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底,毛澤東南下視察行至濟南時,在車上召見了時任濟南市委書記的谷牧。谷牧向毛澤東匯報了工作。
毛澤東說你們的報告我看過了,并且再次給予肯定。接著就轉換了話題:
“濟南因何得名?”毛澤東問。
“因為它在濟水之南。”谷牧答。
濟水現在為什么不見了?”
濟水源頭河道
谷牧正準備回答時,毛澤東接著說:
“濟水故道被黃河奪去了,你回去查查書看。入境問俗,入國問禁。到一個地方工作,就要了解那里的情況,包括現在的和歷史的情況。”
“諸葛亮是哪里人?”毛澤東又問。
“祖上是山東臨沂人,后來移居湖北襄陽。”谷牧依據史書作了回答。
“他為什么姓諸葛?”
谷牧被問住了。
“你看過《三國志》嗎?可查《諸葛瑾傳》的注。孔明的先世本姓葛,原籍諸城,后來移居陽都(即臨沂)。當地葛氏是大族,排外性強。孔明的先人因本族來自諸城,故自稱諸葛,以別于當地葛姓,后代相沿,就姓了諸葛。”
途中,毛澤東看到山上樹木稀少,問谷牧:“你們山東的山上為什么不長樹?”
“從前有些樹,戰爭中被破壞了。”
“這是個原因。可是我們在江西蘇區時,打仗也毀了些樹,不久就又長起來了。你們這里山上基本沒有什么樹嘛!”
“南方雨水多而山東干旱,樹木生長受影響。“
這理由也不完全,古代山東樹木也很茂盛。《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景陽崗,樹就很多嘛!”
后來在回憶這次難忘的會見時,谷牧說:
“毛主席學識淵博,對各方面的事物都有探討研究的興趣,總是就一個題目啟發你深入思考,去了解更多的事情和道理,使我很得教益。只是關于山東山上樹少的議論,我當時未能領會到他有批評我們對綠化植樹抓得不力的深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