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真實發生的事件,部分情節有潤色,旨在宣揚社會正能量,杜絕違法與犯罪的發生,請理性閱讀,文章前半部分免費閱讀
在威嚴的法庭,面對一起嚴重的資金挪用案件,法官詢問公訴檢察官涉案金額是如何確定的時,檢察官憋的滿臉通紅,竟然說出了一個驚呆眾人的理由:這是領導意見,都是領導定的。
說完就連檢察官都感到無地自容,斷案不靠證據,竟然要靠領導意見,這樣的話出現在法庭上,真是讓人不可思議,就是這樣一個荒唐的理由,后續的審判中還真的就給定了罪。
檢察官名叫孟憲君,1949年出生于遼寧鐵嶺,1979年進入相山區檢察院工作,在那個年代錯案冤案屢見不鮮,孟憲君立志要維護公正,從業二十多年辦過的每個案件都對得起良心。
2006年當56歲的孟憲君就要面臨退休之際,卻迎來了職業生涯中最羞愧的一起案件......
涉案人名叫高尚,淮北市容局職工,同時他也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商人,2005年涉嫌挪用單位職工集資建房款被司法機關逮捕,涉案金額高達數百萬元,在當年的淮北小城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起挪用資金案。
檢察院領導十分重視,派出了經驗豐富的孟憲君出馬,老孟跟負責起訴的同事來到高尚家,剛接觸就感覺到這是塊難啃的骨頭,不但法律知識豐富,而且拒不認罪配合,僅僅是詢問了挪用公款的去向,就被高尚指著鼻子罵了一頓。
“起訴科長把臺子一拍,老實交代你把那幾百萬弄哪兒去了?”,“那是老子的錢,愛弄哪兒弄哪兒去,礙你什么事”,這番怒罵讓老孟不禁一愣,高尚的反應未免太過激烈,他意識到案子或許沒有那么簡單。
于是老孟開始心平氣和地向高尚詢問情況,不料高尚的防備心理極強,生怕落入老孟設下的圈套,高尚思索一番后對老孟說道:你把要問的話記下來,我再回答你,對你剛才的提問提出強烈的抗議,我怎么拿錢,有你這樣問的嗎?這是在誘供,想讓我自抵其罪,你這是違法的。
高尚堅稱自己無罪,是有人在背后陷害他,老孟的詢問方式更加堅定了高尚的猜測,雖說這些都是高尚的一面之詞,但老孟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出案子或許真的沒有那么簡單。
如果一個犯人有罪,即便平日里再囂張,也很難像高尚這么的理直氣壯,于是老孟耐心地向高尚了解其中的細節,高尚感受到了老孟的正直平和,漸漸地放下了心里的戒備。
結合高尚的說明和調查過的卷宗,老孟發現這起案件充其量是民事糾紛,根本不應該訴諸刑事,但背后卻牽扯的利益方眾多,十分的錯綜復雜。
2003年,有位生意上的朋友欠了高尚生意款項,就將一塊一萬七千多平方的土地抵給了高尚,當時市容局的領導向高尚提出想用840萬的價格買下這塊地,用來給職工集資建房,簽訂協議之后,市容局將444萬職工集資款打給了高尚,作為前期的土地款。
誰知就在高尚使用了360萬之后,市容局突然指控高尚挪用資金,在經驗豐富的老孟看來,這里頂多也就是合同漏洞,挪用資金的指控明顯證據不足。
高尚有土地支配權,拿到的錢也是土地款,于是老孟將調查報告提交給了檢察院,認為案件存疑不適合起訴,討論之后檢察官們一致認為高尚無罪。
隨后老孟又將意見匯報給了淮北檢察院,只要上級部門認可,高尚就能被無罪釋放,左等右等卻遲遲沒有等來批示,突然有一天接到上級通知,一定要對高尚進行有罪起訴,并且要求在一周之內開庭審理此案。
老孟徹底懵了隨即就去找檢察長問道:這無罪的案件怎么起訴呀,“市委負責政法的書記說了無罪也要起訴”,“這是真的嗎?”,檢察長拍著桌子生氣地說道:這事我能哄你嗎。
即使見慣了冤假錯案,這樣的要求讓老孟感到憤怒,雖然以往有些案件出于大局考慮領導會出面說情干預,但無罪卻要求判有罪的案件,老孟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
如果領導動動嘴皮子就能斷人生死,那司法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縱使老孟滿腔不平,卻還是不得不服從命令,因為壓力是給到了檢察機關,絕非老孟一個小小的科長就能左右。
即使老孟拒絕配合,也會有人來替代他演完這出戲,迫于壓力,老孟開始整理高尚有罪的材料,無中生有的事情老孟沒有經驗,于是只能照抄公安局起訴書,修改了涉案金額,從444萬集資款中扣掉了高尚合理使用的部分,就這樣稀里糊涂的算出了86萬。
即便縮減了數額,老孟依然感覺對不起身上穿的制服,于是計劃把這起冤案向省里反映,還沒等他動身高尚案件就迎來了一審。
法庭上再次相見,原本統一戰線的兩人此刻卻被命運推到了對立面,當老孟做出有罪起訴之后,高尚心里對他的信任徹底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