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請打招呼
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槽值》欄目(公眾號: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真有點害怕《武林外傳》的粉絲了。
前陣子,演員范明以一身“邢捕頭”的打扮,在布景成同福客棧的直播間帶貨上了熱搜。
“親娘嘞,影響仕途啊”
看到話題第一時間忍不住預判評論區風向——說他“賣情懷、吃老本”的聲音,恐怕少不了。
但點開卻發現,不對勁,真的不對勁。
聞聲而至的網友們根本沒有一點冷嘲熱諷,反倒是原地絲滑接起了臺詞。
有人錢夫人(紅配綠穿搭版)附體,老謀深算但算不明白道:
“如此高明的經營手段,怎能容他存活于世。”
有人玩起情景再現“雷歐,給伯公子勘茶”,緊接著就有人接上下半句“請~(喝不死你)”。
甭管評論區里上一句是什么,都能遇到一幫接臺詞的“腐竹”。
路人不免感慨:回回整這么一幫人來接臺詞,不讓接就哭就鬧就走不動道。
熱知識:“腐竹”為武林外傳粉絲群體的代稱,源自《武林外傳》第23回
而對看過《武林外傳》的人而言,在日復一日的溫習中,接臺詞早已成了一種條件反射。
“有時候我也想跪下來求自己別接了,但這死嘴就是忍不住。”
以前每次看《武林外傳》佟湘玉說話我都想接話。
現在不一樣了,我早已不愛看《武林外傳》,我嫌它經典,好玩,看著高興,接起臺詞更爽。
在當今的互聯網世界,你總能在不經意間誤入同福客棧宇宙。
無論是熱搜話題,還是素人發帖,只要有人開頭,所有人就會立刻停下手頭一切事情,開始接臺詞 。
一開始,接臺詞的內容還算緊貼生活主題。
有網友吐槽工作加班,還沒有加班費,腐竹們第一時間共情。
有網友感慨周圍朋友聚會變成“比慘大會”,還貸不易,腐竹們又開始原地許愿。
遇上躺平的網友,劇粉們也不會眼睜睜看他喪失生活希望,一擁而上打氣加油。
不是夸張,腐竹們對劇內臺詞運用的熟稔程度,早已臻于化境。
雞毛蒜皮,娛樂熱點,社會事件,生活哲理,向來應景。
誰買了新電動車,評論區里不是恭喜也不是羨慕,而是一句:“我弄輛牛車往官道上一堵,咔!”
圖源小紅書@荔枝YUE,已授權
在游泳館吹風機旁看到新的告示?按照國際慣例,二話不說就開接——
“一邊兒吹頭,一邊兒下棋。”
“這才是真正的雙管齊下!”
圖源小紅書@多放大料桂皮花椒的太原薄皮瓜子,已授權
望周知,《武林外傳》=《百科全書》=《答案全書》,你可以在里面找到所有你想要的。
無數腐竹以一己之力,將所有評論區接成大型已讀亂回現場,并且十分有組織、有紀律。
六月高考,別人都在熱搜里為作文題目、數學大題辯論不休,他們沖進帖子直接開始。
當然,這后半句得留給別人接
LABUBU爆火,有網友挑釁:這回八竿子打不著,總沒啥接的了吧?
答曰:“別逗啦,你出去看看,黑市已經炒到八十文一只了!”
隨時隨地接臺詞的武林外傳劇粉,只手遮天掌管了全網評論區。
許多網友已經PTSD,這樣的觀眾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受不了的人干脆發帖質疑:“感覺《武林外傳》實在一般,不懂為什么那么多人看?”
可惜尋常網友們眼中的引戰帖,在腐竹看來實際攻擊力度基本為0。
你罵別的劇,劇粉和演員粉都會罵你。
你罵《武林外傳》,劇粉和粉絲看到了也只會爭分奪秒的接,只爭朝夕的接。
惹到《武林外傳》的粉絲,你算是惹到棉花了。
他們除了在評論區情意綿綿,你儂我儂的,什么也不會做。
不過據腐竹透露,這種“隨地大小接”的行為并非故意為之,而是一種天然的條件反射。
“我的腦海里可以清楚浮現每一句臺詞的聲音、語氣、語調,甚至方言,乃至神態。”
要問他們這樣圖什么?好處是有的。
憑一手接臺詞功夫,《武林外傳》劇粉在無數帖子里化解恩怨,為天下太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比如曾經的老大難“秀才和小郭和無雙的感情線”相關評論區,有了難得的清凈。
比如有網友問“為什么看到《武林外傳》接臺詞就煩”,不出意外評論區沒一個解答原因的。
反正“這接不接啊,無所謂。”
腐竹們才是掌管超絕鈍感力的神
當有帖子以“地域黑”罪名開噴:“為什么劇里說河南話的都是反派角色?”
路人還在回應“沒有這種事”“武林外傳沒有反派”,劇粉已開啟被動技能:
“河南人也是人吶,我們需要認同,我們需要嘉獎!”
帖子之爛,爛過臭雞蛋
正面領教過腐竹接臺詞,才知道上網也有“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
“我被霸凌了,我罵一句《武林外傳》,粉絲在我評論區接了800層臺詞,我不服!
轉頭我又開一條帖子繼續罵,粉絲又接了800層,我服了……”
《武林外傳》粉絲對接臺詞的執念,在網上早已人盡皆知。
如果你有幸在現實生活中認識一位真實的劇粉,體會將會更加深刻。
喜提新車,要用武林外傳的臺詞發朋友圈:“我這可是純種的大宛駒。”
“光加油就得??這個數?這個數??這個數??。”
逢年過節,所有劇粉也是蓄勢待發,力爭接出個性、接出深度。
什么新年大吉,什么灶王爺保佑,紛紛打開收藏夾私發之、轉發之、群發之。
其實也不是不能理解,一切的根源不外乎8個字:《武林外傳》,實在經典。
縱觀中國甚至全球電視劇史,你都很難再找出這樣一部劇、這樣一群人。
劇情歡樂但有深度,臺詞深刻但接地氣,受眾更是老少咸宜。
上著課的學生,看劇的時候高興,看完了劇張嘴就能接:“十年生死兩茫茫,流眼淚一千行。”
偶爾還可以在課堂上發揮重要作用。
《開學第一課:矜持》
除了長大以后覺得有些丟人,沒任何毛病。
長大后開始學習反詐知識的中年人,隨便念叨兩句臺詞也能用。
“三十兩銀子,就這么miu咧!”
眾所周知,大爆劇的標準之一就是有出圈名臺詞、名場面,一說人人都知道,否則只能算自嗨。
《武林外傳》就不一樣了,多年來不斷有新作被拿來和它相比,但從未超越它,更無法逃過它。
哪怕是后來爆火的《甄嬛傳》,在“劇王爭霸賽”PK中,也要略遜一籌。
至于原因,想必你也猜到了——根本無人在意輸贏,評論區全在接臺詞。
“逆風如解意,你又叫湘玉。”
“你們二位是什么關系呀,我咋瞅著有點不正常呢?”
真正的“雙學位”選手,不但將接臺詞貫徹到底,還能極限混搭。
在他們手中,甄嬛和包大人在對許愿這件事的出發點上,基本達到一致。
“信女愿一生吃素,魚肉除外,蝦蟹除外,貝殼類爬行類動物除外。”
小六的赤色喜慶肚兜,更是表達了作者對找出狂徒的懇切之情。
這在十八里鋪也是一段佳話
臺詞接得順溜,劇情還能絲滑對上。
“在果郡王府翻出來的信全是韓娟的詛咒信。”
“關東六十四縣,每個衙門口公堂上都用斗大的字寫著熹貴妃安。”
“自從在倚梅園里見到你,恰恰恰~”
上一秒熹貴妃還在懇求果郡王吐出毒酒,下一秒白蘸糖就痛心疾首表示“問題是我已經咽下去了。”
華妃娘娘剛說完“賞夏常在一丈紅”,嬌臀殺手邢捕頭立馬跟上。
雙學位不是終點,如果接臺詞界有自己的“邪修”,一定非腐竹莫屬。
諜戰劇《潛伏》里,翠平站在李涯隊長身后,準備送他上西天時,秀才的臺詞像回旋鏢正中眉心。
宅斗劇《知否》劇粉提出“誰能吵過大娘子呢”時,我們共同的朋友小米就能四兩撥千斤。
“我姑父是婁知縣”
“我娘是斷指軒轅”
人在接臺詞的時候,就像干壞事的時候一樣,是不嫌麻煩不嫌累的。
久而久之,路人也放棄了勸阻,試著理解包容(不包容也管不了說不聽)。
“學吧,都學雜了,學無止境。”
盡管接臺詞的《武林外傳》劇粉無處不在、無孔不入、一往無前。
但如果有“互聯網最后一片凈土”評選,它無疑會獲得最多提名。
“全網最溫馨的地方,就是《武林外傳》的所有話題,沒有戾氣,沒有撕逼,只有無限的臺詞接龍和造梗。”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那些經典劇情和臺詞,早潤物細無聲地融入了幾代觀眾的生活。
有人用武林外傳的劇情截圖做朋友圈背景,增添一點生活趣味。
圖源小紅書評論區,下同
有人用武林外傳的臺詞做微信簽名,用以表達自己的態度。
“人生目標:天天紅燒肉,頓頓女兒紅。”
“我的宿命是當一個女俠,不是一個連飯都吃不上的小雜役。”
“如果上班那么好,子為什么不上?”
有人不管是吃午飯還是做家務,都習慣點開《武林外傳》當做生活的背景音。
“哪怕只聽不看,都是滿滿的幸福感。”
連畢業論文,也不忘在致謝里提及《武林外傳》。
“論文吭吭哧哧寫了大半年,一提到武林外傳就忘情了、發狠了,沒命了。”
圖源小紅書@神探劉查理,已授權
愛上《武林外傳》的人,總會被它反復治愈。
那些快樂接臺詞的瞬間,也總會因為那些共同的情緒被反復觸動。
難過低沉時,看到秀才扮書童那段,總會因為那句“媽呀小貝長大了”笑到肚子疼。
感覺內娛好像不會拍出真摯的感情瞬間時,想起柳星雨和大嘴告別的那句話,好像思緒總會隨著那寶貴的月亮飄遠。
為了生活糾結時,佟湘玉舍不得白展堂送她的玉牌的那段對話,亦會撫平焦慮。
“人的一生很短暫的,有幾個第一次啊!”
“無數個。第一次喝酒,第一次吃肉,第一次上山,第一次下河……”
這部好笑又無厘頭的劇,處處藏著深刻又治愈的人生智慧。
所以為什么總有那么多人,在以自己的方式回味這部劇,答案可能是: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我是武林外傳帶大的孩子。”
劇情還沒看膩、接臺詞還沒接煩的背后,更是無數人無比渴望回到的過去。
愛它的根本原因,從不僅是它被打出多厲害的高分,還有它始終在和每個人的人生節點交相呼應。
“《武林外傳》是我二十年來與孤獨和平共處的法寶之一 。”
“成長大概就是突然意識到,我已經快比同福客棧所有人都大了。”
就像在哼唱片頭曲那句“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請打招呼”時,總會有人接一句“來吧,熱上一壺好酒;說吧,這些年來的辛苦”。
“那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從哪開始講起呢?”
“從哪講都好,我都會仔細聽,都會很愛聽的。”
這世界每天都在發生新的故事,但還有人和你一起穿越回去,想一樣的人,做一樣的事,怎么不是天大的幸運呢。
掃一掃關注槽值 更多有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