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法國姑娘布瓦松,世界排名361位,首次參加法網正賽,就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她連續擊敗了兩位TOP10選手,最終遺憾止步半決賽。
兩周飆升近300個名次,即時排名來到65位的布瓦松,被認為是本屆法網最大的黑馬,獨特的正手上旋球、思路清晰的回球路線以及勤勉的跑動,給所有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但是她卻說——
“我不認為這是個奇跡。
我當然是幸運的,但我之所以能走到這里,是因為我付出了努力。
從我第一天開始打網球就勤勉不休的努力;我去年傷病之后為了康復所作出一切的努力……
這都是努力的結果,與其他無關,僅此而已。”

法網的中央球場——菲利普·夏蒂埃球場里,鐫刻著法國民族英雄羅蘭·加洛斯留下的這樣一句名言:“勝利屬于最堅韌不拔之人”。
毫無疑問,紅土之神納達爾,絕對是對這句名言最好的詮釋者,今年的法網,也特意為他舉辦了令人動容的退役儀式。

但或許,比起這樣隆重的形式主義,納達爾更希望看到,在這塊球場上,能夠有新一代的選手,真正地去繼承他的不屈意志,以及永遠追求挑戰自我的奮斗精神。
幸運的是,今年的法網賽場上,確實出現了這樣一個人,她就是布瓦松。
這位22歲的法國姑娘,一次次地給球迷們制造著驚喜——她接連擊敗了世界排名22的梅爾滕斯、世界排名第3的佩古拉和世界排名第6的米拉·安德烈耶娃,強勢殺入法網半決賽。

而在凌晨結束的半決賽里,布瓦松被實力更勝一籌的高芙橫掃,沒能將自己的奇跡之旅延續。
比賽結束后,她用球拍敲了敲自己的腦袋,顯得非常沮喪,不過現場觀眾們并沒有對這位失敗者吝惜掌聲,因為她的這份戰績,已經足夠令人動容。
尤其是對一位手持外卡參賽、世界排名僅僅只有361、甚至此前還從未參加過任何大滿貫正賽的選手來說,這個夏天,她在羅蘭·加洛斯球場里留下的閃耀足跡,已經完全足以成為法網輝煌歷史中的一頁動人篇章。
而又有誰能想到,僅僅是九個月之前,這位姑娘竟然還躺在病床上,正在為自己職業生涯的未來而擔憂呢?

故事要從去年五月的圣馬洛說起。
當時世界排名第191位、持外卡出戰的布瓦松,第一次捧起了WTA125的冠軍獎杯,笑得像個孩子——這是她第一次拿到WTA巡回賽的女單冠軍,一切都如夢幻般不真實。

畢竟,這位姑娘的天賦著實算不上出眾,在青少年時期的最高排名只有171,職業生涯自然得從ITF起步,而15歲就出道的她,一直輾轉于ITF和WTA低級別賽事。
憑借這個冠軍,布瓦松收獲法網正賽外卡,然而命運和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在即將開啟大滿貫首秀的前一周,布瓦松因為前交叉韌帶撕裂,不得不接受手術。
法網瞬間夢碎,布瓦松的心情墜入谷底:“過去這一周在情感上非常艱難,感覺一切都停滯了,毫無意義。”

最終,她只能默默地接受長達九個月的康復期。
盡管有些無奈,也有些憤懣,但布瓦松還是在自己的社媒上寫下了這樣的句子來激勵自己:“一周的時間,從舉起獎杯到躺在病床上,我經歷了最極端的起落。但這是命運給我的路,現在是時候用自律來讓自己重回巔峰了!”
自律,寫在紙上是輕飄飄的兩個字,但要完全執行起來往往重如千鈞。
感受關節的活動,喚醒萎縮的肌肉,重新學習走路,再到恢復訓練和找回比賽的感覺,沒有一項是輕松和容易的。
更別提因為長期的復建,排名下滑,沒有穩定的收入,甚至一度開不出教練的工資——最后靠著法國網球協會的資助,她才度過了那段最困難的時期。
但她沒有抱怨,也沒有崩潰,只是一次又一次地站了起來,迎接命運給予她的考驗。
在腿腳還沒有完全恢復的日子里,布瓦松也沒有放松下來,而是大膽地選擇嘗試神經運動訓練,戴著虛擬現實頭盔練反應,對著頻閃燈光捕捉網球的軌跡,和教練玩扔拋球來鍛煉手眼的協調……

她說:“比賽不是誰打得猛,是誰反應快,我練的是腦子。”
就這樣,九個月之后,她終于回到了賽場。

“一開始真的很艱難。”
談及剛剛回到賽場時的感受,布瓦松也只有苦笑:“你會對自己有很多懷疑,總像是有什么在阻攔著你。”

她還是從ITF開始打起,一點一點的,小心嘗試著祛除傷病帶來的心理陰影。
今年4月,她受邀參加WTA250魯昂公開賽,這也是她在受傷之后第一次回到WTA正賽,然后她在首輪擊敗了英國選手哈里特·達特。
抓馬的是,在第二盤大比分落后時,達特居然向裁判投訴說,布瓦松的體味太重,影響到了自己,并試圖通過裁判要求布瓦松噴涂除臭劑(“Can you tell her to wear deodrant?”)。
這大概是布瓦松生命里第一次如此出圈,但她并沒有回擊對手,也沒有陷入自證陷阱,而是很聰明的在INS上發了一張圖——圖中,布瓦松自己拿著一瓶多芬的體香劑,并@了多芬官方:“你們是不是缺一個代言人?”

這波情商拉滿的自嘲著實為她圈到了不少好感,但并沒能在賽場上幫助她——魯昂第二輪,她被日本球手內島萌夏所擊敗;而兩周后的WTA125圣馬洛站,她更是首輪出局。
但布瓦松卻認為,自己已經開始適應了比賽的強度:“越來越多的比賽,為我帶來了自信,一切都在好轉。我不再懷疑自己,甚至覺得自己……狀態正佳!”
果然,在接下來的ITF圣戈當站,她一路殺進決賽,并拿到了回歸之后的第一個冠軍——大概也正是因為這個冠軍,法國網球協會決定對她送出一張法網外卡。
“其實我并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參加今年的法網,剛復出那會,我的世界排名還在500開外……”
而布瓦松沒有說出來的是,她不僅沒有很專業的教練團隊,甚至還沒有大牌的商業贊助,就這樣穿著藍色的基礎款運動背心和黑色的普通網球褲,再加上一雙顯得有些發舊的網球鞋,如同一只自由生長的小野貓,闖進了法網賽場。

首輪,14號球場,布瓦松就出人意料地戰勝了世界排名22的梅爾滕斯。
賽后采訪時,有記者問她,這場勝利會不會讓你感到更加自信,布瓦松笑道:“不僅僅是勝利能帶給我自信,我每天所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會讓我感到越來越自信。”
“但勝利的感覺確實讓我感到難以言表。”她補充說。

第二輪,7號球場,擊敗卡麗尼亞;第三輪,西蒙納·馬蒂厄球場,擊敗雅克莫。
每一場勝利,都讓布瓦松離羅蘭加洛斯的中心球場越來越近,也離那些真正的頂尖高手越來越近,但她的心里只有興奮:“很高興能活到第二周,我希望能盡自己所能,走得再遠一點。”
1/8決賽,布瓦松站上了菲利普·夏蒂埃球場,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她的情況下,逆轉擊敗了世界排名第三的佩古拉,強勢殺入法網八強。
很顯然,這是她職業生涯里第一次戰勝TOP10選手——但這不會是最后一次,而且下一次,馬上就要來了。

1/4決賽,依然是菲利普·夏蒂埃球場,布瓦松的對手是更年輕、天賦更出眾的賽事6號種子米拉·安德烈耶娃。
這是一場苦戰,首盤比賽就打到了搶七,而現場超高分貝的歡呼聲,極大地影響了這場對局,暴躁的小米辣甚至憤怒到一度要將球擊向觀眾席,但布瓦松卻是不慌不忙,哪怕第二盤0-3落后,手中的球拍依然穩健不已,然后連贏6局取勝。
安德烈耶娃不是敗在了技術,而是敗給了心態,也敗給了自己。

半決賽,面對世界排名第二的高芙,布瓦松終于觸摸到了那層實力上的壁壘——她曾經引以為傲的正手上旋球,無法再輕易打亂對面的節奏,而對方的連續大角度調動,更是打到了她的體能七寸之上。
最終,高芙完成了橫掃,半決賽也成為了布瓦松此次奇跡之旅的終點。

有人認為,布瓦松的勝利只是偶然,她強勁的擊球力道和強烈的上旋球,在法網的紅土地上殺傷力十足,配合她跑不死的韌勁,出成績并不意外。
也有人覺得,布瓦松本次的法網完全是一場奇跡之旅,成功途徑恐怕難以再被復制,特別是在即將到來的溫網,一位技術構成里幾乎有95%占比是正手的球手,注定了走不遠。
對此,布瓦松只是淡然表示——

“我不認為這是個奇跡。”
“我當然是幸運的,但我之所以能走到這里,是因為我付出了努力。”
“從我第一天開始打網球就勤勉不休的努力;我去年傷病之后為了康復所作出一切的努力……”
“這都是努力的結果,與其他無關,僅此而已。”
“我不會去想什么溫網,從小我的夢想就只有法網冠軍。”
雖然布瓦松最終沒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大力擊球+強烈上旋+勤勉跑動,又是在羅蘭加洛斯,實在很難不讓人想到那個剛剛退役的紅土之神……
而貌似納達爾當年也曾經被詬病“只會打法網”來著,后來呢?
更何況,布瓦松一度因傷離開了賽場九個月之久,而現在,她那一身凌厲的肌肉線條,縱然無言,亦足以講述著她遠超常人的努力和付出。

布瓦松的右肘上,有著很明顯的紋身,寫著“Resilience”(韌性),那是她受傷之后特意紋上去的。
這不是她對自己未來的期許,而是她的來時路。
是她在病床、康復室和訓練館里,一步一步的堅持,一滴一滴的汗水;是她在比賽場上,一次一次的奔跑,一分一分的搏殺。

大多數人之所以會為布瓦松而感到動容,絕不只是因為她作為一名外卡選手而成功闖入法網半決賽、世界排名從361位飆升至65位的驚喜,更多的是,被她的不屈意志和戰斗精神所感染。
從圣馬洛的巔峰到手術室的低谷,從長達九個月煉獄般的康復到排名跌入深淵的困境,這一年里,布瓦松的每一步都寫滿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更何況,她沒有頂級團隊的簇擁,沒有耀眼贊助的加持,甚至穿著最樸素的背心,卻憑著近乎偏執的自律,硬生生從病床上爬起,一步步走回賽場,最終站在了網壇圣殿的中心球場,與世界最頂尖的對手們一決高下。
這段令人難以置信的旅程,是天道酬勤的最好詮釋,這份不屈、渴望挑戰極限的意志,最終造就了如今的布瓦松。

這屆法網,也許會成為布瓦松未來跨域自己極限的新起點,又或者是,如流星般從天際一閃而過的剎那輝煌,但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至少在當前,在今年的法網里,布瓦松的故事,足以讓人們重新去定義“勝利”的含義——它不只屬于捧起獎杯的巔峰,更屬于那些在至暗時刻依然選擇起身、在無人看好時依然選擇戰斗、用日復一日的勤勉將所謂的“不可能”狠狠踩在腳下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