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和陳賡,一個是北方人,一個是南方人;一個擅長政治,一個擅長軍事;一個長期在北方白區工作,一個長期在南方紅區工作(也在白區工作過);一個老成,一個活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們彼此之間是完全沒有交集的。
他們的合作始于抗戰中期。1940年4月,中央北方局決定成立太岳軍區,由陳賡和薄一波共同負責。太岳軍區第一分區由陳賡的386旅負責組建,太岳軍區的第二、三軍分區由薄一波的決死一縱隊負責組建。兩支部隊合并組成太岳縱隊。
太岳軍區組建后,由386旅的領導機關兼任太岳軍區的領導機關,陳賡為司令員,但薄一波是太岳軍區的黨委書記兼軍區政委。所以,實際上當時薄一波是陳賡的直接領導。
薄一波和陳賡在此前素無交集,而且386旅和決死一縱在歷史上也全無淵源,這使得兩支部隊在合并、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順暢的地方。
據薄一波同志晚年在回憶錄中的說法,兩支部隊來到一起后,存在著本地干部和外來干部、知識分子干部和工農干部,以及地方部隊和軍隊之間的區別,所以關系處理起來是非常復雜的。
薄一波同志坦誠且謙虛地指出,當年他在處理這些復雜關系的時候,并沒有完全處理好。他“本應按照毛主席一向主張的原則,要待人寬,責己嚴,多做自我批評。我卻沒有這樣做,或者說做得很不夠,發生爭執時對雙方各打五十大板,還自以為公正。實際上考慮386旅的困難少了,也沒有有意識地宣傳他們的優點和長處,有些偏袒由自己領導過的決死隊。”
1944年4、5月份,薄一波在延安學習期間,聽毛主席作了《學習和時局》的報告,這使得薄一波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薄一波主動向毛主席寫了材料,檢討自己在工作中的上述“缺點和不足”,并表示今后一定堅決改正。
薄一波同志這種敢于自我批評的勇氣和坦誠,以及謙虛、團結的態度無疑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毛主席收到薄一波的報告后,在上面批示道:“個人同整個黨一樣,都有一個覺悟過程,文內所說,都是這個覺悟過程中的事,其中有些我還沒有做到,我還要努力。”毛主席的這個批示,令薄一波感到非常溫暖。
解放戰爭開始后,陳賡率領太岳縱隊主力離開了太岳軍區,他和薄一波的合作告一段落。此后,陳賡在戰場上的名聲越來越大,薄一波的工作成績同樣驚人,他在1948年成為華北中央局第二書記(后任第一書記),華北軍區政委,華北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
新中國成立后,薄一波被任命為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財政部部長,成了我黨在財經領域的重要領導同志之一。1952年,陳賡創建軍事工程學院,薄一波表態說:“我們全力支持陳賡辦好這所學院,有什么要求盡管里提出來,國內有的優先調撥,國內沒有的,去國外訂貨,要盡最大努力來滿足你們的要求。”
1953年,高崗四處活動,把斗爭的矛頭直指薄一波同志。他知道陳賡和薄一波在過去的合作中有過一些不愉快,于是他專程跑到大連看望了正在那里出差的陳賡,找他談話,企圖拉攏陳賡。但陳賡不為所動,高崗走后,他立刻就按照組織原則,把這件事向周總理作了匯報。
據《陳賡傳》記載,后來高崗事情敗露,有人說高崗拉攏過陳賡,周總理向大家說明了情況,并指出:第一個向我報告高崗野心的是陳賡……“周恩來在大會上講清情況,薄一波和陳賡立即消除了誤會,兩個戰友的關系更加融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