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屆亞洲杯乒乓球賽激戰正酣,4月即將走馬上任日乒女隊主教練的中澤銳在看到比賽結果時臉色并不好看。
要知道,就在一個月之前,中澤銳還曾躊躇滿志地對記者這樣說道:“我們將證明日本女乒可以戰勝任何對手,日本女隊的目標只有奧運會金牌。”
但現實卻是,就在他說完這話不久,WTT新加坡大滿貫的女單四強,再次被中國隊包攬,而日乒女隊的三大主力早田希娜、平野美宇、張本美和,卻被陳幸同、朱雨玲與何卓佳這三位中國選手以三種截然不同的方式所淘汰。
而現在,亞洲杯女單小組賽第二輪剛剛戰罷,中國女乒又一次在和日本女乒的全面對碰中取得了完勝——蒯曼擊敗伊藤美誠、王藝迪擊敗平野美宇、石洵瑤擊敗大藤沙月……
不得不說,中澤銳的奧運沖金計劃,看上去似乎并沒有那么容易實現。
日媒也是一片唉聲嘆氣,稱“當前的日本女隊和中國女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然而,當中澤銳還叫“王銳”的時候,他最痛恨的就是“差距”這個詞。
王銳出任日乒女隊主教練
1.被國家隊拒之門外
王銳依稀還記得,年少的自己在參加完全國少年錦標賽之后,盯著成績榜上“第八名”,只覺得后面跟著的自己的名字是那么刺眼。
教練都說,他身體素質好,球風兇悍,天賦也算百里挑一,但又如何?
彼時國乒人才濟濟,底下的競爭更為激烈,只有前4名才能進國家隊是不成文的規矩,而與他同齡的競爭對手里,有一個人叫做馬琳,還有一個人叫做王勵勤。
不是山不夠高,只是一山還有一山高。
于是他只能在河北省隊里,不上不下的,就這么混著,到了2002年,24歲的他終于決定退下來。
“我們那代人只有兩條路:進國家隊,或者去海外。”回憶起當年那個猶豫著不敢做出決定的自己,如今的中澤銳眼中還是有些淡淡的不甘:“但是我運氣不好,一次都沒進過國家隊,思來想去,也只有去海外打球。”
再次落選國家隊之后,王銳決定前往德國打球,畢竟那邊的待遇最好,然而陰差陽錯之下,錯過了簽約窗口,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友人的推薦下,東渡日本。
起初,王銳來到了大阪MikiHouse俱樂部時,這家由企業隊剛剛轉型的俱樂部網羅了6名教練,卻連獨立的更衣室都沒有,不過待遇還不錯,年薪能給到25萬人民幣。
他一開始也盤算得很好,只在日本待一年,然后再去德國,沒想到現實往往脫離計劃,德國那邊一直沒什么機會,而在日本隨遇而安,莫名的,他從球員到陪練,再到教練,一晃眼就是二十年。
“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也沒有什么滿意不滿意的。”如今站在精英學院落地窗前的中澤銳,看著樓下日本少年們用中日混雜的語言訓練,微笑著說道:“總歸不過是討生活。”
2.榻榻米間的裂縫
初到日本的王銳非常不適應,日本人性格死板,很多方面總是會讓他感到無所適從,特別是在當了教練之后。
俱樂部要求教練每日填寫《訓練損耗表》,甚至要精確到每支球拍的膠水用量;主管教練在訓練上給了他最大的自由,與此同時,在行政上卻也要求他絕對服從;而更讓他抓狂的是日本球員的溫順——麾下的球員因他增加多球訓練量而鞠躬說“給您添麻煩了”時,他差點摔了拍子:“我要的是你打贏,不是道歉!”
石川佳純
他總覺得,自己像一顆卡在機器里的石子,慢慢地就被磨平了棱角。
2006年,王銳為MikiHouse俱樂部調教出的天才少女石川佳純,成為全日本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少年冠軍,又拿了成年組的第三名,但在頒獎典禮上,王銳卻因日語不暢被司儀稱為“中國聯絡員”,而最后,功勞全是日方人員的,他連個“教練”的名頭都沒有。
他很是不忿,但也只是捏了捏拳頭,什么都沒有說,但從那次以后,他開始認真學習日語,更積極地嘗試融入隊員當中。
2008年,王銳做出了人生中最為重大的決定,他正式入籍日本,并改名中澤銳——就像他說的,總歸不過是討生活。
作為新銳教練,王銳的口碑頗為不錯,他既具備中國教練一貫的細致,又能沉下心來,學習日本教練的認真和嚴謹,很得日乒圈子的認可。
但不可否認的是,入籍之后,中澤銳在生活和訓練當中的一些阻礙確實少了很多。
3.制造“平野風暴”的孤膽賭徒
轉機出現在2015年。
這一年,日本乒協找上了中澤銳,邀請他前往新組建的全國少年精英學院執教——那是日本仿效中國建立的集體訓練營,里面都是從整個日本挑選出來的少年英才。
分到中澤銳手上的,是平野美宇。
王銳與平野美宇
這位曾經被日本人寄予厚望的天才少女,在少年時期靠著四平八穩的打法,也贏下過不少同期的中國好手。
然而到了14歲之后,平野美宇在國際大賽上對陣中國選手,從主力的丁寧、陳夢,到二線的木子、劉高陽,再到同齡的陳幸同、王曼昱,一年里幾乎輸了個遍。
日乒協覺得,平野美宇恐怕是在技術上陷入了瓶頸期,而且很難再有突破的可能性了,中澤銳卻不認這個死理。他看了很多遍錄像,覺得平野美宇對擊球點的把握很好,擺速也足夠,如果能夠加快銜接,強行發力,破壞掉中國隊習慣的相持節奏,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于是他從步法、發力開始,要求平野美宇完全放棄掉以前的打法,加強自己的速度和力量,更重要的是,強調快速銜接,積極進攻。技改肯定是要冒風險的,一開始的時候,平野美宇根本不習慣,碰到誰都是潰敗。
2015年世錦賽第一場,平野美宇0:4輸給一個從來沒輸過的對手,下了場之后,眼淚就掉下來了。
中澤銳只能開導她:“不改也得改,不然打不了一流選手。”
有同行教練隱晦地“點醒”中澤銳說,日乒協那邊對成績不太滿意,要他考慮一下自己的位置。中澤銳心里多少也有些動搖,不改又如何,輸就讓她輸,輸給中國隊誰能怪她,能贏下一般選手不就好了嗎?
但最后,他還是執拗了起來——不改的話,要我這個教練干嘛?
平野美宇也不能理解中澤銳,她性格倔強,有時候表面同意,但行動不跟上,中澤銳只能比她更強硬,一遍遍地講,一次次地跟,直到她做到為止。
一年之后,技改的效果開始顯現,2016年女乒世界杯,平野美宇一路殺進決賽,拿了冠軍——盡管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隊沒有參賽的結果,但中澤銳卻告訴她,“冠軍就是冠軍”。
2017年初,在東京都體育館舉行的全日本錦標賽中,平野美宇4比2擊敗石川佳純,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年輕的全國冠軍。
然后就是無錫亞錦賽,平野美宇對中國隊完成了石破天驚的一串三,連續擊破丁寧、朱雨玲和陳夢奪冠。賽后,中國女乒主教練孔令輝無奈地表示,平野美宇的技術很先進,中國隊已經落后了。
中澤銳則回應道,誠惶誠恐,感謝孔指導的贊譽,但嘴上卻掛著笑。
這個時候,日本的乒乓圈子里,已經沒有人再稱他為“中國聯絡員”了,而是畢恭畢敬地稱他為“中澤監督”。
4.艱難的證明
平野美宇并沒能持續對中國隊的統治。
因為中澤銳知道,中國乒乓底蘊之深厚,不管是教練還是陪練,資源都是最頂尖的,日本乒乓比起來,確實有差距。
可他真的很討厭“差距”這兩個字。
因為這會讓那些在訓練場流過的汗水,以及從不停歇的努力,變得很像輕飄飄的借口。
然而他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厚著臉皮往中國國內一遍遍地撥打電話,邀請高水平的教練過來交流,邀請高水平的陪練過來教學。
王銳與邱貽可
以前他還是王銳的時候,可以口無遮攔,和韋晴光互相打趣:“要是奧運會能拿一枚金牌,我們的生活就不愁了,中國隊不要全拿了吧,否則我們在國外都沒法生活,給一塊就夠了。”
但現在,中澤銳和偉關晴光卻不再好開這樣的玩笑,因為身份太過于敏感。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中澤銳已經沒有了“這只是討生活”的念頭,而是真的把這份教練工作當成了自己生活當中最大的意義。
盡管有時候,輸了球之后,他的社媒上也會有日本人留言:“中國騙子滾回去。”
隨著日本T聯賽的組建,中澤銳變得更忙了,他教出來的學員也越來越有名,木原美悠、長崎美柚、張本美和……
2023-2024賽季,中澤銳率領木下神奈川隊登頂T聯賽女乒冠軍,張本美和也在他的指導下逐漸綻放,接連擊敗了中國隊的主力選手,并在亞錦賽中大放異彩。
日乒協再一次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夠接任日本女乒的主教練,他沒怎么考慮就同意了。
正如他多次對媒體分析的:洛杉磯周期里,日本女乒的整體實力第一次與中國女乒如此接近,而只從乒乓球的角度上來說,帶領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弟子動搖乒乓帝國的統治,這種浪漫的成就感,似乎也很難拒絕。
于是,胸中燃起了豪情壯志的中澤銳,在日本乒協公布就職的發布會上即興演講聲稱,日本女乒當前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奧運金牌。
緊接著,新加坡大滿貫的全面潰敗,以及現在亞洲杯的開局不順,似乎正告著他,想要實現自己的宏偉目標,恐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現實多少總是帶點苦澀,但旅居日本多年之后,中澤銳經歷過太多的風風雨雨,這種小挫折也算不得什么。
張本美和
張本美和現在只有17歲,已經被中國女乒認為是未來的“心腹大患”。T聯賽的運營不到十年,已經開始實現盈利,并且吸引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好手。
勝負從來不是一朝一夕,博弈也并非一時一地。
中澤銳知道,自己想要的,從來就不是什么日本女乒主帥的頭銜,而是一場持續二十年的證明——證明那些曾經讓人感到絕望的“差距”,終將會被愚公移山式的努力所填平。
而他的艱難征途,將會從多哈世乒賽正式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