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又上新聞媒體了,XDM,自從國內動漫文化、二次元文化成為新時代年輕群體的熱潮,二次元生態經濟也成了備受關注的話題。
全國各地,各式各樣的漫展,周邊店(谷子店)也是加入市場。
但是這種二次元經濟意味著什么?究竟是好還是壞?在社會輿論中也有不少的爭議。
一個小小的鐵片片,也就是“徽章”“吧唧”反正都一個意思,竟然能夠被炒到上萬塊錢,這對于很多人來說是無法相信的事情。
而之前還有《小馬寶莉》卡片,也被炒出天價,為什么本身制作成本只有幾毛錢甚至幾塊錢的東西,能夠如此爆火呢?
而近期的新聞媒體,突然間將目光轉移到了“吧唧”這類動漫周邊產品上。
動漫周邊根本價值!
在一些新聞媒體的標題中,“一塊的吧唧被炒7萬多”,故事的主人公是位26歲的女子,她將自己六年的工資,搭進去全部購買這些谷子周邊。
在媒體的視角中,他們似乎在譴責當今未成年或者成年人以此沉迷,將這種二次元經濟市場,淺顯的用“規則”“套路”這些詞匯表達。
個人覺得這種表達方式并不是很客觀。
雖然那種炒出天價的周邊產品,我本人是避而遠之的,不排除這個圈子里有一部分人惡意炒谷,博取利益,但是歸根到底,其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市場價值。
沒錯,在外人看來,手辦這玩意就是塑膠,吧唧這玩意就是鐵片片,還有亞克力立牌、掛件這些等等,這些東西的制作成本可能低的難以想象。
但別忘了,這些普通的東西是因為附上了一個IP,也就是說它有了一個IP價值,而這個IP的價值,又是動漫、游戲、漫畫等等觀眾情感賦予的。
所以在此基礎上,還有著一份情感價值,而購買動漫周邊產品這種行為,恰恰是自身對于IP的情感表達。
不管是什么東西,物以稀為貴是肯定的,媒體所說的那種炒至上萬塊錢的吧唧,估計在市場上沒有或者僅僅有極少數的存量。
對于買賣雙方的人來說,他們壓根不會在意,這玩意是鐵片還是塑料什么,人家覺得值就行。
就像我們無法理解,房價為什么總是那么高?建議媒體們要是閑著沒事,關注下房價這種民生問題,畢竟你把房價打下來,要比打個鐵片片更有成就感吧。
為什么年輕群體要買周邊?
其次,就是成年群體,有了自己的經濟來源,在不影響自己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去購買一些自己喜歡的周邊產品,我覺得也是正常的。
當然了,就算影響了生活質量,還要去買,那也是人家自己的事情,畢竟成年人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雖然不明白,新聞媒體為什么會用個26歲的成年人打開這個話題,但其實周邊這類產品的輿論點,還是在未成年人這一塊。
未成年沒有經濟來源,而這些產品的價格,從十幾塊,幾十塊,到幾百塊上萬塊,價格不等,這對于一些家庭經濟不是很好的家庭來說,孩子染上“二次元”那無疑會增加一筆開銷。
但凡事不是絕對的,因為星河也見過,有些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來購買這些產品,支持孩子的愛好,甚至有些家長自己也玩的不亦樂乎。
這類群體在圈子中備受羨慕,被其他人稱之為“飛天黨”。
還有一些就是悲催的地下黨了,其實我也勸過一些小伙伴,大家沒必要為了買個谷子周邊,在學校硬是節省家長給的飯錢生活費。
但是顯然效果不大,他們/她們還是會選擇以這種方式存錢買周邊,這種對愛好執著的精神,還是值得尊重的。
青春期的孩子們,其實大都會有一些異于常人的心理問題,不用懷疑,你我都皆是從那個時期走過來,那個時候我們渴望的東西,現在的他們也依舊是一樣的。
中式教育的壓力有多大,大家都應該清楚,早上五點晚上十點,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下,這些孩子們僅僅只能有節假日的時期,去額外犒勞一下自己的愛好。
這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表現吧!
而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更應該去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的愛好。
喜歡上二次元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但也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因為這是他們這個年代,絕大多數人所能輕松接觸到的最容易愛上的東西了。
結語
二次元經濟的背后,除了表現的是動漫文化、二次元文化在國內市場的繁榮發展,更多的表現是年輕一代人的心理特征。
這些喜歡這類文化的年輕群體,每一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偶像”,他們/她們強大、堅韌、勇于拼搏,不正是自己向往的目標嗎?
如果僅僅用“一個吧唧炒七萬”這種不具有群體代表性的概念,去否定整個二次元經濟,多少帶著傲慢與偏見吧!
那么,各位二次元阿宅們,你們的推是誰呢?評論區留個名吧!
文/星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