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
《泰州日報》整版跨版報道
聽需問計抓主業 同向同行促發展
——泰州法院以工作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
近年來,泰州法院牢記“走在前、做示范”重大使命,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在全省年度營商環境評價考核中,全市法院“辦理破產”指標位列全省第三,兩項優化營商環境舉措獲評“駿馬獎”。“預重整+重整”等工作在全國有影響、全省有位次。
對于這些成績的取得,看看代表委員們怎么說……
泰州法院
張 強
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泰興市供電分公司六級職員
每次參加法院組織的活動,都讓我有不同的感受,感受到法院的用心用情。希望法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進一步提升司法效力;不斷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動合作,共同促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在隊伍建設上優化對干警的考評機制,不斷調動廣大干警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2024年,全市法院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堅持聚焦中心任務,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明確20項任務68項舉措,提升司法服務營商環境的質效,審結商事案件21290件。
健全破產案件辦理機制,審結破產案件600件,化解債務308億元,安置職工3260人,盤活土地房產376萬平方米,為地方財政增加稅收2.2億元。通過重整、和解吸引投資17.23億元,幫助18家企業重獲新生。采取“預重整”方式,幫助新能源企業智航公司恢復發展,重整后預計年產值20億元。審結涉外、涉港澳臺案件48件,助力本土企業放心“走出去”。辦結全省首例申請承認和執行國際體育仲裁院裁決案,更好彰顯涉外司法公信力。
在全省率先出臺“司法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十項措施”,深化涉大健康案件集中管轄改革,審結相關案件1912件。加強生物醫藥、高技術船舶等領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審結知識產權案件1330件。審理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獲《人民日報》點贊。開展“引法強鏈”行動,知識產權糾紛訴調對接做法,被最高法院、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多元調解典型經驗。
依法保護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審結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等犯罪案件46件。靈活采用“活封活扣”等措施,盡力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加大拖欠企業債務清理力度,執行到位75.19億元,為278家已履行義務的企業恢復信用。實現商會商事調解全覆蓋,化解糾紛3508件,節約訴訟成本923萬元。主動走訪民營企業,為1008家企業提供法治體檢,防范法律風險。
緊盯重點片區建設、重大項目推進,審結城建類案件2141件。設立里下河環境資源法庭,審理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案件。妥善化解涉興化大閘蟹、靖江肉脯等土特產品糾紛,審結土地承包流轉等案件193件。發揮司法服務鄉村振興基地作用,“銀杏花開”等5項工作獲評全省優秀人民法庭品牌。加強文化遺產司法保護,讓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泰州醫藥高新區人民法院
王愛珍
泰州市人大代表,鳳凰街道東謝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一年來,兩級法院克服案多人少困難,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建議多開展規范民間借貸、防范訴訟風險法律宣傳活動,增強群眾風險防范意識;同時加大對“老賴”的打擊力度,提高其違法成本,共同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風尚。
2024年,泰州醫藥高新區人民法院與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共同設立“涉破醫藥企業資產處置與投資人招募平臺”,力促騰籠換鳥,成功處置桑緹亞生物、全科醫療、佰思瑞生物、港城中藥等多起破產案件。
針對部分破產企業難以通過調整股權架構保有原資產的整體功能的局面,該院以具有再利用價值的生產要素為賣點、以重新激發資產活躍度為目標,創新采取“出售式”重整思路,整體打包破產企業主營資產作為投資標的,創設沉沒資本重整再利用機遇,實現生產要素再配置效益最大化。
在港城中藥重整案中,該院全力聯動相關黨委政府,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從確定意向投資人到項目上馬不到30天,跑出了投資招商加速度。該院有效助力園區企業結構化轉型升級,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推動構建“億元級”折疊手機鉸鏈新型產業,建成年產500萬套折疊手機鉸鏈生產線,實現重整效用最大化。項目投產后,預計新增工作崗位約90個,實現年產值約4.5億元,年納稅約6500萬元。
海陵區人民法院
呂梅華
泰州市人大代表,泰州市江南春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從法院相關報告中感受最多的就是數字,每個數字的背后都是法院人的辛勤付出,更是全市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今年多次參加海陵法院集中執行、庭審旁聽活動,零距離接觸法官和干警,感受到我們泰州法院真的是有溫度、有情懷、有力量的司法部門。建議加大普法宣傳力度,運用短視頻等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普法宣傳,讓知法、懂法、守法成為社會新風尚。
2024年,海陵法院著力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出實招,找準司法服務保障的切入點、結合點,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該院升級打造“法治診所”服務品牌,通過固定坐診、上門出診、聯合會診、線上問診、園區巡診、回訪復診等6種形式,打通從對接企業需求到服務落地見效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海陵法院累計為全區64家企業提供更加精準的“法治體檢套餐”,出具38份法治體檢報告、法治體檢建議書,并就發現的行業共性問題發送司法建議2份。
“一站式”信用修復機制建立以來,海陵法院在全市范圍內率先發放5份《信用修復證明書》,推動三鈴車業等7家破產重整企業恢復“造血能力”,從銀行獲取信貸資金超過5000萬元,真正解決重整企業因信用修復不到位而導致后續發力疲軟的問題。
高港區人民法院
楊義琴
泰州市人大代表,高港區永安洲鎮潤洲社區黨總支書記
法院作為司法機關,承擔著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責任。從通報中的一串串數字,可以看出兩級法院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和無數的汗水,有力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安全穩定。建議法院要增強工作的透明度,經常性深入基層社區宣傳法院工作,讓群眾了解法院工作流程,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切實打通司法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以來,高港法院錨定“走在前、創一流、作貢獻”工作目標,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該院著力打造營商法治引擎,開展“高法護航·益企發展”系列活動,出臺法治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十條措施”,并與區工商聯探索共建自動履行“正向激勵+信用修復”機制,為企業經營發展掃除信用障礙。
該院全力護航產業高地建設,穩妥化解涉北沿江高鐵工程建設糾紛,協調騰空土地47.4畝,助力打造現代化“樞紐泰州”。充分發揮破產審判“及時出清”職能,依法審結破產案件30件,騰退僵尸企業68家,盤活低效廠房、閑置土地427.65畝。
該院致力助推基層社會治理,開展“治罪+治理:兩治并重”行動,建立健全輕罪治理機制,一審新收刑事案件數和平均審理天數分別同比下降12.14%、17.24%。擦亮“園圈鏈”多元化解品牌,依托鎮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和村級工作站,創新“約法三章”源頭治理模式,以村規民約、自律公約、管理規約引導社會各領域自治善治共治。
姜堰區人民法院
金慧霞
泰州市人大代表,姜堰區羅塘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
法院在優化營商環境、盤活閑置資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顯、成績喜人、成果豐碩。建議加強與鎮街的工作聯絡,聯合司法行政機關,加大對基層群眾的法治宣傳教育,推動更多矛盾糾紛通過非訴訟方式化解。
2024年,姜堰區人民法院緊扣“公正與效率”主題,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始終堅持將非訴訟機制挺在前,開展商會調解培優行動,在區、鎮(街道)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人民法庭成立18個民企商會商事調解工作室。聯合金融監管部門推動金融糾紛前置調解,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受理的金融糾紛案件數同比下降69%。
該院扎實做好“保交樓、穩民生”司法保障工作,有效化解樓盤群體性交房糾紛近700件,連續三年被區委區政府表彰為“服務建筑業先進單位”。
該院制定《破產案件繁簡分流實施辦法》,通過提前介入、壓縮環節等措施推動簡案快速審理,全面提高破產審判質效。緊扣地方發展大局,以“債務清償、企業拯救、社會和諧”為目標,依法參與處置僵尸企業,支持企業發展轉型升級,近三年共化解企業債務39.6億元,盤活土地667.44余畝,增加稅收2.95億元。
該院樹立善意文明執行理念,通過采取活查封方式,避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對涉及民營企業應收賬款的執行案件,加大執行力度,幫助企業及時回籠資金,2024年執行到位金額11.81億元。
泰興市人民法院
俞宏偉
泰州市政協委員,泰興市宏創偉業電腦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泰興市知聯會理事
法院進一步強化了政務公開,增強了透明度,確保了司法信息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公開。同時,注重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聯絡,建立健全溝通機制,增進了社會各界對法院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2024年,泰興市人民法院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忠誠履職、公正司法、擔當作為,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泰興新實踐。
該院創新破產審判工作,成功舉辦破產管理人履職盡責暨破產實務研討會,“預重整+招商引資”雙輪驅動困境企業億爾公司做法被學習強國宣傳報道,泰興市廣源房地產破產重整案做法被《江蘇經濟報》頭版頭條報道。
該院制定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十條措施”,聯合建立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站,依托“青行”直播間開展“新公司視角下企業合法合規經營”抖音直播,印發《企業創業者經營法律風險的提示與防范》白皮書,為企業良性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該院深入推進訴源治理,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深化全國人大代表“張強、何健忠調解工作室”品牌建設,推動各鎮村設立人大代表矛盾糾紛化解聯絡站(點),聯合鎮村設立14個“融合法庭”,“泰融融”金融糾紛訴源治理工作法獲評泰州市“政法工作創新獎”。
靖江市人民法院
朱紅芳
泰州市人大代表,靖江市融媒體中心總編輯、黨委副書記
泰州法院工作可圈可點,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024年,我們與靖江法院聯合開設了“法在身邊”欄目,選取典型案例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法治理念,增強群眾法治意識。希望法院能夠進一步挖掘案件“富礦”,持續做好普法工作,讓老百姓從典型案件中獲得更多法律知識。
近年來,靖江市人民法院秉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作用,深化府院聯動,暢通“立審執破”銜接機制,推行扶優汰劣,為產業轉型升級按下“加速鍵”;深化最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鼓勵創新驅動,推行“預懲戒+”執行法,與多部門共同構建立體式信用修復渠道,為企業紓困解難,為企業穩定發展注入“強心劑”;提檔升級訴訟服務,建立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立案預警機制,通過開辟綠色通道、提供一站式電子訴訟服務等,最大限度減輕企業訴累,同時組建“法官法律巡診服務團”,聚焦民營企業糾紛多發領域,廣泛開展普法活動,打好優質司法服務的“組合拳”。
靖江法院堅持問題導向,總結公司類糾紛審判工作成果,推出優化營商環境10條司法舉措,并針對安全生產、行業治理等問題,發出司法建議60余條。2023年,靖江法院被評為全省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先進集體。
興化市人民法院
丁 陽
泰州市政協委員,興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
進一步深化行政審判集中管轄改革成效,加強府院溝通聯系,調動非集中管轄法院力量,形成行政審判工作合力,推動行政審判集中管轄工作更加深入開展;高質量保護和傳承里下河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文化底蘊,開啟里下河地區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新篇章,打響環境資源審判“泰州品牌”。
近年來,興化市人民法院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標準運行“里下河環境資源法庭”,依法審理非法捕撈、污染環境、濫(盜)伐林木等案件,支持和監督行政機關履行監管職責,實現對里下河流域系統保護和案件跨區域集中管轄。
該院堅持最嚴格司法保護制度,對一起涉案金額達2355萬余元的非法獵捕、銷售云雀、三道眉草鷗等野生鳥類案件,在依法判處刑罰的同時,向被告人發出“護鳥令”,禁止從事一切危害鳥類資源的行為。
該院注重拓展恢復性司法實踐,探索以補植復綠、增殖放流或勞務代償等方式抵扣賠償費用,為生態環境提供多元修復選項。常態化走進田間地頭、漁港碼頭、鄉鎮村頭開展環境資源等案件巡回審判活動,與檢察院、環保部門以及相關地區環資法庭建立協作機制,主動對接里下河文化帶、江淮文化建設等方面司法需求,構筑里下河區域生態環境統一、嚴密、完善的司法保護體系。
篳路藍縷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行。對照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新要求,泰州法院將找準司法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的切入點,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本文刊載于2025年1月15日《泰州日報》第A10版
作者:于 波 張海陵 陳戴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