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一天,人民解放軍第39軍的軍部大家都在安靜的等待著新軍長的到來。
因這一次的任命比較倉促,大家對新軍長一點都不熟悉,好奇的詢問副軍長黃達宣,看他有沒有什么內部消息。
眾人沒等多久,就看到幾輛軍車開進了駐地,一個身穿軍裝的人利索的從打頭的車上走了下來。
隨著他的走近,黃達宣有些懷疑的揉了揉眼睛,這個人他可是太熟悉了。
當年在戰場上黃達宣曾親手俘虜過他,難道新來的軍長就是這個曾經的俘虜嗎?
不一樣選兵方式
1948年11月,遼沈戰役的硝煙還沒有完全的散去,解放軍部隊已經開始計劃下一場戰斗了。
毛主席曾經說過“宜將乘勝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解放軍不會給國民黨軍隊絲毫的喘息之機。
雖然遼沈戰役取得了完勝,可部隊的傷亡還是不小。
為了能夠快速的恢復戰斗力,中央軍委命令部隊就地從國民黨俘虜中開始挑選一些愿意進步的士兵。
接到上級補充兵源的命令之后,所有的基層軍官都開始行動了起來。
東北民主聯軍2縱6師16團尖刀連的連長黃達宣是跑的最快的那一個。
這場戰斗中他帶領部隊一路攻堅克難,奇跡般的俘虜了國民黨中將周福成。
雖然取得了讓所有人都驚艷的戰果,可是整個連隊的傷亡人數也不小。
如何讓自己的部隊快速的恢復之前的戰斗力,這是連長黃達宣所操心的事情。
因此,接到命令之后黃達宣絲毫不敢遲疑,帶著手下的人第一時間就來到了俘虜關押處。
作為一個百戰老兵,黃達宣的眼光是非常毒辣的。
他用鷹一樣犀利的眼神不斷的在列隊的俘虜當中掃視著,所有不敢和他對視的人第一時間就被淘汰了。
第一輪篩選過后,黃達宣的要求變得更加嚴格。
一些站的歪歪扭扭的老兵油子立刻就被刷掉了,身體看上去不夠強壯的也沒能留下。
幾輪下來,最后留在場上的人雖然不多,但一個個的黃達宣都很滿意。
尤其里面一個看著黃達宣最滿意的,從這個士兵的眼中黃達宣看到了斗志和不服氣。
這些人想要完全的融入部隊,必須要經過一番嚴苛的訓練。
真正的好苗子
這個被連長看中的年輕士兵叫徐惠滋,曾經在國民黨軍隊里面是一個機槍手。
據他自己交代,他是兩年前國民黨在山東補充的新兵,是被強行抓到部隊里面的壯丁。
其實,他對國民黨非常排斥,戰場上也是應付差事,最終順理成章的就被俘虜了。
一段時間的訓練下來,黃達宣對這個年輕的士兵越來越滿意,在他的身上黃達宣似乎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
之后,在解放全中國的戰爭中,徐惠滋一直都跟隨在黃達宣的身后,兩個人慢慢的在戰爭中結下了非常深厚的戰友情。
新中國成立之后,在黃達宣的介紹下徐惠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一路走來兩個人的身份也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黃達宣從連長成長為主力團的團長。
而徐惠滋也成為了連副指導員,并且榮立了好幾次功勞。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后,徐惠滋所在的部隊是第一批進入朝鮮的隊伍。
在跟美國人戰斗的過程中,徐惠滋憑借著過人的軍事才能,幾次陣地防御戰打的都非常漂亮。
從朝鮮戰場回來之后,徐惠滋已經成為了團政治處的優秀干部。
回國之后,徐惠滋沒有離開熱愛的隊伍,一直都在部隊中奮斗著。
由于當時中央軍委對部隊做了大規模的整編,所以徐惠滋和黃達宣慢慢的失去了聯系。
徐惠滋雖然加入解放軍的時間不是很長,但他識字,有頭腦,而且多次立功受獎。
他在部隊的發展非常的順利,從團作訓科的科長一路晉升到了作訓科處長職位上。
對于部隊的訓練工作,徐惠滋非常的有見地,他提出了不少比較先進的訓練方法,得到了上級領導大力的表揚。
老友再相逢
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的時候,徐惠滋已經是副師長了,他帶領部隊參加了老山輪戰,表現非常的不俗。
隨著國內外局勢的發展,大規模的戰爭已經不可能在出現了,解放軍也更加重視新時代高級人才的培養。
徐惠滋作為部隊中的青壯派,成為了重點被培養的對象。
他先是到高等級的軍事學院里面去學習深造,回來之后又下到基層去實地考察研究。
所以,剛50歲出頭的徐惠滋踏入到了解放軍高層將領的序列當中。
1983年,原39軍的軍長因為身體原因被調離了崗位,這支英雄部隊的軍事主官一職空缺了下來。
當時39軍的副軍長是黃達宣,這個從抗戰年代走過來的百戰老兵打仗勇猛,脾氣火爆,不是一般人能夠與之搭檔的。
如此以來,派誰來擔任39軍軍長一職讓組織上頗為頭疼,就在這個時候負責人事調動工作的同志突然就想到了徐惠滋。
徐惠滋曾經在政治處干過,在之前的部隊里面他和班子成員相處的都非常好。
所以,大家認為39軍軍長這個職務讓他擔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徐惠滋在得知自己將再次見到黃達宣的時候,非常的興奮,連夜就帶著警衛人員出發趕往了39軍。
當第一眼看到新軍長竟然是徐惠滋的時候,黃達宣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可隨著徐惠滋抓住他的雙手,開始講述曾經過往的時候,黃達宣終于是回過了神。
他也緊緊抓著徐惠滋的胳膊,不住的感慨著,沒有想到當年自己親手俘虜的小家伙能夠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在兩個人的無私配合之下39軍發展的非常好,成為了新時代人民軍隊的標桿。
結語:
徐惠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授銜儀式中被授予了中將軍銜,6年之后又被授予上將軍銜。
能從一名俘虜走到解放軍頂級將領的位置上,徐惠滋的能力自然是不需要多說的。
其實他的人生從1948年的那次挑選開始就發生了轉動。
在他不平凡的人生中黃達宣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要不是黃達宣把他從俘虜當中選出來,也許就沒有以后的故事了。
這不得不讓我們想到了老祖宗的一句話: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這句話在黃達宣和徐惠滋的故事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