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牛潔
當巴黎奧運會極力提倡「女性力量」的時候,一些坐在解說席的男性評論員似乎還沒能領會這響徹云霄的女性精神。
歐洲體育臺(Eurosport)奧運會評論員鮑勃·巴拉德 (Bob Ballard) 就是其中一位。澳大利亞隊在4x100米自由泳接力賽中奪得金牌后,他說:「女選手們剛剛結束比賽。你知道女人們是什么樣的,閑逛、化妝。」
圖片來源:NY Post
此話一出,坐在他旁邊的前奧運選手、歐洲體育臺聯合主持人莉齊·西蒙斯 (Lizzie Simmonds) 立即反駁了他的言論,直言:「太離譜了,鮑勃……一些男人也在這么做。」
事情到這遠遠還沒結束。隨著這段視頻在社交媒體上不斷發酵,很多用戶紛紛指責他這一性別歧視言論。兩天后,歐洲體育臺直接宣布與他解約。是的,解約,你沒看錯。
歐洲體育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鮑勃·巴拉德已經從我們的評論員名單中除名,這一決定即刻生效。」顯然,他們認可鮑勃有關化妝的言論已經屬于性別歧視。
當你解說男性比賽時不會聊化妝,那么圍繞女性的「漂亮討論」大可不必。
圖片來源:@twait.art ins
鮑勃本人隨后連發兩條聲明,態度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01.我在澳大利亞自由泳接力賽頒獎儀式上發表的言論冒犯了一些人。我從來沒有想要冒犯或貶低任何人,如果我這樣做了,我道歉。我是女性運動的堅定擁護者。
02: 我會非常想念歐洲體育臺的團隊,祝他們在接下來的奧運會上一切順利。自此不再發表進評論。謝謝!
無論他是否真的認為自己有錯,他確實受罰且道歉了。縱使巴拉德是一名資深體育評論員,有過多次報道奧運會的經驗,歐洲體育臺也沒有因此姑息這一行為。
不能忽視的是,在人們譴責他的同時,支持他的人也不少。他自己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諸多聲援他的言論,而一家英國公司LBC也繼續邀請了他做節目。現在的世界就是這樣,你站在這一邊,永遠有人站在那一邊。
但作為一名女性,我絕對認同巴拉德的言論不妥。當你看到一名女性的時候,你明明可以像對待男性運動員一樣,聊她的競賽表現,可以聊她的專業經歷,偏偏你聊起了「閑逛、化妝」這些充滿了性別意識的話題。對于女性運動員來說,這就是冒犯。
澳大利亞4x100米自由泳接力賽選手。圖片來源:AP Photo/Petr David Josek
很多人并不明白這樣一句話到底有什么問題,但這恰恰是最大的問題。見到一個女性,就想到她的化妝打扮,就想到她是母親/某人的對象,可謂是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上十個金光閃閃的女性也喚不醒的性別歧視。
國內這幾天的楊毅解說聊化妝風波,就是典型例子。前幾天,國內籃球評論員楊毅在解說中國對陣西班牙的女籃小組賽時,先是聊到李夢投三分,接著話鋒一轉突然向嘉賓陳楠發問:「問一個跟這個比賽沒有什么關系的話題,就你打球的時候化過妝沒有?」此話一出,引發了諸多網友不滿。
圖片來源:@女籃李夢 微博
既然已經意識到跟比賽沒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在公開解說場合詢問?在男籃比賽的時候,會有興趣探討男生燙頭/化妝/打扮與否嗎?討論女性化妝本身沒有沒有問題,但話語表達的語境與方式本身帶有強烈的性別意識。
正如一位女性友人所言:「如果是女嘉賓的話,可能只會分享哪些化妝品不會脫妝的小知識……不會以高高在上和獵奇的角度問:你們以前化不化妝。」這就是不自知的男性凝視。
面對一邊倒的批評,這位男解說還特別氣憤。回應的微博里充滿了「揮兩拳」「輸了賴我是吧」「哎呀,小將們厲害呀」這樣的用語,同時第一時間開了一鍵防護。這一系列操作,真是難評……
但正如世界對巴拉德那樣,支持他的人和批評他的人互相吵了起來。再一次,很多人用一句輕飄飄的「不就一句話嗎」,將語言背后實際存在的性別歧視再次掩埋了起來。
只能說,巴黎奧運會提倡的女性精神和性別平等,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令人欣慰的是,不斷有人站出來——「女孩不下場」,我們要質疑,我們要平等。希望不久后的某一天,體育這個高度男性化的領域,能真正開啟男女平等的時代。
說到最后,不理解的人依舊會認為,「‘女拳’真是在全世界泛濫了」,甚至會再踩一腳「極端女拳」。無所謂,時間會告訴人們什么是正確的事情。
女孩不下場
記錄女孩兒們的體育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