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紅軍將領,被稱為是“革命的長工”,頗得毛主席器重。
毛主席曾請他出山去找朱德,曾派他去蘇聯談判,但這位將軍也曾經犯過一個重大錯誤,為此對他后續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他就是何長工,此人有怎樣的經歷,犯的是什么錯誤?
1919年底,年輕的何長工懷揣著改變祖國命運的夢想,踏上了前往法國的輪船。在異國他鄉,他結識了周恩來、聶榮臻等革命志士,并在進步思潮的影響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返回祖國后,何長工在家鄉積極開展革命工作,當國共合作破裂后,他的處境很不好,一度被敵人盯上。
就在這關鍵時刻,何長工聽聞毛主席在武昌組織農民運動,便立即前往投奔。毛主席見他忠心革命事業,便為其改名“長工”,寄望他能為人民服務一輩子。
在革命戰爭年代,何長工立下了兩大功勛。
第一件是成功尋找到朱德,促成了舉世聞名的“朱毛會師”。1927年10月,他接受毛主席的重托,歷經千辛萬苦,輾轉多地,終于在廣州找到了朱德。
第二件功勛是成功改造“綠林軍”首領王佐,通過智慧和耐心,何長工不僅說服了王佐的家人支持革命,還幫助他打敗了宿敵尹道一,最終使其真心歸順革命事業。
可就是這樣一位有著諸多功績的將才,卻在長征途中犯了一個致命錯誤,當張國燾違背北上方針、另立中央時,何長工居然一時糊涂,站在了張國燾一邊。
這個決定,令曾經支持他的毛主席深感失望。
后來,何長工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做了檢討。雖然如此,在抗日、解放戰爭期間,他還是被調離了一線,負責主持大后方的教育工作。
新中國成立后,何長工在政府部門任職,根據規定,他未能參與到軍銜評定中。
不過,何長工并不在意,繼續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才干,先后擔任航空工業局局長、重工業部副部長等要職,為國家的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0年,關于是否需要發展航空工業,組織內一部分人贊同,一部分人反對,何長工認為航空工業對國家的發展和穩定大有裨益,向毛主席做了匯報。
毛主席非常贊賞何長工的態度,也支持他的想法,便派他前去蘇聯,商談援助我國建立航空工業的事宜。
1951年1月1日,一行人抵達蘇聯。此次談判,十分不易。
蘇聯外長看到我方眾人穿著普通西裝,心中認定我方是非專業人員,在談判中更是坦言,中國連一點工業基礎都沒有,還想發展航空工業,實屬妄想。
何長工用英語、法語與之辯論,其才能讓對方頗為震撼,后來,何長工甚至要求打電話給斯大林。
蘇聯外長這才重視起來,邀請了其他幾位重要人物參與了會談,草案擬定好,呈送給斯大林后,也被迅速通過。
一個人的成就不在于他是否犯過錯誤,而在于他能否正視錯誤、及時改正,繼續為人民服務。
何長工就是這樣的人,他有勇氣承認錯誤,有決心改正錯誤,有毅力繼續前進,才做出了更多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