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這不是巧合,全部都應驗了!"日本女漫畫家龍樹諒畫下的15個預言夢境,13個已成真,準確率高達87%。
最后兩個未實現的預言都指向2025年的兩個特定時刻。
更令人不安的是,這個時間點竟與多個預言家不謀而合。
01
1975年的東京,初夏的風裹挾著櫻花殘瓣,輕輕掠過街角的一間小書店。二十二歲的龍樹諒站在柜臺后整理著新到的漫畫書,陽光透過玻璃窗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這是個平凡的下午。她翻開一本少女漫畫,鉛筆勾勒的線條在紙上流淌。作為一名剛出道的漫畫家,她的作品還未獲得多少關注,生活平淡得像一杯白水。
夜晚,月光灑進簡陋的出租屋。龍樹諒在案前畫著新的分鏡,睡意悄然襲來。她趴在桌上睡著了。夢里,她看見一位穿著淺藍色連衣裙的女子,站在隧道般的地方。女子的面容模糊不清,卻傳來一陣若有若無的呢喃。
第二天清晨,這個夢境依然清晰地停留在腦海。她心里泛起一絲異樣,卻說不清是什么感覺。午后,她走到附近的公園散步,想要甩開這種莫名的預感。
公園里聚集著一群人,議論聲此起彼伏。她走近一看,警戒線內躺著一具遺體。死者穿著淺藍色連衣裙,倒在隧道入口處。龍樹諒渾身一顫,后退幾步,靠在樹干上大口喘氣。
晚間新聞播報了這起命案。電視畫面上,死者的照片與夢中女子重疊。龍樹諒的手在發抖,筆記本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那一刻,她意識到自己的夢不再是普通的夢。她翻出一個空白本子,用顫抖的手寫下日期和夢的內容。從這天起,她開始記錄每一個不尋常的夢。
案頭臺燈的光圈里,龍樹諒寫下:"我沒有靈異體質,但我能看見未來。"鋼筆的墨跡未干,卻仿佛已經沉淀了千年的重量。她不知道,這些記錄將在未來二十年里,一次次應驗,改變無數人的命運。
月光依舊靜靜地灑在窗臺,東京的夜晚一如既往地喧囂。只是從這一刻起,一個普通的漫畫家,開始背負起了與眾不同的使命。
02
一支鋼筆,一本筆記本,一盞臺燈。十五年間,龍樹諒記錄下的夢境在時光中一一應驗,像是命運在紙上寫下的劇本。
1976年11月的一個深夜,她在夢中看見了英國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站在舞臺中央,光影逐漸暗淡,最后化作一座銅像。夢醒時分,她寫下這個不祥的預感。十五年后,1991年11月24日,Mercury因艾滋病引發的肺炎離世,年僅45歲。
筆記本又翻過幾頁。1992年8月31日的夢境記錄顯示:戴安娜王妃抱著小王子的照片,照片邊緣泛著詭異的黑色。五年后的同一天,這位備受矚目的王妃在巴黎遭遇車禍。龍樹諒看到新聞時,手中的咖啡杯砸在地上,瓷片四散。
預言開始接踵而至。1995年1月2日,她夢見神戶地區天搖地動,房屋倒塌,煙塵彌漫。僅僅十五天后,7.3級阪神大地震奪走了數千條生命。那一刻,她終于明白這份能力的分量。
最令人心驚的是2011年的大地震預言。早在1996年3月11日,她就夢見海嘯吞噬了日本東部沿海。夢中的場景如此真實:黑色的巨浪卷走一切,核電站爆炸的蘑菇云升騰而起。她把這個預言畫進了漫畫,在封面寫下"2011年3月發生大災難"。
十五年后,夢境成真。9.0級地震,海嘯,核泄漏,一切都與預言分毫不差。當電視新聞播報災情時,龍樹諒站在窗前,望著東京的天際線,眼淚無聲滑落。
新冠疫情也未能逃過她的預見。1995年1月2日的筆記寫道:"2020年,一種病毒讓城市空無一人,到四月開始消退。"當這個預言在25年后實現,她的漫畫已經成為絕版,在二手市場炒到十幾萬日元一本。
十五個預言,十三個已經應驗。龍樹諒的預知夢顯示出驚人的規律:不是十五天,就是五年,或者十五年后必定成真。她的預言不再是巧合,而是一種難以解釋的必然。
但最后兩個預言,讓這位已過古稀的漫畫家徹夜難眠。因為它們都指向同一個年份:2025年。
03
2021年深秋,東京郊外的一間和室內,龍樹諒攤開幾十本發黃的筆記本,逐頁翻查。臺燈的光暈中,她用紅筆在每個夢境實現的日期上畫圈,反復核對時間間隔。
數字躍然紙上:阪神大地震,15天;戴安娜王妃車禍,5年;311大地震,15年;新冠疫情,25年。所有預言都以5為倍數,精準得令人不寒而栗。
她的手指劃過兩個尚未標記的日期,停在那里微微發抖。這是最后兩個未解之謎,也是唯一兩個她做過兩次的夢。第一次在1999年,第二次在2021年,夢境一模一樣。
1999年7月5日,印度德里的一家旅店。龍樹諒從夢中驚醒,冷汗浸透衣衫。夢里,她漂浮在高空,俯瞰著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海域。海面突然爆裂,裂縫中涌出熾熱的巖漿,百米高的巨浪撲向四周。
凌晨4點18分,她立即記錄下這個夢。但這次,夢中沒有明確的時間指向。只有一個細節:所有人都穿著短袖,暗示災難發生在夏季。
22年后的2021年7月5日,這個夢境重現,但多了一個關鍵信息:2025年。與此同時,她在另一個預知夢中看到一個更近的時間點:2025年1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