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偉大的毛主席在北京溘然長逝,享年83歲。中央即刻成立了治喪委員會,肩負起毛主席逝世后所有相關事宜的安排工作,其中一項重要任務便是擬定守靈人員的名單。
當毛主席的女兒李敏拿到這份名單后,仔細端詳了半天,隨后不禁潸然淚下,她趕忙跟負責人交代道,名單存在遺漏,因為她還有一位哥哥。
而這位被提及的哥哥,便是毛主席的親侄子,也就是已故烈士毛澤覃的兒子——賀麓成。在此之前,賀麓成就如同隱匿在歲月深處的一顆星辰,鮮為人知。
1929年到1950年間,毛家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yè),先后有6位親屬英勇犧牲,毛主席的小妹毛澤建、妻子楊開慧、大弟毛澤民、幼弟毛澤覃、侄子毛楚雄以及兒子毛岸英,每每念及,都讓人熱淚盈眶。
毛家三兄弟,各自有著獨特的性格,也正因性格的差異,踏上了不同卻同樣充滿熱血與奉獻的道路。毛澤東從小便心懷拯救天下蒼生的偉大志向,性格嫉惡如仇、堅毅果斷,毛澤民,更懂得靈活應對,聰明機智的他善于在復雜的局勢中尋找合適的方法,幼弟毛澤覃則是個十分活潑的人,行事隨心所欲,無所畏懼。
1938年,根據(jù)黨中央的統(tǒng)一安排,毛澤民調(diào)任至新疆開展工作,本是為了推動當?shù)氐母锩聵I(yè)進一步發(fā)展,卻沒料新疆督辦盛世才突然叛變,1943年9月毛澤民等同志不幸被敵人殘忍殺害,壯烈犧牲,年僅47歲。
小弟毛澤覃同樣在革命的道路上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1935年,在贛南游擊戰(zhàn)爭中,為了掩護隊員們安全撤退,他毅然決然地挺身而出,將危險留給了自己,最終不幸犧牲。
為了保護兩人唯一的兒子,賀怡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她給兒子毛岸成改了一個新名字——賀麓成。在賀麓成童年那有些模糊的記憶里,爺爺賀調(diào)元時常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信中的內(nèi)容大多是關切地詢問家中情況,而其中提到最多的便是關于他自己。直到后來,他才明白,這些飽含牽掛與關愛的信件,都是母親賀怡寄來的。
1949年8月,隨著解放軍在全國戰(zhàn)場上取得勢不可擋的勝利,賀怡終于找到了自己失散已久的親生孩子??擅\似乎總愛捉弄人,還沒過上幾個月安穩(wěn)日子,賀怡突然遭遇車禍,幸運的是,他頑強地活了下來,隨后被賀子珍接到了上海,從此便在上海開始了新的生活。
賀麓成被安排到了上海的一所中學繼續(xù)學習,在校園生活里,他始終謹遵姨媽和舅舅的教誨,秉持著低調(diào)做人的原則,1952年,憑借著優(yōu)異的成績,賀麓成成功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大學畢業(yè)后,他憑借著扎實的功底和出色的表現(xiàn),又考取了留蘇研究生,學成歸來后,賀麓成被組織選中,安排到了剛剛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參與地對地導彈的研發(fā)工作。
自此,他便一頭扎進了我國的導彈事業(yè)之中,成為了我國第一批導彈工程師。由于工作的保密性要求極高,他的真實身份一直不為外人所知,就連李敏結(jié)婚時,也曾邀請過這位哥哥,但始終沒能聯(lián)系上他,仿佛他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一般。
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在治喪委員會擬定的守靈名單中,起初并沒有出現(xiàn)賀麓成的名字。好在李敏在查看名單時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這一疏漏,趕忙找人聯(lián)系到賀麓成。當賀麓成得知伯父去世的噩耗時,不禁泣不成聲,悲痛萬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單位的同事們才知曉了他的真實身份,大家這才了解到,原來身邊這位默默耕耘、為導彈事業(yè)奉獻力量的同事,有著如此不平凡的身世背景。
但他依然很低調(diào),賀麓成憑借著自己卓越的專業(yè)能力和突出的科研成果,成為了毛氏家族中少有的高級技術專家。
退休之后,賀麓成依舊心系家族傳承與國家發(fā)展,為了紀念大伯毛主席和父親毛澤覃,他特意交代兒女們改回“毛”姓,希望后代們能夠繼續(xù)發(fā)揚毛氏家族的革命精神,傳承先輩們的遺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