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的重點是做產品,如果你是一家做產品公司的HR,你知道你的管理重點是什么嗎?其實一個做產品的企業,老板最在乎質量,質量取決于什么?有人說工藝決定質量,人員素質也會決定質量。
我覺得真正決定質量的其實不是這兩個東西,而是取決于成本,中小企業也可以做出很高質量的東西,只要你愿意加大成本,所以在做產品的階段,老板們在乎的唯一因素就是成本,人員也是成本,叫人員成本,所有的一切都是成本。
如果你是HR,你唯一的使命就是幫老板省錢,節約成本,要是你能節約成本,你就是個非常好的HR。
當然節約成本有很多辦法,有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偷工減料,后面偷工減料不行了,就苛扣人員工資,或者不想買五險一金,就開始找勞務派遣搞外包,反正搞這些東西都是為了成本。
在這方面,中國民營企業是非常厲害的,中國企業在做產品階段,可以說是打敗了全世界的公司,因此我們就成了世界制造工廠,因為做產品我們是最厲害的,而且成本控制也非常厲害。
比如法國的阿爾卡特是一家電信設備商,2000年的時候他有8萬員工,而他的競爭對手華為也有8萬員工,這兩家公司在成本上區別很大,阿爾卡特在法國的員工年薪大概在4萬歐元,那時候4萬歐元相當于我國40萬人民幣。
華為員工那時平均年薪20萬人民幣,所以人家的工資是華為的兩倍,阿爾卡特的8萬員工有7萬在國外,1萬在中國,而華為的8萬員工有7萬在中國,1萬在國外,所以主要看中國和外國的工資差異,外國工資是中國工資的兩倍。
還有更要命的是另外一點,法國員工每周工作36個小時,這是他們法律規定的,從來沒人加班,華為員工一周工作63小時,那時候的華為是每周義務加班,在座底下放個墊子,困了就在那睡一覺,反正天天加班,而且每個人都加班,如果誰不去加班,誰都覺得內疚,覺得對不起大家,這是華為文化導致的。
所以華為員工就變成一周工作63個小時,而法國是36個小時,你的工資是人家的一半,你工作時間是兩倍,那你整個成本是人家的1/4,所以阿爾卡特就賣不過華為,于是阿爾卡特就不行了快要倒閉了,后來發現朗訊也不行了,結果兩個弱弱聯合,兩個混不下去的合到一起去,結果還是混不下去,因為華為太強大了。
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