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事兒在云南高考圈炸了鍋。一位考生查錄取結果時,系統冷不丁彈出“總分低,錄取額滿”六個字,家長直接炸了:“不要就不要,寫這干啥扎人心?”這事兒沖上熱搜后,評論區吵開了,有人罵學校刻薄,有人猜系統抽風,該校回應說,未錄取的,全部標注原因。但真正該被端上桌細品的,是這行字背后藏著的平行志愿“暗雷”。(源自錢江視頻等媒體)
先給您交個底:這孩子確實被退檔了。根據截圖,考生檔案已經被云南大學提走,但因為分數沒夠上所報專業,又不服從調劑,最終被退檔。這時候蹦出來的“總分低”,可不是說該生連學校門檻都沒摸到,而是檔案進校遛了一圈,發現不夠該專業組分數校線,又被“退貨”了。
有網友質疑,不錄人家考生,為什么提檔?云南2025年平行志愿有個重要規則:高校可以按招生計劃的105%提檔。舉個實在例子,比如云大G1專業組招100人,學校能提105份檔案。這多出的5人,哪怕您勾了服從調劑,也可能因為排名靠后被退檔——就像公交車超載,最后擠上去的那幾個,隨時可能被司機請下去。
家長為啥著急?評論區最高贊的留言道出真相:"關鍵是不錄人家卻提檔,導致其他學校無法再錄!"這其實是誤解平行志愿了。平行志愿的規則是“一輪投檔”,檔案被提走后,其他志愿自動作廢。要是被退檔,本批次所有志愿都白填了,只能等補錄或者掉到專科批。家長生氣,是因為他們以為40個志愿是40次機會,實際上退檔后,連“保底”的機會都沒了。
高校為什么退檔?云大招辦工作人員審核檔案,發現該生分數夠投檔線,但從高分到低分錄,錄到該生前,名額已錄滿,于是標注“總分低”。第二種情況是,總分夠校線,但專業分不夠,又不服從調劑,于是直接退檔。就跟您去餐館排隊,服務員說"抱歉,沒位子了"一個道理。
不過話說回來,校方這次確實踩了個雷區:高考生的心理防線比分數線更脆弱。 有太多案例:考生查到“未錄取”三個字就崩潰大哭,家長盯著屏幕渾身發抖。當“總分低”這種直白評價突然彈出來,殺傷力不亞于當面撕卷子。有網友說得在理:“就不能寫‘計劃額滿,感謝報考’嗎?非往孩子心里扎刀子?”
其實云南招考院的“陽光志愿系統”早就能查實時投檔預測,輸入分數就知道距離目標專業組還差幾分。高校完全可以通過系統推送中性提示,比如“您距本專業組投檔線差3分,建議關注后續批次”——既透明,又保全尊嚴。
說到底,高考錄取的公平性不在于備注怎么寫,而在規則怎么執行。2025年云南新高考把本科批次拆成40個專業組志愿,用“沖穩保”策略基本能避開滑檔風險。與其糾結一句備注,不如教會孩子兩件事:一是看清專業組分數線再填報,二是服從調劑務必慎重打鉤。 畢竟在平行志愿的牌桌上,規則透明比溫柔安慰更重要。
此刻電腦前刷到“未錄取”的考生,或許正盯著那行備注發呆。但請記住:這只是漫長人生的第一次摸牌。 云南大學在系統里寫下的六個字,定義不了任何人的未來。高考只是人生的一站,就算這站沒趕上,下一站說不定有更美的風景呢。
你怎么看待這件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