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運動結束后,毛主席終于獲得了一段時間的休息。
1957年的一天,毛主席在中南海菊香書屋批示文件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一個人,于是開口問身邊的警衛員:
“小陳,王盛榮同志現在在哪里呀?”
陳長江聞言并沒有多想,脫口而出:
“報告主席,聽說王盛榮同志在中南局下屬企業擔任副處長。目前人在武漢,正籌備漢陽軋鋼廠。”
然而,陳長江卻發現自己的回答令主席臉色一變。
只見毛主席眉頭緊鎖,嘴里暗自嘀咕了一句:
“怎么成了副處長?里頭一定有鬼!”
隨即主席一拍桌子,對陳長江說道:
“你現在立即去西花廳把周總理找來,我有事要同他商量。”
那么,這個受到毛主席牽掛的王盛榮究竟是誰?毛主席和周總理又會如何商量對策?
解救毛委員光榮負傷
自從中央蘇區建立以來,國民黨反動派就如坐針氈,他們想盡辦法要對這一帶進行封鎖和破壞。
1931年,王盛榮奉命來到閩贛邊界,負責當地少年先鋒隊的組織工作,為黨組織培養后備人才,同時訓練培養我黨的崗哨力量。
同年,王盛榮參加了著名的贛南會議,被當選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
然而他所肩負的責任也就越來越大,很快,王盛榮就遭遇到了一次生死考驗。
1932年初,黨中央決定召開一次大會,便派遣王盛榮便衣行事,前往贛南通知毛主席準時參會。
當時敵人為了撲滅紅軍,在蘇區安插了不少的眼線和特務。
他們的目的就是刺殺中共領導人,從而造成中央蘇區的內部混亂,配合外線部隊開展軍事圍剿。
因此,王盛榮此行必須十分小心,千萬不能暴露行蹤,否則非但他自己兇多吉少,甚至可能會暴露毛主席的居所,導致難以想象的后果。
然而,即便王盛榮千防萬防,敵人還是掌握了消息。
就在王盛榮抵達毛主席所在的村子時,他驚聞不遠處傳來陣陣槍響。
王盛榮立馬意識到大事不妙,立即帶隊沖到毛主席的屋子里,結果發現屋子里空無一人,毛主席的日常用品散落一地,顯然這里剛剛被敵人搜查過。
王盛榮并沒有在這里浪費時間,他立即尋著槍響的方向趕了過去。
此時的王盛榮心急如焚,他已經預感到毛主席遭遇險情,自己現在是在同時間賽跑。
果不其然,在王盛榮帶隊趕到村口小樹林一帶時,便看到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只見幾位警衛員掩護著毛委員依靠樹林作掩護邊打邊撤,他們的身后尾隨著十幾名反動民兵,一個個高喊著要活捉毛主席拿去請賞。
眼看毛主席等人即將陷入重圍,王盛榮扭頭對身后的戰士說道:
“同志們,跟我上!一定要救出毛委員!”
隨即,他第一個帶頭沖向了敵人。
反動派突然聽到身后傳來喊殺聲和槍響,一回頭發現王盛榮不顧性命地帶著幾名戰士沖了過來,趕緊撇下毛主席,立即嚇得抱頭鼠竄。
就這樣,在王盛榮的“虛張聲勢”下,毛主席得以虎口脫險。
毛主席見到王盛榮后十分感激,連連拍著他的肩膀說道:
“真是一場及時雨啊!”
可就在主席話還沒有說完的一剎那,王盛榮突然一頭栽倒,痛苦地捂著自己的小腿,鮮血隨之從褲腿滲了出來。
原來敵人在撤退的時候不忘放幾下冷槍,結果一顆子彈不偏不倚打中了王盛榮的小腿。
起初王盛榮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為毛主席解圍上,居然沒有察覺到自己中彈,現在放松下來后他突然感覺到一股鉆心的疼痛。
毛主席見狀立即讓警衛員砍了兩根木頭,同時脫下自己的外衣制成一副簡易擔架,抬著王盛榮回到了安全地帶。
從這一刻起,王盛榮這個名字就一直牢牢記在了毛主席的心里。
千里送經費支援上海同志
就在王盛榮負傷養病期間,斗爭形勢又發生了不利變化。
由于顧順章叛變革命,上海的黨組織幾乎被蔣介石連根拔起。碩果僅存的一些地下黨員不得不暫停手頭的工作,或是轉移到地下艱難開展斗爭。
然而,這些忠于理想的革命志士面臨著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沒有經費。
黨組織的一度癱瘓使得隱蔽在上海的同志斷絕了一切收入,斗爭形勢日益艱難。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得已向中央蘇區發出求救,希望能夠盡快給予經費上的支持。
中央蘇區蘇維埃政府深知上海同志的艱難處境,于是很快作出決議要支援上海的地下組織。
具體的辦法卻只有一個:派一名可靠的干部攜帶現金秘密潛入上海。
顯然,這一做法十分冒險,卻也是無奈之舉。
不過,在商量支援數額時,周總理卻提出:第一次入滬不宜攜帶太多現金。
這么做基于兩點考慮:
其一,首次任務主要的目的在于打通這樣一條秘密渠道,所以攜帶重金不利于我方隱蔽。
其二,出于考驗干部忠誠度的需要。
周總理的深謀遠慮得到了組織的認可,最終紅軍中的一名團級干部脫穎而出,承擔起這一份重任。
周總理在他的包裹中,放了7500大洋。
然而,這名干部一去不返,最終杳無音信。
出現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他在半道上被敵人識破,遭到了秘密處決,另一種則是見財起意,攜款潛逃。
從這件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周總理的心思縝密和高度的預見性。
然而,事已至此,上海的同志已經處在最艱苦的斗爭條件之中,急需經費支持。
可是黨中央此時卻一籌莫展,擔心再次任務失敗。
就在這時,毛主席打破了會場的沉默:
“我看王盛榮同志能夠擔此重任。他能力出眾,且經受過多次考驗,還救過我一命,派他去準沒錯。”
為此毛主席還親自為王盛榮作擔保,足見主席此時對這位恩人的信任。
毛主席的一番表態也打動了周總理,于是在1932年8月,總理委派鄧穎超同志向王盛榮交辦這項重大任務。
見到中共中央局秘書長到來,剛剛傷愈歸隊的王盛榮立即意識到有大事發生。
鄧穎超向他講述了任務的緊迫性和主席的擔保,王盛榮聽后大為感動,立即拍胸脯表示堅決完成任務。
鄧穎超還是不放心地說道:
“王盛榮同志,盒子里放著的是所有的經費——整整3.5萬大洋。這是毛委員對你最大的信任,你一定不要辜負組織,這是上海同志們的救命錢!”
聽完鄧大姐的囑托,王盛榮默默撩起自己的褲腿,指著小腿上的傷疤說道:
“我死都不怕,請組織放心,一定把經費一分不少交到上海的同志手中。”
臨別前,王盛榮緊握鄧穎超的手說道:
“鄧大姐,請您轉告毛委員,我一定不會讓他失望的。”
最終,王盛榮不辱使命,躲過了層層盤查順利地將3.5萬救命錢一分不少交到了上海黨組織的手中,完成了這一項光榮而又艱巨的使命,為革命立下一件奇功。
抗戰勝利毅然馳援大東北
王盛榮的壯舉令毛主席倍感欣慰,也加倍信任這個老革命,此后王盛榮長期留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一度擔任中央管理局秘書長等要職。
抗戰結束后的一天,王盛榮主動找到了毛主席,表達了自己想要前往東北的心愿。
毛主席的反應略顯吃驚:
“延安不好嗎?怎么想到要去東北?”
面對毛主席的疑問,王盛榮說出了自己內心的考慮:
眼看和平遙遙無期,毛主席不久前指出現在我黨的工作重心就是搶占東北。王盛榮想要替毛主席分擔壓力,因此主動提出去東北建設革命根據地的申請。
毛主席聞言后十分欣慰,他告訴王盛榮:
“想要強大就必須先要發展東北,那邊缺人,你去我放心。到了那里遇到困難就來找我。”
在毛主席的關懷下,王盛榮于1945年11月率隊進駐東北,并深耕齊齊哈爾,參與創建了西滿革命根據地。
可是,就在王盛榮在東北大展拳腳之際,一次意想不到的“暗殺行動”,令他永遠失去了自己左腿。
1946年冬,時任中共中央嫩江省工委社會部部長的王盛榮正在視察工廠,期間他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和改進方向。
于是傍晚時分他緊急集合了工廠的全體員工,準備在禮堂召開總結大會。
就在他王盛榮拿著調研筆記走上主席臺的半道上,安靜的禮堂內突然傳出一聲槍響。
王盛榮應聲倒地,痛苦地用雙手捂著自己的膝蓋。
而在他不遠處,一位警衛員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的這一幕,此時他的手中還握著一支槍管冒煙的勃朗寧手槍。
顯然,就是這名警衛員開槍打傷了王盛榮。
得知王盛榮遇襲,時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的黃克誠將軍怒火中燒,他立即下令嚴懲兇手,并堅信這是敵人安插的特務所為。
然而,病榻上的王盛榮卻主動替那名開槍的警衛員求情,希望從輕發落。
原來,那名警衛員是從解放軍中選拔出來的,手槍也是他在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因此十分稀罕,經常拿在手里把玩。
王盛榮之前就了解此事,默許了這名小戰士的這個愛好。
王盛榮
當天這名警衛員在把玩手槍時不慎擦槍走火,子彈不偏不倚射中了王盛榮的膝蓋,這才釀成了這一出悲劇。
在王盛榮的極力求情下,黃克誠將軍最終沒有為難這名小戰士,可是王盛榮的左腿膝蓋被子彈打碎,在當時斗爭環境中艱苦的醫療條件下,他最終做了截肢手術,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左腿。
傷愈復出后,王盛榮還專程找到黃克誠將軍詢問那名警衛員的處理結果,黃克誠將軍笑著說道:
“你放心,已經認定他是無意為之。”
含冤數載毛主席為其出頭
新中國成立后,王盛榮因在工業管理上積攢了大量的經驗而受到毛主席的重視,被任命為工業部副部長,受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的直接領導。
此后,隨著國家重工業發展的需要,黨中央調任王盛榮為中南局工業部副部長兼有色金屬管理局局長,主抓河南、湖北、湖南等六省的冶金工業。
王盛榮深感責任重大,因此兢兢業業地完成組織交辦的各項任務。
然而,這一次他卻因工作成績太過出色反倒遭遇他人的誣告。
事情的起因源自周總理與他之間的一場對話。
1950年底,王盛榮即將赴任中南局,臨別前總理親自送行,并叮囑道:
“國家現在急缺精密儀器。你到任后想辦法在一年內生產出一萬噸鎢砂,用來同蘇聯交換設備。”
面對周總理下達的要求,王盛榮深感壓力重大,但他絲毫不退縮。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王盛榮解決了生產效率的問題,確保能夠完成指標,可是新的問題擺在眼前:
礦區缺乏運輸條件,一萬噸鎢砂根本來不及運出來。
面對這個困局,王盛榮苦思冥想終于找到了解決辦法。
他將現有庫存的一千噸鎢砂全部售罄,把賺到的經費全部用于購置工程車。
就這樣,礦區的運輸能力一下子得到提升,一年后王盛榮超額完成指標,得到了周總理的點名表揚。
可就在這時,關于王盛榮“貪污腐敗”的傳言就冒了出來,別有用心的人堅稱王盛榮賣掉那一千噸鎢砂是中飽私囊,并給他扣上了“貪污犯”的大帽子。
就這樣,王盛榮被連降四級,成為一個徒有虛名的副處長。
彼時毛主席和周總理正把全部精力放在朝鮮戰場上,因此并沒有注意到王盛榮的冤案,而王盛榮本人則是寵辱不驚,依舊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并不愿因自己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打攪毛主席和周總理。
直到1957年的一天,毛主席百忙之中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恩人王盛榮,于是詢問他的處境。
當得知王盛榮被連降四級時,毛主席敏銳地意識到其中有鬼,于是立即找來周總理了解情況。
周總理來到菊香書屋后對此也頗感驚訝,他確實太忙了,同樣不清楚實情。
于是總理立即派出專員調查此事的來龍去脈。
最終,整件事情被寫成報告呈交到毛主席的案頭。
毛主席看完報告后對著總理說道:
“當年手握3.5萬經費,王盛榮尚且眼睛都不眨一下,如今怎么會為這點錢管不住自己。反正我還是相信他的。”
就這樣,在主席的親自過問下,王盛榮沉冤昭雪,恢復了原有的工作,并破格享受正部長級待遇。
結語
2006年9月1日,王盛榮在湖北武漢辭世,享年99歲。
這位一生傳奇的革命老人在其漫長的斗爭生涯中屢遭挫折,卻百折不撓,初心不改,為后人留下了一段段值得傳頌的紅色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