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鄧小平怎樣過春節,訪美專機上茶壺煮餃子,連續7年在上海過年

0
分享至

文/孟紅

身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心系國家富強、人民福祉,他的春節大都在殫精竭慮考察調研、思考決策改革開放事業中度過。

為重要外交,在飛往美國的航行途中過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不久,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應美國政府之邀,鄧小平于1979年1月正式訪問美國。這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新中國領導人首次訪美行動。

1月28日正月初一9點半多,鄧小平一行乘坐的專機騰空而起。隨即,乘務員們開始忙碌起來,為能讓他所率代表團在飛機上吃到鮮美水餃,早就花心思做了準備。那時還沒速凍餃子,飛機上也無現代化的食品加熱器。他們便因地制宜想出妙計,用飛機上的大燒水杯將事先裝入冰盒的水餃加熱,配上冷切腸、酸黃瓜等小菜,別出心裁做出美味的“春節大餐”。



◆1979年1月28日,鄧小平在訪美專機上。

當乘務員滿臉笑容端著熱氣騰騰的水餃來到鄧小平身邊時,他驚喜地說:“飛機上還能吃餃子呀!”還詼諧地說:“我們今天就在天上過年了!”

美國東部時間1月28日下午3點半,專機降落在華盛頓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這天,美國華人也在喜慶氣氛中迎接春節,可謂普天同慶。美方安排鄧小平出席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的家庭晚宴。該宴迎合中國人過大年初一串門拜年的傳統習慣。鄧小平津津有味地品嘗了布熱津斯基家宴中典型的美國風味菜烤牛肉。

鄧小平對此安排十分滿意。因為他未曾想到自己會在一天過了兩個春節:一個是中式的,另一個是西式的,別有一番風味,讓人難以忘懷。

為“翻兩番”奮斗目標,赴江浙實地調研

早在1982年,黨的十二大就明確提出,到20世紀末力爭使全國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的奮斗目標。

為考察這一目標實現的情況,1983年2月6日臘月二十四,鄧小平一行人到江浙一帶進行12天實地調研。

2月7日,在同江蘇省委領導談話時,鄧小平直奔主題:“到2000年,江蘇能不能實現翻兩番?”“蘇州農村的發展采取的是什么方法?走的是什么路子?”他得到滿意答復后說:“看來,市場經濟很重要!”

臘月二十七下午,鄧小平離開蘇州到達杭州,下榻劉莊。當天聽取浙江省委領導的匯報后說:“你們考慮,到了人均工農業總產值達到800美元,社會是個什么面貌呢?”又說:“吃、穿沒有問題,用也基本上沒有問題;文化有了很大發展,教師的待遇也不低。”還追問:“江蘇從1977年到1982年的6年時間里,產值翻了一番,照此下去,到1988年前后可以達到翻兩番的目標。浙江能不能實現這個目標?”浙江省委領導回答說:到2000年爭取人均翻三番。他聽后笑顏綻放,欣慰地分析與展望說:“到本世紀末實現翻兩番,中央要有全盤規劃,各省要有自己的規劃,做到心中有數。看來,四個現代化希望很大啊!”



◆1983年2月,鄧小平在杭州一個農貿市場視察。

四處走走看看問問并深入思考判斷謀劃中,不知不覺迎來除夕夜。他對浙江省委領導說:“不要宴請,吃頓年夜飯可以。”他在劉莊同浙江省委領導同志、服務人員一道愉快簡單地度過除夕夜。

正月初一上午,鄧小平與彭真參加了浙江省暨杭州市春節團拜活動,同當地黨政軍負責人及軍民代表近500人共慶佳節,觀看文藝演出。演出結束后,又健步走上舞臺同演員們一一握手,向大家致以節日問候并合影留念。

這次新春之際的蘇杭之行,給鄧小平留下深刻印象。所到之處耳聞目睹了蘇杭農村明顯改觀的新面貌,使他對前所制定的“翻兩番”、實現“小康”目標充滿了信心。在返京的列車上,有人問及此行的感受時,他欣慰感言:“到處喜氣洋洋。”

為經濟特區等政策,到廣東、福建考察調研中過年

改革開放幾年來,廣東經濟發展迅速,但與之而來的各種問題也引發激烈爭論。鄧小平要親自去特區看一看,足跡遍及深圳、廣州。

1984年1月24日,初春燦爛的陽光里,鄧小平一行來到深圳。下午3點,他靜靜聽著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梁湘匯報工作。匯報完后,梁湘請他給大家講話。他微笑著說:“這個地方正在發展中,你們講的問題我都裝在腦袋里,我暫不發表意見。因為問題太復雜了,對有些問題要研究研究。”

黃昏時分,他興致勃勃登上深圳國際商業大廈22層頂樓天臺,凝望夕陽映照下的深圳新城區,對梁湘說:“都看清楚了。”

翌日,他來到深圳河畔的小漁村,和當地漁民敞開胸懷拉起家常,聽村支書說1983年村民人均收入達2300元,家家都是萬元戶。他有些不信,要眼見為實,便專門跑到一戶漁民家里去驗證。登門后,只見這戶人家樓房氣派、裝修精致,映入眼簾的是引人注目的那個年代普通人家少有的電視機等家電一應俱全……他詢問經濟收入情況,屋主人匯報:“我家月收入在四五百元沒問題。”他知曉比自己工資還高后臉上露出滿意笑容。

1月26日下午,鄧小平一行前往珠海。從26日下午到29日上午,聽取珠海市領導的匯報,參觀工廠,會見一批港澳人士。1月29日離開之際,他應邀題詞“珠海經濟特區好”。



◆1984年1月30日,大年三十,鄧小平為深圳經濟特區題詞。

大年三十晨,鄧小平給專門趕來要請題字的深圳人題寫了: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這天,鄧小平和老戰友王震、楊尚昆在廣州過年,出席廣東省委、省政府舉行的春節聯歡晚會,同各界人士一起歡度春節。

正月初六,他又赴福建省廈門特區繼續考察,所見所聞令他欣喜,于是再次題詞: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

這次視察后,鄧小平肯定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并建議增加對外開放城市。返京后,他找幾位中央領導人談話,將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城市納入開放范圍。

1985年2月20日春節來臨,鄧小平再次南下廣東,下榻廣州白天鵝賓館,鄧穎超、徐向前、王震、楊得志等陪伴左右。

此前的1月19日,他會見香港核電投資有限公司代表團。談話時說,中國的對外開放、吸引外資的政策,是一項長期持久的政策。我們的開放政策不會導致資本主義。

正月初三、初四,他分別會見港澳知名人士霍英東和馬萬祺。這次露面,顯示了他對改革開放路線的堅定支持。20世紀80年代改革進程中經濟、社會和思想領域的爭論雖然不斷,可他堅持改革開放的政策方針路線毫不動搖,再次以“不爭論”的姿態排除種種阻力,竭智盡力推進改革開放的車輪滾滾向前。

除夕,他在白天鵝賓館參加了廣州地區軍民迎春聯歡會,其間霍英東也在座。他對霍英東說:“白天鵝好!”這一句4個字的認可,深藏豐富內涵:霍英東投資興建的白天鵝賓館是中國首家利用港資、也是中國首個允許非住客參觀游覽的五星級酒店。該賓館經營的成功,在改革大潮初涌的20世紀80年代初帶動了大批港資進入廣州酒店業。

這年,就在白天鵝賓館,鄧小平對著珠江夜景深情欣賞并深入思考后,作出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14個沿海城市之后,進一步開放沿江、沿海、沿邊城市的決定。 

1992年鄧小平的春節過得極不尋常,在決斷國家大事上濃墨重彩。



◆1992年2月10日,鄧小平在上海視察貝嶺微電子制造有限公司。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國內形勢發生巨大變化。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長期以來的東西方兩極冷戰結束,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抓住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的時機,呈現強勁發展勢頭。中國盡管挫敗了西方國家的“制裁”,但面臨的嚴峻挑戰仍然存在。這種復雜形勢使相當一部分干部和群眾的思想發生困惑。一些人對社會主義前途缺乏信心,一部分干部和群眾受傳統教條式觀念束縛對改革開放姓“社”還是姓“資”心存疑慮,對黨的基本路線出現懷疑和動搖。

在此關鍵時刻,1992年春節前后的1月18日至2月20日,懷著對改革開放的回顧總結及對未來發展的深思,88歲高齡的鄧小平啟程南行,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發表重要談話,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明確回答了經常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

春節前夕,他還站在深圳皇崗口岸深情遙望香港,謀劃和期盼著“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的宏圖大業盡早實現。

為家鄉改革大業指路,忙里偷閑在成都過年

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鄧小平先后9次視察過四川。可每次公務繁忙來去匆匆,始終未能回廣安老家走一趟。幸好有一次視察四川的同時,順便在離故土較近的成都過春節,聊解了濃濃鄉戀,重溫了馨香春節味。

1978年1月至2月,復出僅半年的他來到四川。盡管在此考察時間不長,可他親自為家鄉的建設大業添了一把火。

2月初,《人民日報》在頭版發表通訊《一份省委文件的誕生》。說的是安徽在省委書記萬里帶領下制定了《關于當前農村經濟政策幾個問題的規定》(簡稱“六條”)。其主要精神是尊重生產隊的自主權,允許農民搞正當的家庭副業,生產隊可以實行責任制,只需個別人完成的農活可以責任到人等。

鄧小平在四川聽取工作匯報時向省委負責人推薦了該文。他說:“我在廣東聽說,有些地方養三只鴨子就是社會主義,養五只鴨子就是資本主義,怪得很!農民一點回旋余地沒有,怎么能行?”四川省領導心領神會,馬上派人去安徽學習,很快,四川省委頒布了恢復和發展農村經濟的“十二條”。

也正是此次四川之行,他提到一個在當時還幾乎不為人知的概念“旅游產業”,他建議通過發展旅游業解決返城知青就業問題:解決下鄉知識青年問題,要開辟一些就業門路,比如發展旅游事業,可以用很多人。還親自為成都的旅游發展支招:“成都和灌縣可以聯起來,去游覽可以乘汽車,也可以坐直升飛機去,20美金一個客位,票貴一點沒關系,人家有錢,就怕你沒有直升飛機讓人家坐。”

他抽空會見了廣安代表。親歷者后來回憶道:“小平同志說話很實在,從頭到尾沒講過一句空話。比如我匯報說老家那個水庫每年都要整治水渠,他就說那多用點石灰、水泥好生砌一下嘛。”



◆1986年2月,鄧小平在成都。

1986年1月至2月,鄧小平來到四川、廣西等地視察工作。

2月2日南方的臘月小年這天,他對四川省領導同志微笑著說:“我半個世紀都沒有在自己的家鄉過年了!這次可要多麻煩大家啊!年歲大了時時都想念家鄉,俗話說落葉歸根嘛!”

在北京出發前,他特地邀請南征北戰的老戰友、南泥灣開荒的359旅旅長王震將軍一家同行。并吩咐說,吃的也不能太破費,要像老百姓過年一樣的習俗來辦,以川菜為主,吃家常便飯就行。接待人員與金牛賓館的廚師們按照其要求,并結合他歷次回川喜歡吃的東西做準備。伙食標準為北京客人每人每天30元,省內接待、警衛人員每人每天15元,春節加餐另計。

為能讓他在除夕體驗久違的鄉土過節的味道,四川的接待人員購回一些爆竹燃放。其時,鄧小平一行人聽著響徹云霄的鞭炮聲,盡享鄉土年味。

大年初二,鄧小平一行人參觀杜甫草堂、武侯祠。當天是成都難得的艷陽天,杜甫草堂游人多,他一現身就被游園群眾圍了個水泄不通,人聲鼎沸。他向群眾頻頻揮手致意,人們鼓掌祝福老人健康長壽。場面壯觀熱烈,十分感人。人雖多卻不擁擠,井然有序。群眾中有一對中年夫婦要求要見一見他,他們自稱是郊縣農村來的,改革開放后辦鄉鎮企業,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全托他老人家的福!他們一定要向他老人家說幾句感謝的心里話。他成全了其愿望。那個四五歲的孩子還歡快地跑到他面前,他親昵地抱起孩子。

正月初五,他還接見了家鄉的代表和他舅父舅母。還沒等家鄉的幾位代表開口,他就先逐一問其姓名、年齡、文化程度,并笑言:“我今天特別高興,你們年紀輕,有文化、有希望。跟其他地區相比,廣安的差距還很大,群眾還不富裕,一定要把廣安建設好。”后來,這句話鑲刻在廣安市委大樓上。舅父舅母面見他后笑得合不攏嘴,感慨不已。這次見面是他離鄉后,舅甥兩人的首次也是最后一次見面。這次回四川過年,竟成了新中國成立后他首次也是最后一次。

2月14日農歷正月初六這天,鄧小平一行離川返京。臨行前,在金牛賓館平房前的梯臺上,他坐在前排中間,依次由接待、警衛和賓館員工分別同他合影。

道別時,廣安的同志請他回鄉看看。他沉吟一下說:“請你們回去代我們向家鄉人民問好。”又叮囑說:“一定要把廣安建設好,帶領廣安群眾脫貧致富。”卓琳說:“他很忙,我們回到成都,就等于回到了家。”

為加快浦東開發,連續七年赴滬視察

從1988年開始,鄧小平連續7年赴滬過年,關心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思考和啟動在全國改革開放大棋盤中浦東開發這步重要棋子。他親自倡導,指出“開發浦東,這個影響就大了,不只是浦東的問題,是關系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問題”,要求“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

1988年初,由于食用毛蚶引起甲肝病流行,上海有幾十萬市民患病倒下。春節期間,甲肝病的流行正猖獗,很多人不愿去上海,生怕染病。工作人員向他請示說上海正鬧“毛蚶病”,是否等過一陣再去。他卻果斷說:“我要和上海人民共同過春節,‘毛蚶病’有什么了不起啊。”

得知他要來上海過年,上海春節聯歡晚會籌備小組宣布一條紀律:為防甲肝病傳染,演員就在舞臺與后臺活動,別到臺前去,更別與場內的領導接觸和握手。



◆1988年,鄧小平在上海參加春節聯歡晚會。

根據事先規定,聯歡會后全體演員謝幕,在舞臺上列隊鼓掌,歡送鄧小平一行離場。孰料,演出結束后他站起來主動走上臺,不顧當時傳染病避忌,同站在前排的演員一一握手,慰問其辛苦工作。在走到雜技小演員金恣面前時還俯身親其臉頰,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此行的目的,后來他曾解釋:“那一年確定4個經濟特區,主要是從地理條件考慮的。深圳毗鄰香港,珠海靠近澳門,汕頭是因為東南亞國家潮州人多,廈門是因為閩南人在外國經商的很多,但未考慮到上海在人才方面的優勢。上海人聰明,素質好,如果當時就確定在上海設經濟特區,現在就不是這個樣子。”

2月24日他返京后不久,上海便有了動作。5月,浦東新區開發國際研討會召開,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提出,要結合老城區改造建設一個現代化新區,強調要再造“經濟中心的功能和對內對外樞紐的功能”。

1990年初,他第三次來滬過年。1月27日正月初一上午,上海市領導到賓館給他拜年,并匯報浦東開發的前期準備。他說:“浦東開發晚了,但還來得及,上海市委、市政府應該給中央報告。”上海市領導說:“開發建設的報告不理想,不敢報。”他說:“不用怕,報嘛。”春節過后返京。2月17日,他接見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見前他對在場中央領導說:“我已經退下來了,但還有一件事要說一下,那就是上海的浦東開發,你們要多關心。”4月10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通過了浦東開發開放的決策。

1991年,他第四次赴滬過春節。2月14日除夕夜,鄧小平、楊尚昆、李先念與上海市黨政軍負責人、部分老同志和各界人士歡聚一堂,共迎傳統佳節,互致新春問候和良好祝愿。他高興地說:“同志們新春好!借此機會向英雄的上海人民表示熱烈的問候和節日的祝賀。”

正月初四上午,他興致勃勃地登上新錦江大酒店41層的旋轉餐廳,一面透過寬敞明亮的玻璃窗眺望上海中心城區的面貌,一面囑托上海市領導同志說:“我們說上海開發晚了,要努力干啊!”“浦東如果像深圳經濟特區那樣,早幾年開發就好了。開發浦東這個影響就大了,不只是浦東的問題,是關系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問題。”他囑咐,“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他還鼓勵上海的干部和群眾:“思想更解放一點,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浦東開發比深圳晚,但起點可以更高,我相信可以后來居上。”此次視察上海時他指出,浦東是面向世界的。



◆1992年2月7日,鄧小平在南浦大橋留影。

1992年南行中,鄧小平于1月31日臘月二十七來到上海,和楊尚昆一道同上海人民歡度春節。這次南方談話中再次強調:“上海在人才、技術和管理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輻射面寬。”

2月3日是闔家團圓其樂融融的除夕夜,他和上海市黨政軍負責同志、老同志以及各界人士歡聚一堂,共迎新春佳節。當上海市領導代表全市1300萬人民向他拜年,祝他新春快樂、健康長壽時,他微笑著由衷說:“向你們拜年!向上海人民問好!”

2月7日正月初四上午,他不畏寒風,興致勃勃視察了新建成的南浦大橋和正在建設中的楊浦大橋。翌日晚還乘“友好號”游船游覽黃浦江,觀看上海夜景,有所感慨地對陪同的上海市領導說:21世紀是年輕人的。要提拔一批年輕人,這樣才能后繼有人。

1994年2月9日除夕,他最后一次與上海各界人士歡聚一堂。此后便很少公開露面了。據長女鄧林回憶,1994年父親身體已經很不好了,行走都困難,但還是在上海參加春節團拜會并說:“我們一定要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回京那天,鄧小平特地把上海主要負責人吳邦國和黃菊叫上火車,語重心長地囑咐:“你們要抓住20世紀的尾巴,這是上海的最后一次機遇啊!”

本文為《黨史博采》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黨史博采 incentive-icons
黨史博采
全國公開出版的主流黨史期刊。
1076文章數 89064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寿县| 商河县| 武强县| 平度市| 师宗县| 江安县| 南部县| 远安县| 思南县| 宜城市| 湘潭市| 云南省| 怀来县| 揭东县| 封丘县| 象州县| 灌云县| 宜丰县| 灵石县| 新宁县| 武邑县| 沾化县| 贡觉县| 志丹县| 绥化市| 建始县| 宜黄县| 盱眙县| 阳谷县| 丹阳市| 卢龙县| 尼玛县| 宝丰县| 额济纳旗| 抚顺县| 安泽县| 东乡族自治县| 永德县| 宝丰县| 牟定县| 固镇县|