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非常節儉,在最困難的那幾年,與全國人民同甘共苦,在外面也很少“下館子”吃飯,有時候最多吃一碗羊肉泡饃,還把羊肉泡饃帶火了。
1958年秋天,天津烤鴨店的大門口被熱情的老百姓圍了個水泄不通,在當時那個年代,到底是什么事情會讓人民群眾紛紛上前圍觀?
原來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天津下館子的時候,被老百姓知曉后,紛紛前來看望毛主席。
一、毛主席吃烤鴨被人瞧見
在新中國第一個五年正式收尾后,毛主席也開始全國各地走訪,查看驗收,五年計劃帶來的成果和不足,同年8月,毛主席受邀前往南開大學視察工作。
剛進入校門,毛主席就看到熱情的學生們站在馬路兩旁,迎接他的到來,學生和老師紛紛在路旁瞻仰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風采,視察工作中,毛主席轉了轉南開大學的校園。
向校長和老師詢問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問學校有沒有什么困難,看完學生們的教室后,毛主席聽了南大校長做的學校未來的發展和工作匯報,還專門問了學生們參加勞動的情況。
離開時校門口被熱情的師生們圍了個水泄不通,警衛李銀橋見狀也沒有好個辦法,只好向天津警衛處求援,最后毛主席坐上一輛小汽車才順利離開充滿青春氣息的南大校園。
汽車開出南大校園后,南大校長要請毛主席吃中午飯,盡管毛主席百般推辭,但最終還是同意了校長的請求,毛主席正好也借此事看看天津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何。
南大校長邀請毛主席去吃天津烤鴨,這個烤鴨店是北京烤鴨分店,工作人員見來人是偉大的領袖毛主席,非常熱情的上前歡迎,并為幾人準備了一個大包間。
上菜后眾人吃飯時也沒交談,吃得很快,吃完飯后毛主席透過窗戶看著樓下的百姓,看著街道上滿是人間煙火氣,非常高興,可這一幕卻被對面樓的一位婦女剛洗完衣服要晾衣服的女同志瞧見。
她見到毛主席后,激動地揉了揉眼睛,此時家家戶戶都在家里掛著毛主席的畫像,她不會看錯,看清楚真是毛主席后,她扔下手中的衣服,趴在窗前激動地大喊了一聲:“毛主席!”
這一聲“毛主席”就像一支集結號一樣,周圍群眾聽見后齊刷刷的抬起頭看向毛主席,毛主席聽著群眾喊:“毛主席萬歲”,非常高興,大勝高呼回應:“人民萬歲”,這可附近的百姓高興壞了,紛紛向烤鴨店門口聚集。
很快烤鴨店門口的路馬上就被堵的水泄不通,附近的百姓也是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越傳越遠,很多人都放下工作,就是為了瞻仰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尊容,可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人們越聚越多。
這一圍堵就圍堵了將近六個小時,最后外面的人進不來,里面的人也出不去,在當時那個年代也只有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才有這樣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毛主席擔心群眾們曬得中暑,立馬讓李銀橋安排離開。
最后沒有辦法,李銀橋只能向天津市警備部隊打電話請求援助,最后在一個排的戰士的護送下,才順利的將毛主席護送出去,一路走出去,毛主席和熱情的天津百姓打招呼,實現了走到人民群眾里去,就是人民太熱情。
李銀橋事后回憶此事,天津人民太熱情了,戲稱:“毛主席被天津人民‘俘虜了’”,事后李銀橋派人幫助烤鴨店老板打掃衛生,工作人員邊收拾邊整理竟收拾出好幾大筐鋼筆、帽子、書、布鞋、本等物品,主席得知此事后最關心的是民眾有沒有在此次擁擠過程中踩踏受傷。
全國百姓都視毛主席如最親最親的人,可毛主席又何嘗不是,將全國人民放在心尖上,全國人民最困難的時候,毛主席以身作則,為黨中央各級領導作表率,減少人民的負擔。
二、主席欲登黃鶴樓
新中國成立后,家家戶戶都掛上毛主席的畫像,毛主席的樣子早已深深刻在中國人民的心底,每次毛主席出行都會被人民認出,在天津吃烤鴨被認出來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1952年毛主席路過武漢時,很是懷念這座大城,曾經的國民政府首都,毛主席與這里結下不解之緣,毛主席曾經在這里第一次與蔣介石見面。
想起這段過去幾十年的歲月,不禁感慨萬分,中年時期的蔣介石看著青年時期的毛主席在臺上侃侃而談,不知道兩人后來會產生如此深的羈絆。
來到武漢后,毛主席最想去地方當然是武漢最有名的地方黃鶴樓,可黃鶴樓作為一個著名景區,不管哪天都是人滿為患,游客絡繹不絕,而此時正值新春佳節來臨之際,這恐怖的人流量,可想而知。
主席文武雙全,黃鶴樓上更是有各朝各代著名詩人留下的詩詞名句,毛主席年輕時曾經來過,這次前來非常想重登黃鶴樓,回憶過去,想重登黃鶴樓看看近代歷史上有沒有文學大家登樓留下著作。
毛主席走到黃鶴樓附近,看著這座歷經洗禮的歷史名樓屹立在這里,欣慰不已,黃鶴樓的成名是因為唐代大詩人留下了一篇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著作,而聞名天下。
三、微服出訪被認出
毛主席剛要興致勃勃的登樓,就被羅瑞卿大將攔下,因為毛主席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四五歲孩童都認識毛主席,所以登樓前,羅瑞卿大將讓毛主席喬裝一番。
如今志愿軍戰士還在朝鮮保家衛國,老蔣還賊心不死緊盯大陸,意圖反攻,萬一人群里混進特務那可就大事不妙了,羅瑞卿大將讓毛主席帶上口罩帽子裝扮一下,毛主席一聽立馬急了。
“好你個羅長子,你是要讓我脫離人民,脫離群眾,我在中國還不能見見百姓,不能走到百姓身邊去,我還不能以真面目示人了!”負責保衛的羅瑞卿大將一見毛主席急了,立馬解釋道:
“不是主席,您看以您現在的知名度,一旦露面,直接把這黃鶴樓都堵了,咱還怎么登上黃鶴樓,再說如今市面上還有好多特務藏著呢,主要是為了你的安全,也為了百姓的安全,引發混亂”。
毛主席聽聞覺得有道理,勉強同意了羅瑞卿的提出的要求,主動帶上口罩帽子,再從羅瑞卿手上搶過一副墨鏡帶上,就這樣,毛主席的暫時沒有被人認出來。
毛主席也像一個普通老百姓一樣逛起了黃鶴樓,看著黃鶴樓上的名詞佳句,看的興起時忍不住拍手叫好,看著黃鶴樓外的景象,毛主席不禁陷入回憶里,想起結發妻子楊開慧女士,兩人曾經一起攜手登上黃鶴樓。
正當毛主席入神的時候,身邊的一個小孩將毛主席拉回現實,“毛爺爺,看是毛爺爺”,兒童稚嫩的聲音就像在平靜的湖面扔進了一塊石頭,激起層層波瀾,周圍的所有百姓都沸騰起來。
最后還是在羅瑞卿大將和衛士們的保護下,毛主席才安全的來到黃鶴樓附近的江邊,登上一艘船毛主席才卸下裝備,之前并未給百姓打招呼,是怕給衛士們惹麻煩,上了船毛主席熱情的給百姓打招呼。
結語
這只是毛主席被百姓追捧的兩個瞬間,毛主席非常喜歡走到群眾身邊,看百姓們過得好不好,毛主席常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父親對他影響很大,是毛主席帶領中國走向更美好的未來,我們永遠銘記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