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的反詐宣傳講座上驚現“詐騙分子”?原來是聽講居民恰好遭遇電信詐騙!日前,靜安公安分局大寧路派出所轄區一社區內開展反詐宣傳時,有居民上臺反映自己疑似遇到和警情通報中“一模一樣”的情況。宣講民警當場檢查確認后迅速妥處,不但成功保住了老人的錢袋子,其遭遇更是成為當地居民鄰里間口口相傳的活教材,宣傳效果事半功倍。
7月15日,靜安公安分局大寧路派出所民警王睿婕、徐錦銘到轄區某社區居委會開展反詐宣傳講座活動。活動期間,臺下一名身著睡衣的老人神色慌張地沖到講臺前,急切地向民警求助。原來,老人該小區居民陳阿姨,她稱自己早上剛剛接到過一通顯示為“閃送騎手熱線”的電話,但接通電話卻是一名自稱“抖音客服”的人,還向她“善意提醒”關閉抖音商城續費。聽講過程中,陳阿姨還在社媒上接受對方的“指導”,先后下載并啟動對方要求下載的屏幕共享軟件,對方稱可遠程協助“關閉續費功能”。
但當共享軟件運行后,陳阿姨的手機即開始不聽使喚并很快黑屏,其屏幕下方還顯示“對接服務中心網絡,請勿觸碰手機屏幕”,失去手機的控制權的陳阿姨這才專心聽講得知自己剛剛遇到的情況和警方通報的案例竟如出一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于是立刻向臺上的民警求助。
王睿婕暫停講座,接過老人的手機與徐錦銘研判情況,為保險起見,民警果斷拔掉手機卡切斷網絡連接,隨即重啟設備。緊接著排查手機是否加載木馬程序,卸載隱藏風險的屏幕共享軟件,再為老人安裝了金護APP進行防護,一套“反詐套餐”設置完畢后,老人的手機恢復如初,而屏幕那端的騙子發現失去控制權后,迅速將陳阿姨拉黑。
后經核實,陳阿姨的銀行賬戶資金安然無恙,詐騙分子疑似通過遠端軟件修改手機號碼顯示,使被害人手機上呈現快遞、外賣等電話標識,以此誘導被害人接電話。事畢,老人激動不已,當場現身說法,開始為在場的其他老人們詳細描述自己剛剛的“經歷”:從接到“客服”電話到下載軟件、手機失控的每個細節,都是為在場居民鄰里敲響警鐘。
陳阿姨的遭遇經其本人同意后,很快變為社區反詐典型案例,在鄰里間口口相傳,社區居委干部也將這一真實案例制作成反詐警示短片和反詐提醒,在社區各業主群廣泛傳播,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要不是這兩天民警反復科普相同類型的案例,我根本反應不過來!”回訪過程中,陳阿姨還心有余悸地說道。這場發生在反詐宣傳講座上的“緊急攔截”,清晰印證了反詐宣傳直達人心的力量。靜安警方表示,將持續深化反詐宣傳的針對性和覆蓋面,將防范關口前移,切實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
原標題:《反詐宣傳現場驚現“詐騙分子”?聽講居民意外成為反詐案例“活教材”》
欄目編輯:顧瑩穎 題圖來源:東方IC 圖片來源:靜安公安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陳佳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