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焦點訪談丨中介“做局”、銀行放水 沒償還能力竟成功貸款48萬元)
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不法金融中介亂象隨之引發關注,尤其是一種叫“包裝貸”的騙貸套路,危害不淺,已經形成金融“黑灰產”。
這里說的“包裝貸”,就是一些非法貸款中介為了牟取利益,通過虛構職業、包裝資產、偽造流水等非法手段把一些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人,經過包裝后貸出款來,并且從中分贓分成。最后,這個被“包裝”出來的人,就成了“職業背債人”,成了老賴。
村民黃某禮收到的四份判決書
近段時間,村民黃某禮接連收到了當地法院的四份判決書,事由是當地三家銀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起訴黃某禮欠債不還,顯示:黃某禮分別借了農業銀行34萬元房貸和6萬元裝修貸,以及農商銀行3.5萬元裝修貸,郵政儲蓄銀行4.7萬元農戶貸,四筆貸款共計48.2萬元。
黃某禮稱自己沒有償還能力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我現在成了一個典型的“背債人”,欠了銀行48.2萬元,法院還要讓我繼續還這些錢。我還不上,自己沒有償還能力,絕對還不起。
既然根本沒有償還能力,那這個錢是怎么從銀行貸出來的呢?
黃某禮的家
今年53歲的黃某禮,沒有固定工作,平時靠打些零工勉強過日。有一天,一位做“包裝貸”的黃姓貸款中介找上了他。
黃某禮稱自己一開始就知道這是違規違法的勾當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貸款中介給我打電話說,有人可以從銀行幫我做80萬元貸款出來,只用還一年就不用還了。
很顯然,從一開始,黃某禮就想白得一筆錢。而對這明擺著是違規違法的勾當,他也是心知肚明。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介紹人說銀行也不會找我麻煩,代價就是黑戶,做老賴。考慮了半個月,我說可以。
記者:你圖什么?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目的就是想不還,做老賴。我不在乎能貸出來多少、背多少債,我只在乎能拿到多少。
為了牟利,黃某禮在黃姓中介帶領下,先打印了一份他的征信報告,顯示:沒有任何征信記錄,為“白戶”,便于不法中介進行“包裝貸”。緊接著,他們去見了一位陳姓貸款經辦人。
黃某禮在黃姓中介帶領下,先打印了一份他的征信報告,顯示:沒有任何征信記錄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陳某就是給我辦貸款的經辦人。他跟我談條件說,到手80萬元不敢保證,到手30萬元是能保證的。但款貸了,就要給他25%。
根據黃某禮所說,記者找到了這位貸款經辦人陳某。
圖為貸款經辦人陳某
記者:你收的是25個點嗎?
貸款經辦人 陳某:前面是20個點,我就是中介,介紹一下,反正貸款多少錢,到時候返給我多少錢。
談好分成后,黃某禮為了能到手30萬元,他把身份證和銀行卡交給了貸款經辦陳某,任由其進行“包裝貸”,那主要是包裝什么呢?
貸款中介:包裝客戶名下的資產和流水。
那么,按照“包裝貸”套路,怎么樣才能從銀行貸出大額貸款呢?首選自然是買房子。
圖為“包裝貸”涉及人員關系圖
于是,貸款經辦陳某,找到了當地炒房客游某,游某為了牟取超額貸款,將事前收購的葉某名下一套20萬元左右的二手房,以近兩倍的高價賣給了黃某禮。
而這筆“低買高賣”的房產交易,再由炒房客游某轉交給了一家合作的房貸中介“代辦”過戶手續和銀行貸款。范某,就是當時“代辦”的房貸中介業務員。
房貸中介 范某:相當于貸款經辦陳某跟炒房客游某,已經成交談好了,拿過來給我們做,讓我們代為辦理貸款。
按照農行辦理房貸的要求,貸款人必須提供工作單位,可黃某禮明明沒有工作,但記者卻在黃某禮的申貸表上看到,他填寫的是當地某建設公司。這是怎么回事呢?
黃某禮的申貸表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我沒有在這家公司上班,從來沒來過。房貸中介發我手機上,讓我在農行填寫上,他說要記牢。
這個虛假的就業信息,至今還保留在黃某禮的征信報告里。對此,記者向給黃某禮辦理房貸的報送機構農行進行了了解。
虛假的就業信息,至今還保留在黃某禮的征信報告里
記者:這個工作單位的數據來源是你們銀行的嗎?
農行工作人員:對,是我們行報送的,他提供了這家公司蓋章的收入證明。
記者看到,黃某禮申貸檔案里的這份“收入證明”,的確顯示的是“當地某建設公司”。
圖為黃某禮申貸檔案里的收入證明
農行工作人員:我們有這份東西,證明他有還款能力,不然怎么還得起這個錢。
那么,這份收入證明,到底是真是假?記者和黃某禮一起找到了這家公司。
圖為黃某禮申貸檔案里提到的建設公司
公司工作人員:我公司沒有這個事情,你做假的。
按照銀行貸款管理規定,發放貸款需要做到三查,即“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后檢查”,重點就是核實真假,確保??顚S?。
假的工作單位,假的收入證明等,這種“包裝貸”是怎么通過銀行審核這最難的一關的呢?
發放貸款需要做到三查,即“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后檢查”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什么都是要包裝的,貸款經辦人陳某說不要怕,我跟銀行有勾結,我也給銀行錢。
對此,記者想找到當初給黃某禮辦房貸的銀行客戶經理了解情況。
當初給黃某禮辦房貸的銀行客戶經理王某已調走
農行工作人員:王經理調走了,不在這邊。
通過虛構就業、偽造收入證明,黃某禮順利貸出了第一筆款34萬元房貸。
記者在黃某禮與農行簽訂的這份《借款合同》中看到,房產評估價值和購房總價一樣,都是42.5萬元。銀行按照評估價的80%,發放了34萬元貸款,并將34萬元房貸直接打入了原房主葉某的賬號。
圖為轉賬記錄
記者發現,通過“高評高貸”的操作,這筆34萬元貸款入賬后,有近15萬元被炒房客游某轉走。
通過“包裝貸”,炒房客套現了十多萬元,房貸中介賺取了手續費,貸款中介們各自牟利。黃某禮雖沒拿到現錢,但被包裝出了一套房子。
按照“包裝貸”套路,包裝出房產只是第一步,為了繼續騙取貸款,貸款經辦陳某又安排黃某禮與另一撥貸款中介榮某繼續配合,套取第二筆貸款。
貸款中介 榮某:我是辦貸款的,陳某找到我說有一個客戶要辦貸款,說這個客戶有房子。
的確,有了房產,就可以申請裝修貸。可裝修是假,騙貸是真,怎么騙?這些不法貸款中介也有自己的一套把戲。
貸款經辦人陳某弄了一個裝修的假象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是貸款經辦人陳某把屋子弄亂的,鑰匙在他身上,他弄一個裝修的假象,說拍一下就可以貸20萬元出來。這些都是做給銀行的人看,銀行要來拍照。
想從銀行騙取裝修貸并非易事。按照農商行辦理裝修貸的要求,客戶經理還需上門實地查看裝修的真實性,避免作假,但怎料農商行的人根本就沒去現場。
黃某禮稱農商銀行的客戶經理叫他自己拍一下房屋“裝修”狀況,再轉發給他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農商銀行的客戶經理叫我自己拍一下,再轉發給他。
想貸出款,除了查看現場,還需證明還款能力。
圖為六筆“當地某建設公司”每月發放給黃某禮5000多元的工資流水
記者在黃某禮從農商行調取出來的申貸檔案中發現,里面有其農行賬戶顯示:2023年3月10日到8月10日,共六筆“當地某建設公司”每月發放給黃某禮5000多元的工資流水,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記者隨同黃某禮在農行現場打印了賬戶流水,對比后,根本就沒發現任何工資流水。顯然,這六份流水也是偽造的。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這個工資流水是貸款中介讓我交給農商銀行的客戶經理。
憑借偽造的工資流水和作假的裝修現場,黃某禮又順利地從農商行貸出了他的第二筆款3.5萬元裝修貸。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35000元給了貸款經辦人陳某23700元。過了十天到半個月以后,又叫我去農業銀行做貸款。
有了第二筆貸款還不夠,接下來還要借著所謂裝修搞到第三筆貸款。但這上一筆裝修貸還沒還,第三筆能貸出來嗎?
在黃某禮第三筆申貸檔案里,有一份農商行3.5萬元貸款提前還款的結清證明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農行的工作人員跟我說,35000元那邊還掉,還款證明打出來,這邊6萬元就給你。
雖說沒法還款,但記者卻了解到,在黃某禮第三筆申貸檔案里,有一份農商行3.5萬元貸款提前還款的結清證明。
黃某禮又貸到了6萬元
記者:還款證明到底是真的假的?
農行工作人員:還款證明提供過來了,我們沒有找農商行核驗這個問題。
農商行工作人員:你沒還掉,我怎么可能開結清證明。
看來,這3.5萬元貸款提前還款的結清證明也是偽造的。
在貸款中介的包裝下,黃某禮再次順利拿到了他的第三筆貸款6萬元裝修貸。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6萬元給了貸款經辦人陳軍36000元,過了十天,又叫我去郵儲銀行辦了一筆。
為了騙取更多貸款,“包裝貸”貸款中介再次找到黃某禮,通過郵儲行專門扶助農戶種、養殖的“毛竹貸”套取第四筆貸款。
可是,黃某禮的征信報告里至今還顯示是有工作單位的,那他的農戶身份又是怎么確定的呢?
貸款中介稱開一個村里的證明就可以貸農戶貸了
貸款中介 榮某:開一個村里的證明,就可以貸農戶貸了。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姓榮的貸款中介,帶我去找郵儲銀行的陳經理做貸款。陳經理帶我拍這些毛竹山照片,實際毛竹山不是我的,是以這些毛竹山的名義貸出來的。照片是把我和毛竹拍在一起。
陳經理帶黃某禮拍的毛竹山照片
隨后,記者在郵儲銀行調查時發現,當時所拍照片的確在申貸檔案里。但其實在放款之前,貸款經辦陳某就給黃某禮打過包票。
很快,黃某禮又順利拿到了他的第四筆貸款4.7萬元毛竹貸。
圖為貸款經辦陳某發的信息
“職業背債人” 黃某禮:我的款一到,銀行就會通知貸款經辦人陳某,47000元好像是給他了21700元。
自始至終,黃某禮既沒還款能力,也從沒想過要還款。
黃某禮甚至連還款的樣子也不想做,這可急壞了銀行的客戶經理。據黃某禮說,剛放款的前幾個月,郵儲行客戶經理在每月30日都會提供給他200多塊錢,讓他還月供。對此,記者向郵儲行的信貸部主任進行了求證。
剛放款的前幾個月,郵儲行客戶經理在每月30日都會給黃某禮提供200多塊錢
郵儲行信貸部主任:離職了,她不是我們的員工了。
記者:4月30日客戶經理陳經理給他轉了283塊錢。
郵儲行信貸部主任:我也搞不懂,不知她當時怎么想的?但是黃某禮一直在投訴她。
然而,面對黃某禮的投訴,郵儲行客戶經理還讓黃某禮配合回訪電話,并承諾來幫其還款清賬。
郵儲行客戶經理讓黃某禮配合回訪電話,并承諾來幫其還款清賬
客戶經理 陳某(黃某禮提供的錄音):麻煩你配合一下,如果后期有人給你打回訪電話,問你我們是不是有貸款中介合作,你一定要說沒有。
就這樣,在黃某禮的配合勾結下,在非法貸款中介和銀行個別人員的里應外合下,黃某禮名下四筆貸款,關關造假關關過、次次貸款被瓜分、筆筆用途對不上,但卻毫無意外地背上了48.2萬元的債務,成了“職業背債人”。
對于這種“包裝貸”,當地金融監管局也進行了相關調查。
黃某禮名下的四筆貸款
金融監管局工作人員:這幾個銀行應核實未核實,未能發現相關虛假申貸材料,這就是銀行貸前不盡職的問題。
記者還走訪發現,在當地像黃某禮這樣被不法貸款中介“包裝貸”出來的“職業背債人”還有不少,比如:村民陳某軍背了41萬元,村民王某長背了四筆貸款共計72.8萬元,村民陳某壯背了兩筆共86萬元等等,他們也都收到了法院的判決書。
在這個騙貸的黑灰產中,以不法貸款中介為中心,一頭是“包裝對象”也就是“背債人”;另一頭則是“銀行審核把關者”也就是“銀行客戶經理”。
背債人法律意識淡薄,不法中介膽大妄為,金融機構內部審核不嚴,他們互相勾結,各自牟利。據了解,目前職業背債類犯罪整體呈現出涉案金額大、發案數不斷上升等特征。這類職業背債類違法犯罪,破壞了金融管理秩序、損害了社會信用體系、影響了社會穩定,必須依法嚴懲,多方共治,斬斷黑灰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