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主席破例下令特赦一名女囚犯,這位女囚犯究竟是誰?為何能獲得主席破格關(guān)照?
這位“女囚”是黃慕蘭,1907年在湖南瀏陽出生,家庭彌漫著濃厚的學術(shù)氣息。其父黃穎初,是清末瀏陽地區(qū)赫赫有名的“三杰”之一,曾協(xié)助譚嗣同整理并編纂《仁學》一書,對變法維新運動亦多有襄助。
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黃慕蘭從小便展現(xiàn)出聰慧過人的天資,對新知懷有無限的憧憬。
12歲時,黃慕蘭在父親的安排下,前往長沙周南女校求學。在周南女校的求學時光里,黃慕蘭沐浴在先進教育的光輝下,更有幸與向警予、蔡暢等革命先驅(qū)結(jié)識。
1919年,五四運動的熊熊烈火激發(fā)黃慕蘭的滿腔愛國熱忱,她積極投身學生運動中,成為傳播革新思想的一面鮮明旗幟。
1926年春天,黃慕蘭在武漢加入共青團,同年11月,她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與眾多革命前輩,包括宋慶齡等建立深厚的情誼,成為革命隊伍中的佼佼者。
在革命生涯中,黃慕蘭先后與宛希儼、賀昌結(jié)為革命伴侶,共同在地下工作中奮斗。特別是在南昌起義期間,她擔任江西省委的機要秘書,肩負起了情報收集和保障領(lǐng)導人安全的重任。
在艱苦革命斗爭中,她化身為各種身份的婦女,巧妙地與其他地下黨員接觸、傳遞情報,甚至掌握在圣經(jīng)上用米湯書寫重要情報的絕技。
1929年,黃慕蘭被調(diào)往上海,擔任中央委員會的機要秘書,成為中央特科的一員。在上海中央機關(guān)工作期間,她積極參與工人運動,在一次工人罷工運動中不幸被捕入獄。
即便身陷囹圄,黃慕蘭沒有失去方寸,堅定與其他同志一起與敵人展開斗爭,經(jīng)過100天的獄中生活,最終被釋放出獄。
這只是黃慕蘭革命生涯的一個小小插曲,在關(guān)向應(yīng)被捕后,黃慕蘭憑借自己的廣泛人脈,找到在上海租界享有盛名的律師陳志皋。
在組織的精心安排下,黃慕蘭答應(yīng)陳志皋的追求,借助他的力量成功營救出關(guān)向應(yīng)。
更為傳奇的是,黃慕蘭還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挽救周總理的性命。1931年6月的一天,黃慕蘭與陳志皋外出散步時,偶遇一位昔日同窗。
在閑聊中,這位同學無意間透露一個驚人的消息:巡捕房剛剛逮捕一名握有共產(chǎn)黨核心機密的高層人物,此人知曉黨內(nèi)眾多秘密,還掌握著周總理的住址。
黃慕蘭聽著這些描述,心中漸漸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她隱約覺得這個人可能是向忠發(fā)。
意識到事態(tài)的緊迫性,黃慕蘭立刻采取行動,將這一重要情報緊急上報給組織。周總理在接到報告后,火速秘密搬離原來的住處,從而避開即將來臨的危險。
事后,周總理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此事,對黃慕蘭的果敢表示由衷的感激。
新中國成立后,黃慕蘭的生活充滿波折,由于她曾經(jīng)是一名地下特工,為掩護身份,組織上決定撤銷她的黨員資格,這一決定使得她在后來的日子里備受質(zhì)疑,甚至一度陷入冤獄中。
在暗無天日的監(jiān)獄里,黃慕蘭遭受磨難,在極端的困境中,也未曾動搖對革命的信仰。
1955年,毛主席得知黃慕蘭的境遇后,親自簽發(fā)特赦令,這是共和國歷史上首份由主席親筆簽署的特赦文件。
當毛主席道出特赦的緣由,周總理等一眾領(lǐng)導人均深感贊同,主席更是表示:“她是我們?nèi)h共同的恩人!”
因為特赦令,黃慕蘭掙脫束縛,重獲自由,命運似乎并未就此對她溫柔以待。在特赦之后,她又因受到潘漢年案的牽連,兩次被無情地投入秦城監(jiān)獄,度過漫長的17年監(jiān)禁歲月。
直到1980年,鄧穎超等人關(guān)注為黃慕蘭帶來轉(zhuǎn)機,最終洗清冤屈,重獲黨員身份,被委任為上海市政府參事。
步入晚年,黃慕蘭選擇杭州作為自己的休養(yǎng)之地,在那里享受著平凡安詳?shù)纳睢?/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