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建國以來最不可思議、造成惡劣影響最大的案件當數“警衛戰士殺害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原民革中央主席李佩瑤案件”。因此案件發生于1996年2月2日,又稱為“2.2案件”。
李沛瑤是著名民主人士李濟深將軍的兒子。1933年,李濟深公開痛罵蔣介石,宣布與蔣絕交,之后去到香港。不久后,李濟深的第五個兒子在香港出生,就是李沛瑤。
李沛瑤1992年當選民革中央主席。翌年3月,又當選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屬于副國級國家領導人。
李沛瑤生前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新街口外大街4號院,在這里同時還居住著40多位副部級以上高級干部,為了確保居住在這里的領導干部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武警北京第一總隊還在這里安排了27名武警戰士,進行24小時安全守衛。
按理說,如此守衛嚴密的住所,絕對能保證安全,但偏偏就發生了惡性案件!
1996年2月2日凌晨4時許,武警北京一總隊二支隊一中隊戰士張金龍,按照部隊執勤規定,來到4號院的2號哨位執勤,由于該哨位是單人執勤,沒有其他人監督,蓄謀已久的張金龍,趁著天黑來到李沛瑤獨居的別墅前,他脫下棉大衣,放下執勤槍支,然后蹬著一樓的窗戶攀爬到李家二樓的陽臺上,張金龍將子彈袋放在陽臺上后,突然又想起穿著鞋進入室內可能會驚動熟睡中的李沛瑤,于是又將自己的鞋子脫在了陽臺上。
張金龍并非第一次到李沛瑤的寓所。
早在1996年元旦后的一天凌晨,他曾爬進李沛瑤的家偷了一塊手表、一個打火機、一件上衣、一條褲子、一個BP機、20個膠卷,以及1950元錢。
錢和衣褲、打火機、BP機,他自己留用了。那塊表,他想賣來換錢。由于表帶爛得不成樣子,他不得不另外買了一條10元錢的表帶,以30元的價格賣了出去。
李家陽臺上有兩個進入室內的門,張金龍拉第一個門的門把兒時沒有拉開,然后他又小心翼翼地轉動第二個門的門鎖,這時門突然被打開,此刻張金龍既緊張又興奮,然后,腳上僅穿著棉襪的他,躡手躡腳的潛入了李沛瑤家的二樓客廳,正當張金龍翻找李家值錢的物件時,李沛瑤被驚醒,他穿著睡衣,趿拉著拖鞋,從臥室內走了出來。
李沛瑤撞見張金龍也被驚著了,等他緩過神來后,問張金龍:“你是怎么進來的,我的門沒有鎖嗎?”
當時,張金龍認為,李沛瑤一定看出來了自己在偷東西,于是,慌亂中他趕緊跪在地上,向李沛瑤求饒:“對不起,首長,我是頭一次,下次不敢了!”
坐在沙發上的李沛瑤,語氣和緩的問他:“你叫什么名子呀,家是哪里的,今年多大了?”當張金龍告訴他,今年自己19歲時,李沛瑤憤憤的說了一句:“19歲就干這種事兒!”然后,有些不耐煩的朝門的方向擺擺手,示意他趕緊出去。
對李沛瑤的這個舉動,張金龍還感到十分的不滿,他在下樓的同時,腦子里還在胡思亂想,“我都給你跪下了,你居然還是這種態度!在我離開后,你肯定會將這件事兒,告訴我的領導!”想到這兒,張金龍狠了狠心,干脆一了百了,讓他永遠沒有了告狀的機會。
走到一樓樓梯的拐角處,他沒有徑直地走出樓門口,而是拐進了李沛瑤家的廚房,到廚房后,張金龍就把廚房內一大一小兩把菜刀,裝進自己的褲兜內。
當張金龍剛走出廚房的門口,李沛瑤也跟著走到了一、二樓間的樓梯上,當他發現張金龍還沒有走時,就問了一句:“你怎么還沒走?”
張金龍扭頭望了一眼樓梯上的李沛瑤,欲行兇的念頭瞬間被瓦解,他耷拉著腦袋朝樓門口的方向走去,正當要他推門時,李沛瑤扯著嗓子朝他喊了一句:“你可知道你這么做的后果?”
李沛瑤的這句話,猶如壓垮駱駝的那最后一根稻草,令已放棄行兇的張金龍,恕火再次被引燃,他掏出褲兜內的小菜刀,正當他打算向樓梯上的李沛瑤撲過去時,李沛瑤就先發制人,朝張金龍撲了過來,李沛瑤的這個舉動,是張金龍所沒有預料到的,當時他瞬間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