排得太“充實”。
與其費勁巴拉找一個有意義的地方,不如創造一個“可被回憶”的瞬間。
因為,孩子很多時候并不會記得我們規劃過什么,但會記得,那一天,你在他身邊。
幸福感,從來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段關系的延展力。
我是K嫂,愿我們都擁有更多“共享的時刻”,它們才是家庭教育里,最穩固的資產。
大家覺得有啟發,歡迎點贊和轉發呀!感謝大家~
往期熱門文章:
作者介紹:
K嫂,北京師范大學碩士,家有倆娃,一邊感性一邊理性,能擼鐵能養花,還能出方案講邏輯,哈哈哈。
我是K叔,中央財經大學博士(創業休學),世界500強央企7年,辭職創業6年,百萬粉絲個人成長知識博主,一行DoMore創始人,OKR目標管理專家,豆瓣8.0《引爆自律力》作者。
Kris進化圈社群已有11000+人加入,帶領會員從讀書、日課、運動三個維度進行提升;108自律行動營、寫作變現營、教練特訓營等高階訓練營學員突破40000人。
目前在更新的平臺有:
#視頻號:Kris進化筆記
#視頻號:K叔K嫂夫妻創業日常
#公眾號:Kris在路上
#公眾號:Kris進化筆記
關注我的,不是粉絲,而是朋友!
原創不易,感謝關注
點一個免費的贊再走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